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5月中旬開始,德國大腸桿菌引發的疫情已經造成了31人死亡,近3100人患病。醫生們從未見過如此厲害的大腸桿菌,一時感到束手無策,但讓他們更頭疼的是,病菌的源頭遲遲查不出來,這使得人們無法采取有效措施進行預防。直到6月10日,德國國家疾病控制中心羅伯特科赫研究所等多家機構才在柏林表示,他們已確認豆芽是造成此次腸出血性大腸桿菌疫情的源頭。
從未見過的疫情
對于魯爾夫斯塔爾來說,最奇怪的事是病人的變化。“他們的意識變得模糊,他們說話有困難,他們甚至不知道自己身在何處,”斯塔爾說,“再有就是這種病菌令人吃驚的攻擊性。我們面對的是一種全新的臨床現象。”
斯塔爾是位62歲的腎病專家,他擔任德國漢堡埃彭多夫大學醫學院和第三診所的負責人已經有18個年頭了。但是他說:“我們沒有一個醫生曾經碰到過像這樣的事件。”他的部下已經連軸轉地工作了一個多星期,只能輪流休息一小會。
斯塔爾說的事件就是由腸出血性大腸桿菌造成的疫情,這種細菌是一種無害的腸道細菌的近親,但是可以產生志賀毒素,只要一個人的體內有100菌株,它很快就能復制出數百萬菌株,這就意味著,人被感染了。菌株在患者體內一般有2-10天的潛伏期,然后患者開始腹瀉或者便血。
病人的情況急劇惡化
但是斯塔爾看到的病癥要嚴重得多,腸出血性大腸桿菌還攻擊人體的血液、腎臟和大腦。這些患者被確認為患上了溶血性尿毒癥,往往伴有并發癥,生命受到威脅。這些病人在腹瀉10天后紅細胞解體、停止工作,腎臟衰竭,他們往往需要透析才能維持生命。
“病人的情況急劇惡化,”斯塔爾說,“而最糟糕的是,我們根本不知道是什么導致他們發病。”
德國每年大概有60人在感染腸出血性大腸桿菌后患上溶血性尿毒癥。而在5月中下旬短短一周內,就有很多這樣的病例出現。根據德國國家疾病控制中心羅伯特科赫研究所發布的數據,截至5月底,德國共出現了373例溶血性尿毒癥病例。
疫情的第一個高潮
疫情就暴發在斯塔爾的診所。5月18日傍晚,第一個被懷疑染上溶血性尿毒癥的病人住進斯塔爾的診所,所有醫生都不知道自己面臨著什么。“一開始,我們根本就沒把病人與腸出血性大腸桿菌聯系起來。”斯塔爾說,“因為那種病菌通常只會影響到孩子。”而在成人中,導致溶血性尿毒癥的原因可能是遺傳缺陷或自身免疫性疾病,還有可能是癌癥治療的副作用。
到了第二天,突然送進來七八例相似病例,而實驗室報告稱,他們都感染了腸出血性大腸桿菌。他們及時把情況通知了羅伯特科赫研究所。
疫情從這一刻開始,并在5月下旬隨著西班牙兩個蔬菜生產基地的封閉達到第一個高潮。
極其罕見的病菌
對于羅伯特科赫研究所的專家來說,他們需要盡快解決的兩個任務是,找到受污染的食品和確定致病病菌的類型。經過初步探究,他們確定問題出在來自西班牙的黃瓜上。
黑爾格卡希,羅伯特科赫研究所腸出血性大腸桿菌咨詢實驗室主任,他的實驗室設在德國西部的明斯特大學,他的一生都致力于腸出血性大腸桿菌的研究,但是他說:“我從沒遇到過像今天這樣的情況。”
第一份糞便樣本在一個星期一送抵他的實驗室。當時疫情已經在北萊茵-威斯特伐利亞州暴發。
卡希和工作人員立即開始分析,結果在星期三晚上便弄清楚,這是極其罕見的O104∶H4大腸桿菌。
卡希在他的電腦面前度過了一個不眠之夜,他所確定的病菌類型實在太罕見了,過去30年間他只遇到過一次。他不能肯定,導致這次疫情的是不是就是這種罕見的病菌。
他用“O104∶H4”作為關鍵詞在醫學文獻庫中進行搜索,但只搜出一個結果,那是韓國的一篇文章,那篇文章中的病例是一個成年婦女,而德國大多數感染腸出血性大腸桿菌者也是成年婦女,驚人的巧合。
致病病菌包含鼠疫基因
卡希想清醒一下,于是喝了一杯咖啡,帶著他的德國牧羊犬散步去了。“你能想象到我的經歷嗎?”回來后,他給華盛頓大學圣路易斯分校的菲利普塔爾發了一封電子郵件。凌晨4點27分,他收到了塔爾的回信:“流行病一般發生在年輕人身上。”僅次于卡希的腸出血性大腸桿菌專家塔爾也從沒聽說過O104∶H4型大腸桿菌的暴發。
在電子郵件中,卡希推測過為什么疫情沒有在兒童當中傳播,反而在成年人當中傳播的原因,而且德國受感染人數前所未有的多,幾家醫院的透析床位幾乎都滿了!
