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月16日起,在國家法律政策的允許下,我國開始陸續進行了新冠肺炎患者的遺體解剖工作。其中全國首例新冠肺炎患者的遺體解剖,由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法醫學系教授劉良作為主刀人,聯合華中科大附屬同濟醫院病理科科研團隊共同完成。 截至目前,劉良所在團隊已完成3例新冠肺炎病例死亡遺體解剖后的病理檢查診斷工作,目前還有6例的正在進行中。2月24日,劉良同華中科大附屬同濟醫院病理科教授王國平,以及該院心內科教授周寧,共同接受了《中國科學報》等媒體的采訪。 問題:目前國內對于新冠肺炎患者遺體的解剖共完成了幾例?這些捐獻遺體患者的大致情況如何? 劉良:從2月16日至今,我所在的團隊共解剖了9例新冠肺炎遺體。此外,來自上海瑞金醫院的科研團隊在武漢解剖了兩例患者遺體。這些遺體的男女比例大致平衡,年齡都比較偏老,基本都維持在60歲以上,有的甚至達到80歲,年齡最低者也超過了50歲,其他信息不便透露。 問題:通過遺體解剖,我們是否已經取得了......閱讀全文
這幾天,已經有很多媒體報道從各個角度、特別是一線醫護人員的直觀視角,總結過這次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過程中出現的、特別是早期疾病發現和預警過程中的一些問題。 我首先得強調一句:在疫情的危急時刻大家都希望聽好消息、正能量,這個沒錯,我也一樣。但是,這不意味著所有反思、批評和建議都是添亂、都是制造恐慌
北京市疾控中心日前發布《北京市新冠疫苗重點人群接種22問》,公眾何時可以開始接種新冠疫苗?新冠疫苗怎么預約?哪些人不適合接種?對于這些公眾關心的問題,北京市疾控中心進行了詳細解答。1. 本次使用的是什么疫苗? 答:本次使用的是全病毒滅活疫苗,系通過化學等方法使新冠病毒失去感染性和復制力,同時保留
7月21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14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5例(上海2例,廣東2例,云南1例),本土病例9例(均在新疆);無新增死亡病例;無新增疑似病例。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衛生健康委最新通報,7月21日0時至7月21日24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含
新冠病毒肆虐,全球相關疫苗研發正加緊進行。美國伊諾維奧制藥公司研發的名為INO-4800的新冠病毒疫苗6日啟動一期臨床試驗,這是繼美國莫德納公司與國家過敏癥和傳染病研究所合作研發的mRNA-1273以及中國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陳薇院士領銜團隊研發的“重組新冠疫苗”之后,全球第三款進入臨床試驗
人類與病毒抗爭已經有數千年的歷史,早在古希臘的記載中,我們就可以看到疫情席卷一個又一個城市,然而當時的醫生卻束手無策。 疫苗的出現使人類第一次從預防的角度戰勝了病毒。WHO宣布天花被消滅的那天,全人類都為這個消息感到興奮。隨著不斷推出的疫苗產品,那些曾讓人們聞風喪膽的傳染病,最終停留在了歷史書
狡猾!詭異!疫情出現已近兩個月,但有關新冠病毒本身的太多問號仍在困擾著全球科學家。它的天然宿主到底是誰?疫源地在哪里?為什么有如此強大的傳染能力?一個個謎題仍然沒有答案。 環球時報-環球網近日采訪了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武漢大學醫學病毒研究所楊占秋教授,以一個武漢本地病毒研究專家的視角,闡述他眼
此前,經香港漁農自然護理署(以下簡稱漁護署)兩次病毒測試,發現香港新冠肺炎確診者的寵物狗的口腔及鼻腔樣本呈弱陽性反應。漁護署3月4日表示,有關結果顯示這只狗已經低程度感染新冠病毒,成為全球首例。 消息一出,許多人都感到驚訝:難道新冠病毒已經“變異”,能夠在狗身上傳播了?于是又一個新冠恐慌產生
2020年2月18日, 管軼教授和廣西醫科大學胡艷玲教授作為共同通訊作者在預印本網站 bioRxiv 發表題為:Identification of 2019-nCoV related coronaviruses in Malayan pangolins in southern China 的最新
8月11日至今,我國已有四地報告從進口生鮮食品外包裝樣本中檢測出新冠病毒。而據不完全統計,自7月以來,國內至少已有10起食品外包裝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事件,均與進口冷凍生鮮相關。 為什么新冠病毒總在進口生鮮食品外包裝上檢測出?進口生鮮食品還能吃嗎?如何才能買的安心,吃的放心呢? 10地進口生鮮
