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瑞正在洽談以50億美元收購鐮狀細胞藥物制造商
據《華爾街日報》周五報道,據報道,制藥巨頭輝瑞(Pfizer)擁有數十億美元的新冠疫苗意外之財,正在以 50 億美元收購制藥商 Global Blood Therapeutics(GBT)的后期談判。此次收購是輝瑞利用新冠疫苗收益來加強其產品組合和管道的努力的一部分。熟悉正在進行的談判的消息人士告訴《華爾街日報》,“輝瑞的目標是在未來幾天內就 GBT 達成交易。”GBT 銷售一種名為 Oxbryta 的鐮狀細胞病治療藥物。在彭博周三報道稱“大型制藥公司”正在考慮對該公司的潛在收購后,其股價周四上漲了 41.4%。Global Blood Therapeutics 由 Andrej Sali、Charles Homcy、Craig Muir、David Phillips、Jack Taunton 和 Matthew Jacobson 于 2011 年創立,是一家臨床階段的生物制藥公司,其目標是改變鐮狀細胞病 (SCD) 的治療和護......閱讀全文
輝瑞模式遭受質疑
今天著名制藥分析家Bernard Munos在福布斯的專欄文章中質疑輝瑞依靠收購維持增長的經營模式。反復收購雖然大大增加銷售額,但凈利潤增加有限。2000年輝瑞市值1200億,現在2000億,和麥當勞漢堡的價格增長速度差不多。雖然股東得到950億美元的分紅,但輝瑞股票現在比1999年還低(當然那
輝瑞中國原CFO苗天祥被任命為海正輝瑞CEO
繼11月,前任CEO蔣世東從海正輝瑞離職之后,這家代表性合資公司的CEO一職一直懸空。最新,臉譜君自業界獲悉:輝瑞中國區原財務總監苗天祥被任命為海正輝瑞的新任CEO。 苗天祥,曾經在大學任教12年,1994年加入輝瑞制藥,分別在大連、曼谷、北京等地擔任總會計師、財務主計長、財務總監等職,是輝瑞
輝瑞分家暫停,收購繼續
【新聞事件】:輝瑞今天(9月27日)宣布將暫時不會把成熟和創新藥物分割成兩個獨立公司,而是作為一個公司的兩個獨立業務。但是CEO說如果以后機會成熟不排除分家可能。輝瑞自2010年以來在不同場合公開分家計劃,2014、2015年收購阿斯列康、艾爾健先后失敗后,投資者希望輝瑞能盡快做出決定,輝瑞承諾
輝瑞仍未放棄收購阿斯利康
輝瑞(Pfizer)對阿斯利康(AstraZeneca)的收購昨日懸于一線,此前該公司提出的694億英鎊“最終”收購要約被阿斯利康拒絕,引發這兩家互為競爭對手的制藥商及其股東間的相互攻訐。 阿斯利康董事長雷夫·約翰森(Leif Johansson)表示,對于這樣一起外資對英國集團的最大規模收購
英國NHS:輝瑞Ibrance藥價過高
英格蘭和威爾士的NHS成本監管機構裁定,與用于治療乳腺癌所帶來的收益相比,由國家醫療服務體系所資助的輝瑞的Ibrance的成本過于高昂。 NICE推出了一份指南草案以拒絕該藥物治療激素受體(HR)陽性、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HER2)陰性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乳腺癌。Ibrance(palboci
990億業務!輝瑞全賣了
輝瑞超市開張,鈣爾奇、善存上貨架 日前,據路透社報道,美國輝瑞準備在11月開售旗下消費者保健業務,預計三個星期內,將有關該業務部門的財務信息發至潛在買家。心理預期990億(單位:人民幣,下同)! 10月10日,輝瑞曾發布過正在考慮剝離其健康藥物業務的消息。據此前報道,輝瑞準備出售有善存、鈣爾
輝瑞要在中國腫瘤市場干啥?
王牌乳腺癌產品主動降價超50%,輝瑞要在中國腫瘤市場怎么做? 近日,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發布了2020年全球最新癌癥負擔數據,全球乳腺癌新發病例高達226萬例, 超過了肺癌的220萬例,乳腺癌取代肺癌,成為全球第一大癌。 2021年1月18日,輝瑞乳腺癌產品愛博新(哌柏西
輝瑞如何應用醫療大數據?
“在輝瑞公司,每一次臨床試驗,每次產品發布和每位患者服務都使我們更接近成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創新生物制藥公司。” ——Ian C. Read, 輝瑞CEO 輝瑞,這家老牌的“宇宙級”制藥企業,能夠保持長盛不衰的秘訣就是擁抱創新,在本輪以數字化創新為代表的浪潮中亦不例外。 動脈網發現,輝瑞通過
輝瑞關閉在英研發中心
最近,世界最大制藥公司美國輝瑞決定關閉它在英國的研發中心,一時在英國鬧得沸沸揚揚。盡管輝瑞一再申明這與英國的商業和投資環境無關,但英國朝野都對輝瑞的這一決定深感痛惜,商務大臣文森特?凱布爾表示英國政府對輝瑞的這一決定“極度失望”。 輝瑞公司在英國的研發基地已經運作了50多年,總部設在
北大與輝瑞合作進行藥物研發
北京大學與輝瑞公司近日簽署合作研究協議,雙方宣布將在生命科學和生物醫學研究方面合作并旨在開發藥物研發方面的創新科技。據此協議,輝瑞不僅會為雙方共同感興趣的課題提供資金支持,而且會利用自身在藥物研發領域的專業知識和經驗來幫助北京大學建立一個世界一流的生物轉錄研究和藥物研發中心。 北京大學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