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監測是糖尿病治療的“五駕馬車”中非常重要的一點。常用的末梢血糖監測只提供某個時間點的血糖值,對于想了解血糖狀態的人而言猶如盲人摸象,并不能反應糖尿病患者的真實全面的血糖狀況,也很難發現無癥狀的高血糖和低血糖。如果能對患者進行無痛而又不間斷的持續血糖檢測,就能夠提示患者的血糖“全貌”,這對指導糖尿病的治療具有更加重要的意義。動態血糖監測系統正是填補了這方面的欠缺。動態血糖監測于1999年獲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2001年獲得了我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 動態血糖監測系統的核心是血糖探頭和記錄器。血糖記錄器是一個傳呼機大小的電子設備;探頭則是一種小巧、可彎曲的鉑電極。系統由醫療專業人員為患者佩帶,患者在日常生活狀況下檢測并記錄血糖數據。同時通過常規血糖儀測定指血糖值后輸入血糖記錄器進行校正。患者還可以輸入“事件”標記。 這里......閱讀全文
? 血糖監測是糖尿病治療的“五駕馬車”中非常重要的一點。常用的末梢血糖監測只提供某個時間點的血糖值,對于想了解血糖狀態的人而言猶如盲人摸象,并不能反應糖尿病患者的真實全面的血糖狀況,也很難發現無癥狀的高血糖和低血糖。如果能對患者進行無痛而又不間斷的持續血糖檢測,就能夠提示患者的血糖“全貌”,這對
動態血糖檢測系統是最新高科技產品,能持續、動態地檢測血糖變化。該系統在日常生活狀態下檢查記錄血糖數據,每3分鐘自動記錄血糖數據一次,一般檢測72小時內的動態血糖變化,繪制出精確的每日血糖變化曲線,在曲線上標有飲食、運動等事件。通過這張全面、詳細、完整的血糖圖譜為臨床的及時診斷和合理治療提供重要
美國FDA今天批準了第一套和動態血糖監測系統(CGM)一起使用的移動醫療應用系統上市。通過比如iPhone等移動裝置,這個叫做“Dexcom Share Direct Secondary Displays”的移動醫療應用系統能遠程安全地實時監測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 糖尿病是一組以高血糖
根據近日發表于糖尿病護理上的一項研究表明,新的植入式連續葡萄糖監測系統(CGM)應用于糖尿病似乎安全又準確。 來自阿姆斯特丹大學的Jort Kropff醫學博士和他的同事們在71名年齡18歲及以上的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中研究了可植入式連續葡萄糖監測系統。在180天多國-多中心試
圖片來源于網絡 糖尿病是一組以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長期存在的高血糖會導致人體各種組織,特別是眼、腎、心臟、血管、神經的慢性損害和功能障礙。為給飲食、運動及治療方案的調整提供依據和指導,糖尿病患者應養成用“315”檢測法測血糖的好習慣。 簡單說,使用口服藥的糖尿病患者應每周
血糖監測的五個最佳時段: 并不是所有時段的血糖監測都有必要,了解血糖全貌,只需記住5個監測時段。 第一個時段:測空腹血糖,可以看出頭天晚上所用藥物對整個夜間乃至清晨血糖的控制情況。 第二個時段:測餐前血糖,可以及時發現低血糖,指導患者調整將要吃入的食物總量和餐前藥物的用量。 第三個時段:測
測量血糖的儀器稱為血糖檢測儀。 目前市場上的家用血糖儀主要分為電化學法和光反射技術兩大類。 愛奧樂G-423血糖儀電化學法采用檢測反應過程中產生的電流信號的原理來反應血糖值,酶與葡萄糖反應產生的電子通過電流記數設施,讀取電子的數量,再轉化成葡萄糖濃度讀數。 光反射法是檢測反應
導讀1、中國糖尿病人數發病人數世界第一,糖尿病帶來巨大社會經濟負擔;2、連續血糖監測是最新的糖尿病管理方式,獲多項臨床指南推薦;3、CGM行業技術壁壘高(傳感器、校準算法、酶固定技術),監管準入難度大,龍頭優勢明顯;4、慢病管理逆人性,人工胰腺是糖尿病管理的終極辦法,而CGM是人工胰腺的基礎,未來發
血糖的監測方法一般分為靜脈抽血化驗血糖和用指尖血測定血糖兩種。手指尖的血是毛細血管的血。靜脈抽血需要去醫院化驗,化驗過程繁瑣,等待時間長,每次化驗需要抽的血也較多,給患者帶來的痛苦也大;指尖血測一般可以用袖珍式快速毛細血管血糖儀來監測。血糖儀方便、快捷,需要血少,給患者帶來的痛苦少,又好操作,患者
研究人員日前研發出一款安裝在隱形眼鏡上的透明傳感器,可以幫助I型糖尿病患者監測血糖水平,從而控制胰島素的注射量。這種傳感器使用一種納米結構晶體管,具體來說是一種非晶態氧化鎵場效應晶體管(IGZO FET),它可以從眼淚等生理緩沖液體中監測到血糖的細微變化。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指出,這種傳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