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異是生物的一般特性。甚至在人類尚未發現病毒以前,就已開始運用變異現象 制造疫苗。例如1884年,巴斯德利用兔腦內連續傳代的方法,將狂犬病的街毒(強毒) 轉變為固定毒。這種固定毒保留了原有的免疫原性,但毒力發生了變異——非腦內接 種時,對人和犬等的毒力明顯降低,因而成功地用作狂犬病的預防制劑。
此后,在許 多動物病毒方面,應用相同或類似的方法獲得了弱毒株,創制了許多優質的疫苗。選 育自然弱毒變異株的工作,也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有關病毒遺傳變異機理的認識, 則只在近幾十年來才有顯著的進展。這不僅是病毒學本身的躍進,也是其它學科, 特別是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免疫學以及電子顯微鏡、同位素標記等新技術飛速發 展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