中科院院士新增64人20人當選外籍院士3人為諾獎得主
11月22日,2019年新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座談會在北京召開。2019年中科院院士增選工作共產生中科院院士64名。 2019年中科院院士增選工作于2019年1月1日正式啟動,經過推薦、通信評審、公示、會議評審以及全體院士終選投票等程序,共產生中科院院士64名。其中,數學物理學部11人,化學部10人,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10人,地學部11人,信息技術科學部7人,技術科學部15人。新當選院士中,女性6名;平均年齡55.7歲,最小年齡42歲,最大年齡67歲,60歲(含)以下的占87.5%。 中科院院長、學部主席團執行主席白春禮為新當選院士頒發院士證書并發表講話。白春禮傳達了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對科技創新九個方面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傳達了本月初中科院建院70周年時習近平總書記賀信、李克強總理重要批示和劉鶴副總理重要講話精神,并代表中科院和中科院學部主席團,歡迎大家加入中科院學部大家庭。他在講話中提出,廣大院士要切實擔負......閱讀全文
中科院公布院士增選和外籍院士選舉結果
根據《中國科學院院士章程》和《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工作實施細則》的規定,2013年中國科學院選舉產生了53名中國科學院院士和9名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現予公布。 2013年新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名單 (共53人,分學部以姓氏筆畫為序) 數學物理學部(9人)
中科院院士行定州院士大講堂成功舉辦
為支持地方經濟發展,引進更多京津高端人才服務河北,加深京冀科技合作,2月24日,由河北省科學技術廳、中國科學院人才交流開發中心和定州市委、市政府聯合主辦,河北省科技成果轉化促進中心和定州市科學技術局共同承辦的中科院院士河北行定州院士大講堂在定州市舉辦。定州市30家企業參加活動。 此次院士大講堂
加盟母校!中科院院士,受聘985
據吉林大學新聞網消息,為推動化學一流學科師資隊伍建設,加強吉林大學有機/高分子光電材料領域發展,8月20日下午,吉林大學校友馬於光院士杰出外聘教授聘任儀式暨學術報告會在中心校區鼎新大講堂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吉林大學校長張希,中國科學院院士、華南理工大學教授馬於光出席活動。儀式上,校黨委常委、副校長
中科院院士增選空缺近半
2009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結果向社會公布后,人們發現,此次增選產生了35名新院士,而按照《中國科學院院士章程》規定,每兩年一次的增選,名額不超過60名。 近一半的名額空缺,這是什么原因?中科院這次院士增選,又有哪些風向標? ? 釋疑 院士評選力求“經得起歷史檢驗”
中科院院士發表Science封面文章
本期Science雜志以封面文章的形式,推出了中國科學院和日本岡山大學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人員獲得了一個重要蛋白超復合體的高分辨率晶體結構,可以幫助人們進一步理解這種極為有效的太陽能轉換器。 植物通過大型蛋白復合體、葉綠素和其他輔因子將光能轉化為化學能量。捕光復合物LHC I包圍著光系統I(P
中科院方精云院士最新綜述
解決好13億人的吃飯問題始終是我國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 我國草原面積遼闊, 在發揮生態屏障作用和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方面具有巨大的潛力。 如何轉變牧區的傳統生產方式, 促進草業發展, 發揮其潛在的生態和生產功能, 是當前我國一個十分重要而緊迫的課題。 改革開放以來, 我國城鄉居民膳食結構發生了重大
中科院新增院士09最新成果
中科院12月4日下午在北京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2009年院士增選經過推薦、公示、通信評審、會議評審等環節,從296名有效候選人中最終選舉產生35名新院士。經院士推薦、通信預選和全體院士無記名投票,中科院今年同步選舉產生6名外籍院士。至此,中科院院士總人數為714名,外籍院士總人數為56名。
中科院新增院士初選淘汰過半
145位初步候選人名單公布;北京大學生命科學院院長饒毅落選 昨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獲悉,2011年中科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名單公布,初步候選人共有145位。而5月首次公示候選人名單中,共公示了314人,即半數以上的人已被淘汰。 此次公布的“2011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名單”
中科院西安分院看望慰問在陜中科院院士
在2017年春節來臨之際,西安分院分黨組書記楊星科、副院長李保國受院學部工作局委托并代表西安分院分別看望陳學俊、沈緒榜、張國偉、安芷生、周衛健等在陜工作的中科院院士,向他們致以誠摯的問候和新春的祝福。 1月19日上午,楊星科首先來到西安交通大學我國熱能動力工程學家,九十九歲高齡的陳
中科院今年增選71名院士 兩院院士知多少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獲悉,根據《中國科學院院士章程》和《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工作實施細則》規定,2019年中科院院士增選工作已于1月1日啟動,2019年將增選71名中科院院士,其中支持新興和交叉學科6名,支持國防和國家安全領域特別名額5名。2019年中科院院士增選應重點關注的新興和交叉學科為物理生物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