卡希和他的同事認為,問題可能在于病原本身。可能這種罕見的病菌遺傳物質發生了變異,它產生的毒素或者說對腸細胞的損害能力變得更加強大。后來公布的病菌基因測序結果證實了卡希的推測。
5月31日,德國一家媒體報道,卡希已發現O104∶H4型大腸桿菌是這次疫情的罪魁禍首,他包含了腸出血性大腸桿菌的多種基因,還包含了鼠疫病菌的一種基因,這使得它更容易致病。不過卡希強調,眼下這種病菌并不會引起鼠疫流行。
重構患者飲食
羅伯特科赫研究所流行病學傳染病部門負責人杰拉德克勞斯可沒有那么多時間等待醫務人員和科研人員研究的結果。漢堡疫情暴發當天,他的四個部下已經來到了疫情暴發中心——魯爾夫斯塔爾的診所。他們帶來了流行病學專家的首選工具——調查問卷。
研究人員坐在患者床邊,耐心地和他們交談,想要重構他們過去幾天的飲食情況不是件容易的事。“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克勞斯說。但是他們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疫情暴發前的幾天,幾乎所有的病人都沒有吃過生肉或者生牛奶,而幾乎所有的病人都吃過沒有煮的生蔬菜。
那如何解釋病人以婦女居多呢?難道是因為她們在廚房接觸過生蔬菜,還是因為女性吃飯時吃的蔬菜更多?
羅伯特科赫研究所派出一支15人的小組利用簡單的工具進行病例對照研究。克勞斯說:“這種研究速度快,而且所受到的干擾少。”
隨機的街頭訪問
15人小組總共訪問了25名女性患者以及4名與患者住在漢堡同一區域的健康婦女,這些婦女的年齡相仿。克勞斯說:“調查人員在街道上隨機訪問路人,或者隨機按門鈴尋找訪問對象,這是流行病學中的經典訪問手段,你只需要站在大街上就可以完成任務。”
訪問得來的原始數據很快被輸入羅伯特科赫研究所的電腦,他們一直工作到凌晨兩點。第二天結果出來了,西紅柿、生菜和黃瓜是最有可能的污染源。
現在,食品檢查員已經知道從哪里著手了。他們在漢堡愛斯布圖勒區發現端倪。該區食品安全部負責人瑪麗安妮普費爾-沃納克說,第一位發病的女病人就來自該區。
瑪麗安妮普費爾-沃納克說:“我們得到消息,這種細菌似乎來自于地上種植的蔬菜。”她隨即派出檢查員前往超市和菜場搜集樣本:生菜、有機胡蘿卜、德國黃瓜、西紅柿、萵苣以及包裝好的蔬菜沙拉和雞肉番茄醬奶酪三明治。
他們從一個病人家里搜集到一份大頭菜,這家人的孩子生病了,孩子的母親已經證實感染了腸出血性大腸桿菌,孩子的父親則在吃了一些西紅柿后感到胃痛。
受污染的黃瓜
整個漢堡一共搜集了大約250份蔬菜樣本,所有樣本都被送到了漢堡衛生和環境研究所的安塞爾姆萊馬徹實驗室。經過食品生物學家萊馬徹的檢驗,四個受到污染的黃瓜樣本成為了嫌疑最大的“疑兇”。消息一經公布,整個德國似乎立刻患上了黃瓜恐懼癥。
萊馬徹是帶著驕傲的微笑公布這個結果的。他說:“從漢堡采集的大量新鮮蔬菜樣本中,發現了四個有問題的樣本,這4個樣本都是黃瓜,三個來自西班牙,另一個產地不確定,可能是荷蘭,四個黃瓜樣本中有兩個是有機黃瓜。”
當有人問起是不是不吃黃瓜就可以免受感染時,萊馬徹搖了搖頭,他說:“雖然現在追查的重點放在黃瓜上,但我擔心還會在其他蔬菜的樣本上發現病菌。”
果不其然,沒過幾天,漢堡衛生部長科妮莉亞普魯費-斯托克斯就發表了驚人的聲明:“西班牙黃瓜很可能不是這次疫情的‘元兇’,其中兩個黃瓜樣本上發現的病菌與病人糞便中的腸出血性大腸桿菌類型并不一樣,這意味著我們追查疫情源頭的工作還遠未結束。”
糞便污染論
無論如何,病菌污染蔬菜的原因還未找到,追查“元兇”的工作還得繼續。一種黃瓜受到液體肥料污染的理論聽上去很有道理。
大腸桿菌存在于反芻動物的腸道,奶牛、綿羊和山羊都是反芻動物,更重要的是,它們的糞便很容易出現在菜地。很多菜農同時也養著一些牲口,為了節約成本,他們會用這些牲口的糞便當做液體肥料施加到蔬菜上,而沒有牲口的菜農也可以向牧場主購買此類肥料。但是根據施肥原則,這些肥料不能直接與蔬菜瓜果接觸,給地里施肥通常都在蔬菜瓜果播種之前。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美國也一波又一波地出現致命的大腸桿菌導致的疫情。在搜索感染源的過程中,科學家發現細菌可以通過灌溉系統進入農業生產環節。加拿大科學家還從美國農具生產廠附近的水井中抽取到了受到高濃度
大腸桿菌污染的水源樣本。
但是,這種理論并不適合現在歐洲的情況。在西班牙,種植蔬菜水果的地方很少有牲畜出沒。
都是鼻涕蟲惹的禍?
