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9日訊 /生物谷BIOON /——澳大利亞成為了最新一個禁止以非處方形式使用包含阿片樣止痛藥的國家,這項新規定將在2018年2月1日生效,旨在降低可卡因導致的死亡人數。據統計2000年至今,澳大利亞由于可卡因致死的人數已經翻了兩番。 可卡因可用于止痛、止咳,據研究報道,一些止痛藥、止咳糖漿及感冒、流感藥片中均含有低劑量可卡因,而在澳大利亞及英國不需要開處方就可以購買這些藥物。 但是即使是低劑量的可卡因也有讓人上癮的風險,因為它可以在人體內代謝后生成嗎啡,而嗎啡可以使人興奮及歡愉,這就導致一些人過量使用含可卡因的藥物。目前美國、德國及日本已經禁止了這類藥物的場外交易。 事實證明,這些禁止場外交易的國家可卡因致死人數有所降低。但澳大利亞的止痛專家Michael Vagg說道:“這并不是禁止這些藥物最具有說服力的理由,因為事實上這些垃圾藥物并不能像人們想象的那樣幫助他們。”之所以要將這類藥物列為僅處方使用藥物,......閱讀全文
可卡因是從從原產自南美洲的古柯樹葉子中提煉出來的,幾千年來,這些樹葉都是當地居民使用的日常材料,比如印加人,他們將葉子咀嚼或泡成茶來飲用,因為這能夠為印加人保持清醒,并提供能量。 1859年,德國化學家阿爾伯特-尼曼最終分離出了這種活性成分,并命名為可卡因,同時這也是西方文化中該藥物作為要用和
蛛網膜下腔不僅在麻醉實踐中占有重要位置,而且在許多其他醫學領域蛛網膜下腔間隙也已成為醫學干預的重要解剖學結構。一般而言,意外/不慎的蛛網膜下腔注射比較罕見。文獻報道的意外蛛網膜下腔給藥途徑有較大的差異,因文獻來源大都是個案報告和小樣本病例系列報道。本文旨在總結分析意外蛛網膜下腔注射的潛在來源,及
澳大利亞研究人員在最新一期英國《柳葉刀·公共衛生》上發表報告稱,醫用大麻不一定能減輕慢性非癌性疼痛。 阿片類藥物包括可卡因、美沙酮、嗎啡等,主要用于治療疼痛,但反復使用易使人成癮。世界上越來越多的人正在嘗試使用醫用大麻來治療慢性非癌性疼痛。但醫用大麻能減少阿片類藥物用量只是一種猜測,醫學界一直缺
近日,中國科學家賀建奎聲稱世界上首批經過基因編輯的嬰兒-一對雙胞胎女性嬰兒-在11月出生。他利用一種強大的基因編輯工具CRISPR-Cas9對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進行修改,使得她們出生后就能夠天然地抵抗HIV感染。這也是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基因編輯嬰兒。這條消息瞬間在國內外網站上迅速發酵,引發千層
早前,BBC曾報道稱英國1/4的學生會服用“聰明藥”,以期提高記憶力或者注意力。現在,一項項針對數萬人的最新研究發現,全世界人們對于“聰明藥”的服用情況正呈上升趨勢。2017年,14%的受訪者至少服用過一次“聰明藥”,遠超2015年的5%。
中國正在運用一項罕見的法醫技術監測幾十座城市的毒品情況,該技術通過分析污水的化學成分或人體尿液中的代謝物進行毒源追溯。北京大學的環境化學家李喜青教授協助各地警方開展緝毒工作,他表示毒品問題突出的中山市正運用污水監測技術評估緝毒行動效果。中國警方銷毀繳獲的毒品 李喜青教授表示,中山市警方已經通過
簡介:有史以來最為密集、嚴格、先進的檢測手段,能否扭轉四年前雅典奧運會興奮劑事件多發態勢 在北京奧林匹克中心東側,有一棟面積達5500平方米的紅色大樓,中國反興奮劑中心即坐落其中。從7月27日起,在
在百度搜索欄里輸入“芬太尼”三個字,第一條不是關于這個名詞的解釋,也不是資訊或廣告,而是一個藍色的長條框。框里八個字:健康人生,綠色無毒。后面緊跟一條鏈接,點擊,直接跳轉中國禁毒網。芬太尼被地下工廠迅速開發出數目繁多的新品種 這是一種強效麻醉性鎮痛藥,適用于治療疼痛和手術鎮痛,其鎮痛效果約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即艾滋病(AIDS,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病毒,是造成人類免疫系統缺陷的一種病毒。1983年,HIV在美國首次發現。它是一種感染人類免疫系統細胞的慢病毒(lentivirus),屬逆轉錄病毒的一種。HIV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