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過去的18天來一樣,李蘭娟院士上午8時30分準時抵達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國家醫療隊指揮中心,準備查房。這一次,中新社多媒體記者獲準獨家跟隨李蘭娟見證全程。 自2日凌晨率醫療隊抵漢,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李蘭娟開啟固定作息模式:赴東院與其他醫院會診、回駐點撰寫文字材料及遠程指導實驗室工作。 “紅區”,抗疫醫院中重癥隔離病房的別稱。20日,73歲的李院士要進入“紅區”重癥監護室(ICU),探視8位新冠肺炎危重癥患者病情。 工作人員按鈴打開更衣室大門后,李蘭娟第一個走了進去,待記者再次見到她已是緩沖區內。 她全身被白色防護服裹嚴,僅露出護目鏡下的雙眼。助手在其防護服前胸和后背用馬克筆寫上姓名幫助辨認。為鼓舞同事士氣,她建議在后背名字下方添上“加油”二字及感嘆號。這天正巧是其團隊成員張園園生日。李蘭娟拿過筆來,特意在她衣服上寫下“祝園園生日快樂”。 戴上兩層手套扎緊袖口、撕開防護衣胸前封條粘緊縫隙、蓋......閱讀全文
“中國與全球各國都是一架飛機能到達的距離,現在中國新冠肺炎疫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但全球疫情還在蔓延,嚴重威脅著人類健康,所以‘早發現、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的‘四早’防控策略仍需被強調。”18日,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重要學術活動之一——大健康論壇在浙江溫州舉辦,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
12月8日,瑞雪紛飛、盛況空前,備受醫學界、科技界及教育界矚目的第五屆樹蘭醫學獎頒獎大會在良渚文化發源地隆重舉行。葛均波院士與程京院士榮獲 “樹蘭醫學獎”(每人獎勵金額50萬人民幣)。牛麗娜、陶凌、頡偉、呂粟、史春夢、許琛琦、張浩、饒燏8位青年才俊摘取“樹蘭醫學青年獎”。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
“我希望大家能好好看一看。對于新冠病毒進化的思考,它確實給人很多啟迪。”9月19日,在一次學術研討會上,“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展示了一張新冠病毒的完整結構圖。 這是一張什么圖?居然能贏得張伯禮院士為它打CALL。不止如此,據報道,該研究還得到了中國科學院院士施一
陳竺院士(右)和李蘭娟院士(左)向高福院士(中)頒獎 1月14日,由浙江大學教育基金會樹森·蘭娟院士人才基金(以下簡稱樹蘭基金)主辦的第三屆樹蘭醫學獎頒獎大會在南京紫金山莊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高福和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賀福初獲得
截至1月20日18時,我國境內累計報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224例,其中確診病例217例(武漢市198例,北京市5例,廣東省14例);疑似病例7例(四川省2例,云南省1例,上海市2例,廣西壯族自治區1例,山東省1例)。日本通報確診病例1例,泰國通報確診病例2例,韓國通報確診病例1例。 1
5月20日,全國百對戰疫新人云集體婚禮舉行,他們收到了更多的祝福,不僅有中國工程院院士、共和國勛章獲得者黃旭華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證婚,還有眾多明星助演和組成伴郎、伴娘團送祝福。 李宇春將為100對新人全新演繹主題曲音樂短片,李云迪將彈奏婚禮進行曲,各界名人組成云伴郎伴娘團為新人送上祝福。李
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是中國自然科學領域的最高獎項,旨在獎勵那些在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領域,闡明自然現象、特征和規律,作出重大科學貢獻的中國公民。該獎項有著嚴格的評選標準,自2000年以來,國家科技獎勵中的該獎項,曾多次、連續空缺。今年,卻有兩項基礎研究成果斬獲大獎,這是該獎項繼2006年以來第
在我國科學界,兩院院士一直是最高榮譽。兩院院士評選一般每兩年舉行一次,每次僅僅選出一百多人,歷年當選的兩院院士也不過數千人。然而,在我國科學界中,依然存在為數不多的夫妻都是兩院院士的事例。 這些科學家伉儷大都攜手于同一研究領域,在科學長空,他們的名字互相輝映。是執著的追求使他們發現了彼此,在他