人們對于新型冠狀病毒的認知在不斷刷新的同時,流行性感冒病毒也被頻頻提及。研究表明“新冠”與“流感”在癥狀表現、傳播方式等方面相似,防疫需要“二重奏”。 與SARS是“近親” 卻與流感更“親近” 新冠病毒會否長期存在?對此,中國工程院副院長王辰、武漢大學醫學部病毒研究所教授楊占秋、北京大學公共
據中國新聞網,近期,多國通報發現新冠病毒發生了變異。印度報業托拉斯15日報道,印度東部奧里薩邦的研究團隊對1536個樣本進行了測序,最終首次在印度報告了兩個新的病毒譜系,發現了73個新冠病毒毒株的新變種。資料圖:防疫人員在印度尼西亞梭羅為一名男子進行新冠病毒檢測取樣 新華社供圖 馬來西亞衛生部
最新數據顯示,全球新冠肺炎病例確診逾105萬。 隨著時間推移,北半球即將進入夏季,同時南半球也要迎來冬天。 氣溫升高后,是否會減弱新冠病毒的傳播能力?新冠肺炎會像SARS或者季節性流感一樣,在夏季突然消失嗎? 多位專家向《中國科學報》表示,氣候對新冠病毒傳播的影響不能排除,但通過溫度升高
2月18日和19日,來自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在新冠病毒研究方面取得多項重要進展。具體如下: ? 美國學者發文反駁新冠病毒“人工合成”陰謀論,表示SARS-CoV-2不是實驗室工程制造、泄漏的病毒,而是病毒自然進化的產物。 ?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領銜發表的最新論文,認為呼吸道病
10月17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13例,均為境外輸入病例(上海5例,廣東4例,陜西2例,天津1例,四川1例);無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1例,為境外輸入病例(在上海)。 當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20例,解除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343人,重癥病例
綜合消息:據路透社和意大利《晚郵報》等多家媒體報道,意大利米蘭國家腫瘤研究所(INT)近日發表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該研究所在去年9月采集的部分居民血液樣本中檢測到新冠病毒抗體。研究人員就此推定,2019年9月新冠病毒已開始在意大利傳播,遠早于武漢出現疫情的時間。 據《晚郵報》報道,該研究報告顯
7月6日0時至24時,北京無新增報告本地確診病例、疑似病例,新增無癥狀感染者1例,治愈出院病例4例;無新增報告境外輸入確診病例、疑似病例、無癥狀感染者。 北京16個區無本地報告新增確診病例,具體為平谷區自有疫情以來無報告病例、延慶區165天、懷柔區151天、順義區149天、密云區146天、石景
6月15日,北京市召開第117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北京市衛健委新聞發言人高小俊表示,全市和新發地相關人員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情況,共檢測76499人,結果陽性59份。 6月14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49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1
10萬、50萬、100萬、150萬……新冠病毒正在肆虐,全球確診病例數字不斷跳動上升。2019年年底開始,這場疫情襲擊多國,迄今已蔓延至200多個國家和地區。 同疾病較量,人類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學技術,人類戰勝大災大疫離不開科學發展和技術創新。而疫苗對疫情防控至關重要,已成為人類戰勝疫情的關鍵
自去年年底英國發現變異新冠病毒以來,多個國家和地區陸續報告了英國發現的變異病毒感染病例,一些國家還發現了不同版本的變異病毒。世界衛生組織歐洲區域辦事處主任克盧格日前指出,進入2021年,世界擁有了疫苗等應對新冠疫情的新工具,但同時也面臨病毒變異等新挑戰。多國現變異病毒 去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于當地時間16日表示,針對新冠病毒的疫苗(“mRNA-1273”)當天在西雅圖開始首次臨床試驗。首批接種疫苗的志愿者有45人,均為18至55歲的健康成年人,其中4人在16日接受注射。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發布消息開始臨床試驗。/NIH網站“臨床試驗的啟動速度之快,創下紀錄。”
