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的:學習聚丙烯酰胺凝膠平板等電聚焦電泳測定蛋白質等電點的原理及方法。二、原理:等電點聚焦(isoelectric focusing, IEF)或簡稱電聚焦(electrofocusing),也曾稱等電點分離聚焦電泳等。它是60年代中期出現的技術,克服了一般電泳易擴散的缺點。近年來,等電點聚焦電泳又有了新的進展,可以分辨等電點只差0.001pH單位的生物分子。由于它的分辨力高、重復性好、樣品容量大、操作簡便、迅速,在生物化學、分類學、分子生物學及臨床醫學研究等諸方面,都得到廣泛應用。等電點聚焦電泳產生pH 梯度的方法有兩種:一是用兩種不同的pH緩沖液相互擴散,在混合區形成pH梯度,此為人工pH梯度。這種pH梯度不穩定,常用于制備電泳;另一種是利用載體兩性電解質在電場作用下形成自然pH梯度。本實驗就是利用載體兩性電解質形成的自然pH梯度進行蛋白質樣品等電焦聚電泳的。理想的載體兩性電解質應該在其本身的等電點處有足夠的緩沖......閱讀全文
CE現有六種分離模式,分述如下: 1. 毛細管區帶電泳(capillary zone electrophoresis, CZE), 又稱毛細管自由電泳, 是CE中最基本、應用最普遍的一種模式。前述基本原理即是CZE的基本原理。 2. 膠束電動毛細管色譜 (mice
雙向電泳IEF (sigma)IEF(not IPG)/SDS-PAGE最簡單的裝備推薦如下,適合于沒多少money做IPG又想做“熱”的所謂蛋白質組的. IEF用Biorad的圓盤電泳槽(不行用國產的吧,不推薦),SDS-PAGE用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