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上午,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鄉村振興學院成立揭牌儀式成功舉行。鄉村振興學院將發揮學校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等方面優勢,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校黨委書記李興旺,長安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全明,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寧殿林,省鄉村振興局副廳級督查專員何建軍共同為鄉村振興學院揭牌。副校長馬建華主持揭牌儀式,校黨委副書記呂衛東,副校長房玉林,楊凌示范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袁鴻馬,學校相關處室、學院(部、所)負責同志及鄉村振興戰略研究院有關人員出席揭牌儀式。 李興旺在總結講話中指出,鄉村振興學院的成立是學校貫徹落實“三農”工作重要指示重要批示精神和深化科教體制改革的重大舉措,也是學校落實“12345”發展思路,履行“強農興農”使命,創建助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標桿的重要抓手,對于學校進一步整合學科資源,開展跨學院、跨學科、跨行業、跨區域高素質鄉村振興人才培養,對于拓展鄉村學交叉學科內涵建設,豐富學......閱讀全文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是目前我國農、林、水學科最為完備的高等農業院校,建校76年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始終堅持“民為國本,食為民天”,以推進旱區農業發展為己任,為我國農業及農業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現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擁有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
由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主持完成的“蘋果樹腐爛病等重大病害生物學及防治技術研究”項目,12月12日在陜西楊凌農科城通過鑒定。鑒定委員認為該成果在蘋果樹腐爛病菌、輪紋病菌的生物學基礎研究方面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 我國蘋果栽培面積和產量分別占世界總量的2/5和1/3,占我國水果總量的20%和 3
小麥條銹病是一種通過空氣傳播的低溫真菌病害,是世界小麥生產的主要公敵之一,一般情況下會造成小麥減產10%到30%,嚴重時導致小麥絕產。近日,西北農林大學教授康振生團隊在小麥條銹病防控技術方面取得進展,相關成果已在《植物病理學年評》上發表。 研究認為,該病害主要是真菌在小麥生長體之間進行無性繁殖
乳汁是年幼哺乳動物包括人類的主要營養來源。乳汁的營養價值主要來自脂肪和蛋白質組分。相比于牛奶,山羊(Capra hircus)奶含有更多的總脂肪,包括更高豐度的有益不飽和脂肪酸。MicroRNAs(miRNAs)是一類含有約22個核苷酸的小RNA,參與各種代謝過程。然而,目前有關miRNA在
乳汁是年幼哺乳動物包括人類的主要營養來源。乳汁的營養價值主要來自脂肪和蛋白質組分。相比于牛奶,山羊奶含有更多的總脂肪,包括更高豐度的有益不飽和脂肪酸。MicroRNAs(miRNAs)是一類含有約22個核苷酸的小RNA,參與各種代謝過程。然而,目前有關miRNA在調控山羊奶成分中的作用知之甚少
由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主持完成的農業部“948”重大滾動項目“蘋果矮砧集約栽培技術模式及產業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11月20日通過了教育部組織的成果驗收和鑒定。 與會專家認為,該項目緊密結合生產實際,針對性強,特別是在蘋果矮砧集約栽培技術模式、下垂枝修剪、蘋果生產綜合管理制度(IFP)應用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三年級研究生楊龍,在導師歐陽五慶教授的指導下,與研發團隊共同進行納米乳藥物的技術研究,攻克了復方成分及中藥提取物納米化的技術壁壘,形成了完全自主的生產工藝、配方算法及生產設備三位一體的納米乳藥物核心技術,擁有50余項發明專利,并組建了楊凌華翼納米醫藥科技有限公司,入住該校創業園
近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動物科技學院昝林森教授主持完成的“優質高檔牛肉生產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成果通過陜西省科技廳組織的國內同行專家鑒定。 據介紹,該課題組歷時10余年,以秦川牛、秦川肉牛新品系、安格斯牛及其雜交后代以及奶牛公犢等為主要研究對象,通過遺傳改良、營養調控、標準化飼養、牛肉嫩化處理等
近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康振生團隊應《植物病理學年評》雜志編輯部特邀,在其54卷發表題為《禾谷類作物銹菌轉主寄主在病害流行和病原菌變異中的作用》綜述文章。 據了解,以往學界文獻都是引證美國研究團隊的結論,即轉主寄主在太平洋西北部地區小麥條銹菌的有性生殖與病害流行中不起作用。然而,康振
高品質的干棗基因組序列,以及從其近緣種樹木的基因序列,能夠闡明這種人類已經種植超過7000年的古老果樹的馴化歷史。近期,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與美國康奈爾大學Boyce Thompson植物研究(BTI)以及北京林業大學的研究人員合作,對中國干棗進行了基因組測序,相關結果發表在12月22日的《PLOS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