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動物模型如何建立?
常規的動物實驗,除了皮膚或者骨的缺損修復,癌癥也是其中重要的一種。目前,癌癥仍然威脅人類的一大疾病,因此需要動物實驗來深入了解如何有效進一步治療癌癥。 通常,動物模型一般是研究者利用化學致癌劑或者致癌病毒誘發實驗動物腫瘤。那么腫瘤動物實驗模型建立的優點主要有:抗腫瘤藥物的篩選以及療效;抗腫瘤轉移性藥物的研發以及研究平臺。因此,我們總結了常見癌癥的動物模型建立方法供讀者參考。 一、肝癌 (1)二乙基亞硝胺(DEN)誘發大白鼠肝癌:第一種方式可以用DEN直接灌胃(10mg/kg,每周一次),其余5天用0.025%的DEN水溶液供其飲用,約4個月可以誘發成肝癌;另一種方式可以直接用0.005%摻入水中飲用約8個月即可誘發肝癌。 (2)2-乙酰氨基酸(2AAF)誘發小鼠、兔、狗肝癌:可以將0.03%的2AAF混入飼料喂養;或者每只每日喂養平均2~3mg的2AAF,3-4月左右即可誘發肝癌。 (3)4-2甲基氨基氮苯(DBA......閱讀全文
腫瘤動物模型建立實驗——誘發性腫瘤動物模型
腫瘤動物模型的建立可應用于:(1)評價抗腫瘤免疫治療的療效;(2)作為抗腫瘤藥物篩選模型;(3)為腫瘤轉移研究提供更好的研究平臺;(4)為研發抗腫瘤轉移性藥物提供良好的實驗工具。實驗方法原理誘發性腫瘤動物模型是指研究者用化學致癌劑、放射線、致癌病毒誘發動物的腫瘤等。實驗材料腫瘤細胞小鼠試劑、試劑盒無
腫瘤動物模型建立實驗——自發型腫瘤動物模型
實驗方法原理自發性腫瘤動物模型是指未經人為處理;自然發生的腫瘤動物模型,主要有自發性乳腺癌模型和自發性白血病模型。實驗材料C3H小鼠A系小鼠CBA小鼠試劑、試劑盒受試藥儀器、耗材記號筆腳規實驗步驟一、自發性乳腺癌小鼠模型類型?1. ?C3H小鼠:繁殖用雌鼠自發性乳腺癌發生率為85%~100%。?2.
實驗動物的腫瘤學特點
(一)不同種屬動物?1.靈長類動物:從種系發生上看,非人靈長類實驗動物與人類的親緣關系最近,它們也會發生各種形態上和生物學性質上與人的腫瘤相似的病變。已知,它們的腫瘤發病率與動物的種屬、性別、年齡及捕養的時間有關。在實驗室條件下,獼猴的自發性腫瘤發病率較高。在動物園內,獼猴的腫瘤發生率約為1%。在老
實驗動物的腫瘤學特點
(一)不同種屬動物1.靈長類動物:從種系發生上看,非人靈長類實驗動物與人類的親緣關系最近,它們也會發生各種形態上和生物學性質上與人的腫瘤相似的病變。已知,它們的腫瘤發病率與動物的種屬、性別、年齡及捕養的時間有關。在實驗室條件下,獼猴的自發性腫瘤發病率較高。在動物園內,獼猴的腫瘤發生率約為1%。在老年
腫瘤動物模型建立實驗
一、腫瘤動物模型建立的意義: (1)評價抗腫瘤免疫治療的療效; (2)作為抗腫瘤藥物篩選模型; (3)為腫瘤轉移研究提供更好的研究平臺; (4)為研發抗腫瘤轉移性藥物提供良好的實驗工具。 二、誘發性腫瘤動物模型 實驗方法原理:誘發性腫瘤動物模型是指研究者用化學致癌劑、放射線、致癌病
腫瘤動物模型建立實驗
一、腫瘤動物模型建立的意義: (1)評價抗腫瘤免疫治療的療效; (2)作為抗腫瘤藥物篩選模型; (3)為腫瘤轉移研究提供更好的研究平臺; (4)為研發抗腫瘤轉移性藥物提供良好的實驗工具。 二、誘發性腫瘤動物模型 實驗方法原理:誘發性腫瘤動物模型是指研究者用化
腫瘤動物模型建立實驗(一)
實驗方法原理 誘發性腫瘤動物模型是指研究者用化學致癌劑、放射線、致癌病毒誘發動物的腫瘤等。實驗材料 腫瘤細胞小鼠試劑、試劑盒 無血清培養基質3%中性甲醇石臘儀器、耗材 低溫離心機血球計數器游標卡尺實驗步驟 一、肝癌 1.二乙基亞硝胺(DEN)誘發大白鼠肝癌(1)取體重250 g左右的封閉群大白鼠,雌
腫瘤動物模型建立實驗(二)
2.二烴黃樟素(Dihydrosafrole)誘發大鼠食管癌(1)二烴黃樟素是一種制備啤酒的調味品,在大鼠飼料中加入百萬分之二千五百至一萬(2500~10000 ppm)黃樟素,就能引起20~75%的食管癌。3.甲基芐基亞硝胺誘發大鼠食管癌(1)用0.2%或0.005% 的甲基芐基亞硝胺水溶液,給動
腫瘤動物模型建立實驗(二)
5、鼻咽癌(1)二甲基膽蒽(MC)誘發大鼠鼻咽癌① 取直徑2~3 mm的硬質塑米管,在酒精燈上小火拉成錐形,每段長約3.5 cm,管內填以結晶體MC。② 小管一端用火封閉,以防藥物外溢,尖端用針刺數孔,使MC能從小妃溢出。③ 取體重120 g左右的大白鼠,雌雄均可,乙醚麻醉后,由前鼻孔將上述含MC的
實驗動物的腫瘤學特點(一)
(一)不同種屬動物 1.靈長類動物:從種系發生上看,非人靈長類實驗動物與人類的親緣關系最近,它們也會發生各種形態上和生物學性質上與人的腫瘤相似的病變。已知,它們的腫瘤發病率與動物的種屬、性別、年齡及捕養的時間有關。在實驗室條件下,獼猴的自發性腫瘤發病率較高。在動物園內,獼猴的腫瘤發生率約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