1、屠呦呦,藥學家,中國中醫研究院終身研究員兼首席研究員。談及她的獲獎歷程,最耀眼的榮譽莫過于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了。她也是中國大陸第一個榮獲自然科學領域諾獎的科學家、女科學家。 屠呦呦創新性地使用了低溫萃取方法提煉出了可以治療瘧疾的青蒿素。作為目前世界范圍內最主要的抗瘧藥物,
“每年也就三八婦女節這天,我才覺得自己是個女的。”日前,在世界第105個三八婦女節到來之際,科技部機關黨委和人才中心共同舉辦中青年女性領軍人才座談會,就如何更好地發揮女性科學家、管理者在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中的作用展開深入交流。會上,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研究員劉靜如是說。 其實,有關女性科技工
“每1500位居民要配備一個家庭責任醫生。”昨天,全國政協委員、浙江省衛生廳廳長李蘭娟在建言社區衛生服務發展時表示,浙江省正在引導社區醫務人員以“家庭責任醫生”的角色,為社區居民提供健康管理和基本醫療服務。 浙江:家庭責任醫生分流大醫院患者 李蘭娟認為,如果百姓的基本醫療都能夠以“家庭責任管理”
2019年11月16日,被譽為中國醫學界“諾貝爾獎”的第六屆“樹蘭醫學獎”頒獎盛典在杭州良渚文化發源地隆重舉行。柏林Charité醫科大學保羅?烏利齊?文樹德教授榮獲“樹蘭醫學杰出貢獻獎”(獎金100萬人民幣)。張伯禮院士與尚永豐院士榮獲 “樹蘭醫學獎”(每人獎金50萬人民幣)。董海龍、任善成
3月29日下午,第二屆新冠肺炎多學科論壇舉辦,李蘭娟、張文宏、葛均波等與會專家圍繞全球各國抗疫策略、重癥新冠肺炎診治進展、中國經驗對全球抗疫啟示、COVID-19疫苗前景展望等話題展開探討。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介紹說,我們重點對重型和危重型的患者密切觀察,主要觀察他的細胞因子和炎癥現象,當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表示,由我國自行研制的H7N9禽流感疫苗已送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檢定,等待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審批后即可進入臨床試驗階段。 李蘭娟介紹說,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疫苗株完全是由我國自行研發成功,首次打破和改變了我國流感疫苗株需由國外提供的歷史。至于疫苗
2019年11月16日,被譽為中國醫學界“諾貝爾獎”的第六屆“樹蘭醫學獎”頒獎盛典在杭州良渚文化發源地隆重舉行。柏林Charité醫科大學保羅?烏利齊?文樹德教授榮獲“樹蘭醫學杰出貢獻獎”(獎金100萬人民幣)。張伯禮院士與尚永豐院士榮獲 “樹蘭醫學獎”(每人獎金50萬人民幣)。董海龍、任善成、
1月20日下午,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有關防控情況,以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研究中心主任鐘南山院士為組長的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就公眾關心的問題在北京集體接受媒體采訪。鐘南山說:“當前防控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早隔離,我們有信心能夠控制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這
最近發現幾種唾液乳桿菌菌株,表現出良好的益生菌性質,如抗菌活性,炎癥調節,甚至是腫瘤性病變減少等。從健康人體內分離的唾液乳桿菌LI01已經在預防和治療肝衰竭中表現出了益生菌性質。對膽汁的耐受對于乳桿菌在胃腸道中的存活和發揮其益處至關重要。 在這項研究中,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李蘭娟院士所在課題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9年5月9日,由中國醫師協會、中國醫師協會檢驗醫師分會和世界華人醫師協會主辦,浙江省醫師協會檢驗醫師分會協辦的 “2019中國醫師協會檢驗醫師年會暨第十四屆全國檢驗與臨床學術會議”在浙江杭州召開。本次會議以“檢驗醫學助力健康中國 ”為主題,將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共同探索檢驗
浙江大學的李蘭娟(Lanjuan Li)院士我國傳染病學領域杰出的領軍人物,其從事傳染病臨床、科研和教學工作已有40多年。她不僅是我國人工肝的開拓者,創建的人工肝支持系統治療重型肝炎曾獲得重大突破。還首次提出了感染微生態學理論,從微生態角度來審視感染的發生、發展和結局,為感染防治提供了嶄新的思路
