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種方法看血尿
尿紅細胞位相檢查要求相差顯微鏡,實際工作中常常不能滿足條件,而以普通光學顯微鏡代替,多數實驗室在40倍物鏡下觀察,對于紅細胞的細微結構觀察不夠清晰,影響判斷,筆者在實踐中以濕片油鏡法分析尿紅細胞形態,紅細胞形態清晰,彌補了非相差顯微鏡的缺陷,值得推薦。本文就以實際工作中的病例討論濕片油鏡法尿紅細胞形態檢查在鑒別血尿中的應用體會。1 血尿分類 1.1 非均一性血尿(腎小球性血尿):常伴有尿蛋白增多和(或))病理管型。腎小球性血尿指血尿來源于腎小球,常見于各種原發性腎小球疾病,如急性、慢性及遷延性腎小球腎炎、急進性腎炎、腎病綜合征、lgA腎病;繼發性腎小球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紫癜性腎炎、乙型肝炎相關性腎炎;遺傳性腎小球疾病,如遺傳性腎炎(Alport 綜合征)、薄基膜腎病(家族性良性血尿)。 1.2 混合性血尿:提示出血可能不是起源于一個部位,有腎小球性,也可伴有非腎......閱讀全文
換種方法看血尿
?? 尿紅細胞位相檢查要求相差顯微鏡,實際工作中常常不能滿足條件,而以普通光學顯微鏡代替,多數實驗室在40倍物鏡下觀察,對于紅細胞的細微結構觀察不夠清晰,影響判斷,筆者在實踐中以濕片油鏡法分析尿紅細胞形態,紅細胞形態清晰,彌補了非相差顯微鏡的缺陷,值得推薦。本文就以實際工作中的病例討論濕片油鏡法尿紅
換種方法看血尿
尿紅細胞位相檢查要求相差顯微鏡,實際工作中常常不能滿足條件,而以普通光學顯微鏡代替,多數實驗室在40倍物鏡下觀察,對于紅細胞的細微結構觀察不夠清晰,影響判斷,筆者在實踐中以濕片油鏡法分析尿紅細胞形態,紅細胞形態清晰,彌補了非相差顯微鏡的缺陷,值得推薦。本文就以實際工作中的病例討論濕片油鏡法尿紅細胞形
看尿常規結果 知血尿原因及發生處
?尿常規里有一項隱血BLD(又稱潛血)指標,臨床常以它為血尿診斷指標。 ? ???? 尿潛血是指在肉眼下或下無法觀察到有紅血球的存在,但如果用試紙檢驗時卻有反應,為何會如此呢?因為當紅血球遭破壞時,其內含的血紅素就會釋放出來,所以尿液試棒才能偵測到血紅素的反應。但是紅血球為何會在離開
肉眼血尿與鏡下血尿區別
肉眼血尿:當每升尿含血量達到或者超過1ml時,尿呈淡紅色、洗肉水樣,霧狀或云霧狀,混濁外觀。含血量較多時,尿呈鮮紅色、稀血樣或混有血凝塊。鏡下血尿:尿經離心沉淀鏡檢時發現紅細胞數>3/HP。
血尿素與血尿酸有什么分別
血尿酸和血尿素是人體的不同代謝產物,通過抽血檢測,能夠了解這些物質在體內的濃度。 臨床上血尿酸和血尿素大部分都是通過腎臟來排泄的,所以說它們能夠一定程度上反映腎功能的好壞。當出現腎功能衰竭的時候,體內的代謝廢物就會蓄積,可以出現血尿酸,血尿素的增高。在臨床上高尿酸血癥,除了跟腎臟疾病有關系以外
血尿定位診斷
血尿的定位診斷除緊密結合臨床病史、體征和X線、B超等輔助診斷手段外,尿液的實驗室檢查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方法。 尿常規分析是血尿定位診斷的基礎。血尿標本中若有明顯的尿蛋白,醫學教諭網整理尤其是腎小球性蛋白尿則提示尿中紅細胞的起源可能來自于腎小球。腎小球性蛋白尿常以白蛋白及一些大分子的蛋白為主,而腎
血尿那些事
血尿,顧名思義就是尿中帶血。尿液離心取沉渣做顯微鏡檢查,如果沉渣中紅細胞數≥3?個/HP(高倍視野)就是血尿。1、血尿分鏡下血尿和肉眼血尿。輕度的血尿,尿中紅細胞雖然增多,但肉眼觀察正常,僅在顯微鏡下才能看到,稱鏡下血尿;嚴重的血尿,尿中大量紅細胞,尿的顏色變成洗肉水樣或者醬油色,甚至鮮紅色并有血凝
肉眼血尿與鏡下血尿的區別都有哪些?
肉眼血尿:當每升尿含血量達到或者超過1ml時,尿呈淡紅色、洗肉水樣,霧狀或云霧狀,混濁外觀。含血量較多時,尿呈鮮紅色、稀血樣或混有血凝塊。鏡下血尿:尿經離心沉淀鏡檢時發現紅細胞數>3/HP。
換熱機組換熱量不足原因分析
換熱機組是由換熱器、溫控閥組、疏水閥組(熱媒為蒸汽時)循環泵、電控柜、底座、管路、閥門、儀表等組成的一個完整的熱交換站。? 工作流程:機組由一次側、二次側及補水系統組成。一次側指熱量或冷量的提供側,二次側指熱量或冷量的接收側。一側次通過板式換熱器將熱量或冷量傳遞給二次側,二次側沒有循環泵,通過
小兒血尿的定義
正常健康人尿中可有少量紅細胞,取10ml清潔新鮮中段尿1500 r/min離心5 min,棄去上清,將沉渣0.2ml混勻后涂片鏡檢,10×40高倍鏡下紅細胞≥3/HPF為鏡下血尿,國外鏡下血尿標準為紅細胞≥5/HPF,但2-3 周內至少3次。或者1小時尿紅細胞計數超過10萬,或12小時尿沉渣計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