科學家又把目光轉移到了害蟲身上,鼻涕蟲成為重點懷疑對象。蘇格蘭阿伯丁大學的生物學家指出,這種軟體動物是潛在的大腸桿菌載體,細菌可以在它們黏糊糊的身體里存活14天。長期以來,西班牙鼻涕蟲一直是讓德國農民頭疼的問題,但在它的家鄉西班牙,它的危害更甚。
確認芽苗菜為“元兇”
多日的追查終于有了結果,羅伯特科赫研究所等多家機構10日在柏林表示,他們已確認豆芽等芽苗菜是造成此次腸出血性大腸桿菌疫情的源頭。當局同時宣布,生吃黃瓜、西紅柿和生菜是安全的。羅伯特科赫研究所所長布格爾當天在德國疾病控制、衛生檢疫等多個部門聯合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這一結果基于100多名在某餐廳就餐的顧客的跟蹤調查。他們發現,這些顧客中感染腸出血性大腸桿菌的患者都吃了帶有生芽苗菜的食物,食用芽苗菜者患病的幾率是未食用者的9倍。
德國衛生部長巴爾和消費者保護部部長艾格納當天對這一進展感到高興,認為這對消費者來說是個好消息。巴爾說,可以不必再堅持此前發出的在德國北部不要生吃黃瓜、西紅柿和生菜的建議。
“元兇”精確為豆芽
同一天,德國疾病控制機構疫情源頭精確至芽苗類蔬菜中的豆芽。由于發豆芽的作坊衛生條件不佳,豆芽受污染,加上一些人喜好在蔬菜沙拉中拌入生豆芽,致使病菌直接進入人體消化道。
食品安全和微生物專家同一天說,其實,錯不在豆芽,而在人們不健康的飲食習慣。盡管一些蔬菜外表光鮮,實際卻暗藏殺機。對多數蔬菜而言,煮食才健康。
布格爾10日上午在一場新聞發布會上宣布鎖定疫情“元兇”為芽苗菜;下薩克森州農業部長格特林德曼把疫情“原點”鎖定為下薩克森州比嫩比特爾一座農場。
數小時后,在北威州一戶人家的垃圾桶內,食品檢疫專項調查人員發現一袋產自比嫩比特爾農場的豆芽菜,在這袋豆芽中檢測出O104∶H4型大腸桿菌、即腸出血性大腸桿菌。
就此,“元兇”精確至芽苗菜中的豆芽。
“就是豆芽,”布格爾10日晚間再次確認,排除黃瓜、西紅柿、生菜等其他先前“涉案”蔬菜的干系。
布格爾同時判定,幾乎所有患者都因食用有豆芽的生拌蔬菜沙拉而致病。
疫情“原點”鎖定一農場
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下薩克森州比嫩比特爾的這家農場生產的豆芽就是這次疫情的傳染源頭。這家農場曾向一家高爾夫賓館提供豆芽,一個30人的瑞典旅游團下榻于這家高爾夫賓館,其中11人都發病了。另外一家餐廳的食客中有17人受到感染,他們同樣是從下薩克森州比嫩比特爾的這家農場進了豆芽。這家農場已經完全被查封。
而當有人質問為什么直到今天才查出源頭時,有關機構表示,在對患者的問卷調查中,只有28%的人記得自己吃了芽苗菜,這對研究人員追查源頭造成了嚴重的誤導。
人才是病菌宿主?