2020年2月25日,又傳出一款新冠肺炎治療的“有效藥”——新冠口服疫苗。 消息是天津市移動新媒體平臺“津云”微博傳出,稱天津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黃金海教授團隊研發出新冠病毒口服新型防治制劑,也就是口服疫苗。 天津大學宣傳部一位工作人員的手機因此消息,在當日上午就被媒體打到關機。 “后續的成果
新冠病毒感染大流行,多地交通斷絕,社會生活中斷。普羅大眾惶惶不可終日。全國人民恨不得冬眠兩星期,希圖畢其功于一役,把“新”病毒像當年的SARS一樣徹底從人間消滅。但是,剛剛,從電視里看到李蘭娟院士告知,已經發現了無癥狀的帶毒、傳播者。那么,從病原微生物學的基本原理看,上述美好愿望已經無法實現。將
3月3日下午,全國政協會議在北京春日的霧霾天里拉開了帷幕。人民大會堂東廣場上,距離開幕式還有一個半小時,全國政協委員、中華思源工程扶貧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李曉林就早早地來到了會場外。 “霧霾這件事,不是一時半會兒能解決的。”李曉林抬頭看了看天,向團團圍住他采訪的記者表示,“完全解決霧霾問題
浙江大學和中國醫學科學院聯合研究團隊的最新研究發現,血漿中的一種蛋白質——血管緊張素II與禽流感患者疾病的嚴重程度和病死率高度相關,從而可以作為禽流感重癥化的生物標志物。相關成果發表在5月6日出版的《自然·通訊》雜志上。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感染性基本診治協同
近日,有報道稱,香港漁護署發現一名新冠肺炎確診患者飼養的寵物狗對病毒測試呈弱陽性反應。新冠病毒是否會在人與寵物之間跨物種傳播,再度受到關注。 相關專家解釋,家養哺乳類寵物是否會感染新冠病毒,以及寵物感染病毒后是否再度傳人,這些問題目前還缺乏實驗證據,但可能性較大。 香港測出了狗感染新冠病毒
7月23日,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推選委員會在人民日報發布推選活動啟事。經活動組委會審核確定,2020年度66名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候選人出爐,名單及個人事跡公示如下。 2020年度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推選活動啟事 為宣傳慶祝第三十六個教師節,廣泛展示新時代人民教師教書育人事跡風采,引導廣大教師守教育報國
1月20日下午,針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有關防控情況,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鐘南山院士、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高福、李蘭娟、袁國勇、曾光等就公眾關心的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王曉慧 北京報道 會上,鐘南山表示,新型冠狀病毒的感染正
來自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傳染病診斷和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研究人員發表了題為“Human infections with the emerging avian influenza A H7N9 virus from wet market poultry: clinical analys
2月13日從科技部獲悉,鐘南山、李蘭娟院士團隊近日分別從新冠肺炎患者的糞便樣本中分離出新型冠狀病毒,這一發現證實了排出的糞便中的確存在活病毒,對于準確認識疾病的治病傳播機理,幫助全社會有針對性地做好防控,切斷疫情傳播途徑具有重要意義。 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趙金存在廣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召
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李蘭娟院士領導的研究團隊近日發現,根據人們舌苔上各種細菌的豐度差異可發現早期胰腺癌患者。他們表示,這項結果有望指導胰腺癌檢測的開發,甚至有助于疾病的預防。 這篇題為“Tongue coating microbiome data distinguish patients wi
戰勝疫病離不開科技支撐。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國高校集結科研力量,啟動了一批應急科研攻關項目,他們與科研院所、科技企業等聯合攻關,在抗擊疫情的阻擊戰中貢獻了高校科研力量。 從第一時間進行科學研究、輔助臨床決策,到迅速開展病毒檢測試劑盒、開展藥物和疫苗研發,各地高校科研人員分秒必爭,為遏制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