據8月24日消息,一名新冠肺炎康復者自歐洲返回香港后,其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再次呈陽性。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團隊證實,該患者是第二次感染新冠病毒,屬全球首例。 證實二次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為一名33歲男子,他于今年3月底確診感染新冠病毒,4月中旬康復出院,8月初經英國到西班牙旅行,返回香港后接受檢測再
日前,有媒體報道,馬來西亞衛生部官員聲稱新冠病毒D614G變異毒株的傳播速度可能比一般毒株快10倍。 一石激起千層浪。網友紛紛評論區表示擔心,還有人留言支招:“傳播快10倍……給孩子打這個疫苗別晚于10月……” 對此,多名國內外病毒學專家表示,他們對“變異讓新冠病毒傳播快10倍”的說法并不認
7月25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46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11例(內蒙古5例,廣東3例,天津1例,福建1例,山東1例),本土病例35例(新疆22例,遼寧13例);無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2例,均為境外輸入病例(內蒙古1例,上海1例)。 新疆新
6月19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27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4例(廣東3例,上海1例),本土病例23例(北京22例,河北1例);無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4例,均為本土病例(均在北京)。 6月19日0時至24時,北京新增報告本地確診病例22例、
6月5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3例,均為境外輸入病例(廣東3例);無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1例,為境外輸入病例(上海1例)。 當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2例,解除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488人,重癥病例無變化。 境外輸入現有確診病例63例(無重癥
“我希望大家能好好看一看。對于新冠病毒進化的思考,它確實給人很多啟迪。”9月19日,在一次學術研討會上,“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展示了一張新冠病毒的完整結構圖。 這是一張什么圖?居然能贏得張伯禮院士為它打CALL。不止如此,據報道,該研究還得到了中國科學院院士施一
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蔓延。除了疫苗之外,人們也寄希望于特效藥物。目前,越來越多的候選藥物已進入科研人員視野,大量臨床試驗正在全球開展,不過真正的新冠特效藥迄今仍未出現。 那么,新冠特效藥研發的進展究竟如何?突破口在哪里?真正的特效藥問世還需多久? 搜尋潛在靶點 研發特異性抗病毒藥物,首先要基于
西湖大學周強實驗室再次取得重大突破。 北京時間2月21日凌晨,周強研究團隊在論文預印本網站BioRxiv再次發文,報道新冠病毒表面S蛋白受體結合結構域與細胞表面受體ACE2全長蛋白的復合物冷凍電鏡結構,揭開了新冠病毒入侵人體細胞的神秘面紗。 就在2天前,該團隊剛剛在bioRxiv上發表了新冠
西湖大學周強實驗室再次取得重大突破。 北京時間2月21日凌晨,周強研究團隊在論文預印本網站BioRxiv再次發文,報道新冠病毒表面S蛋白受體結合結構域與細胞表面受體ACE2全長蛋白的復合物冷凍電鏡結構,揭開了新冠病毒入侵人體細胞的神秘面紗。 就在2天前,該團隊剛剛在bioRxiv上發表了新冠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科技部發布了關于發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2020年度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國際合作項目申報指南的通知。該項目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需求,擬在抗新冠肺炎的藥物、疫苗、檢測試劑、中醫藥等4個方向,部署11個研究任務,擬支持項目不超過37項,擬安排國撥經費總概算1.0億元人民幣,項目執行期不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