而對于究竟是人傳染了黃瓜,還是黃瓜傳染了人這個問題,德國明斯特大學大腸桿菌專家和負責食品安全事務的聯邦風險評估研究所分別推斷說,腸出血性大腸桿菌可能只寄生在人體當中。
黑爾格卡希10日說,他領導的研究團體本周繼續深入破譯O104∶H4型大腸桿菌的基因編碼。研究人員探討的一個突出問題是,這種大腸桿菌的宿主何在?卡希強調,盡管有幾種O104型大腸桿菌以其他動物為宿主,但此前沒有任何證據表明O104∶H4型大腸桿菌株能在人類之外的動物體內寄生。目前,人們只能推斷本次暴發菌株是以人類為宿主的。
希望一切會好起來
腸出血性大腸桿菌讓24歲的學生卡洛琳陷入了災難當中,她已經有了4個月的身孕,為了孩子的健康,她總是強迫自己吃健康食品。她經常買有機蔬菜,沖洗后生吃,現在,她已經成為溶血性尿毒癥患者,住進了醫院。
卡洛琳說:“我見過有人進入了重癥監護病房,他們的情況相當糟糕。卡洛琳的癥狀只是輕微腹瀉,她發現自己的同事感染了腸出血性大腸桿菌,于是也去醫院檢查自己有沒有感染。實際上,她那時已經患上了溶血性尿毒癥。
醫生們尚無法確定卡洛琳的病情會如何發展,但她本人似乎平靜了下來。“我感覺好多了,醫生正在給我治療。”她說。她特地提到了醫生保證感染病菌不會傷害她未出世的孩子。她還說:“如果醫生能很快改善我的血液情況,一切都會很快好起來的。”
最后,她有些調皮地說:“蔬菜有問題,我又有理由吃巧克力了。”
大腸桿菌在生物基化學品和酶蛋白生產中應用廣泛。乳糖操縱子系統是大腸桿菌中調控基因表達的組成部分,其中阻遏蛋白LacI通過結合操縱序列來抑制基因的轉錄。誘導劑IPTG通過與LacI結合,解除其抑制作用,......
大腸桿菌在生物基化學品和酶蛋白生產中應用廣泛。乳糖操縱子系統是大腸桿菌中調控基因表達的組成部分,其中阻遏蛋白LacI通過結合操縱序列來抑制基因的轉錄。誘導劑IPTG通過與LacI結合,解除其抑制作用,......
許多胰腺腫瘤就像堡壘,周圍環繞著密集的膠原蛋白和其他組織基質。這些組織可保護腫瘤并幫助它們免受免疫療法的打擊,從而導致免疫療法對“癌王”胰腺癌束手無策。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研究團隊利用細菌滲透到......
一輪兇猛疫情肆虐多國。據央視新聞,巴西衛生部公布最新數據顯示,巴西2024年登革熱疑似及確診病例上升至4270624例,死亡病例2197例,另有2276名死亡病例待核查。另據西班牙媒體《20分鐘》報道......
根據11月24日發表在《科學》雜志上的一項新研究,大腸桿菌可能比科學家之前認為的更有能力進化出抗生素耐藥性。在SFI外部教授AndreasWagner的帶領下,研究人員通過實驗繪制了一種大腸桿菌蛋白的......
英國研究人員通過對600只健康寵物狗的研究發現,給狗喂食未煮熟的生肉會增加它們排出大腸桿菌的風險,而這種大腸桿菌是無法被廣泛使用的抗生素——環丙沙星所滅殺的。近日,相關研究發表于OneHealth。大......
2023年9月1日-30日,中國內地(不含港澳臺)新增報告305例猴痘確診病例,其中北京42例、廣東40例、浙江38例、江蘇32例、廣西16例、四川13例、重慶12例、湖北12例、遼寧11例、湖南11......
近日,微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梁泉峰/祁慶生團隊在AdvancedScience上發表題為“CreatingPolyploidEscherichiacolianditsApplicationinEff......
近期,南美洲國家智利暴發數年來最嚴重的呼吸道合胞病毒疫情。據路透社9日報道,目前已有4名嬰兒因感染這種病毒死亡。由于患兒人數激增,眼下智利的兒科重癥監護病房床位十分緊張。智利衛生部長阿吉萊拉:呼吸道合......
近日,網絡上關于“二陽”的聲音引發關注,有報道稱部分城市三甲醫院的發熱門診就診人數上升。“二陽”病例是否增多?再感染風險有多大?新冠疫情會大幅回升嗎?如何做好科學防護?針對這些熱點問題,國家衛生健康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