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K基因編碼功能及結構描述
該基因編碼的蛋白質是酪氨酸激酶ros/胰島素受體家族的成員。蛋白質酪氨酸特異性磷酸化是控制細胞生長和分化的多種途徑的關鍵。已發現該基因編碼不同亞型的多個轉錄變體。[由RefSeq提供,2008年10月]The protein encoded by this gene is a member of the ros/insulin receptor family of tyrosine kinases. Tyrosine-specific phosphorylation of proteins is a key to the control of diverse pathways leading to cell growth and differentiation. Multiple transcript variants encoding different isoforms have been found for this ge......閱讀全文
GMPS基因編碼功能及結構描述
在嘌呤核苷酸的從頭合成中,IMP是支點代謝物,在支點代謝物處,途徑分化為鳥嘌呤或腺嘌呤核苷酸的合成。在鳥嘌呤核苷酸途徑中,有2種酶參與IMP轉化為GMP,即IMP脫氫酶(IMPd1),它催化IMP氧化成XMP和GMP合成酶,催化XMP向GMP的胺化。[由RefSeq提供,2008年7月]In the
GNAS基因編碼功能及結構描述
GNAS作為一個重要的信號轉導蛋白,主要功能是在G蛋白偶聯受體信號轉導途徑中,激活腺苷酸環化酶,導致cAMP水平的升高,參與調控細胞生長和細胞分裂。
GOPC基因編碼功能及結構描述
該基因編碼一個具有PDZ結構域的高爾基蛋白PDZ結構域是球狀的,含有它們的蛋白質通過C末端附近的短基序與其他蛋白質結合缺乏原代蛋白的小鼠有球形精子癥,并且不育。已發現該基因編碼不同亞型的多個轉錄變體。[由RefSeq提供,2011年12月]This gene encodes a Golgi prot
HFE基因編碼功能及結構描述
該基因編碼的蛋白是一種膜蛋白,與mhcⅠ類蛋白相似,與beta2微球蛋白(beta2m)相關。認為該蛋白通過調節轉鐵蛋白受體與轉鐵蛋白的相互作用來調節鐵的吸收。鐵儲存障礙,遺傳性血色素沉著癥,是一種隱性遺傳疾病,是由該基因缺陷引起的。至少有9個選擇性剪接的變異已經被描述為這個基因。已發現其他變體,但
HRAS基因編碼功能及結構描述
HRAS編碼的HRAS蛋白為GTP酶,HRas是一種小的G蛋白,屬于小GTP酶超家族,當HRas與鳥苷三磷酸結合后,會結合Raf激酶比如c-Raf,再進一步激活MAPK/ERK通路。這個基因的突變與多種癌癥相關,包括膀胱癌,濾泡狀甲狀腺癌,口腔鱗狀細胞癌。
IKBKE基因編碼功能及結構描述
ikbke是一種非特異性的i-kappa-b激酶(見mim 164008),對調節抗病毒信號通路至關重要。ikbke也被確定為乳腺癌(mim 114480)癌基因,在超過30%的乳腺癌和乳腺癌細胞系中被擴增和過度表達(hutti等人,2009年[pubmed 19481526])。[由omim提供,
INHBA基因編碼功能及結構描述
這個基因編碼tgfβ(轉化生長因子β)超家族的一個成員。編碼的前蛋白經蛋白質水解處理,生成二聚激活素和抑制素蛋白復合物的亞單位。這些復合物分別激活和抑制垂體的促卵泡激素分泌。編碼的蛋白質也在眼睛、牙齒和睪丸的發育中起作用。該基因的高表達可能與癌癥惡病質有關。[由RefSeq提供,2016年8月]Th
ITPA基因編碼功能及結構描述
該基因編碼一種肌苷三磷酸焦磷酸水解酶。編碼蛋白水解肌苷三磷酸和脫氧肌苷三磷酸,得到一磷酸核苷酸和二磷酸。這種蛋白質是ham1 ntpase蛋白家族的一員,存在于細胞質中,起著同二聚體的作用。編碼蛋白的缺陷可導致肌苷三磷酸焦磷酸化酶缺乏,從而導致紅細胞中itp的積聚。交替剪接導致多個轉錄變體。[由Re
KALRN基因編碼功能及結構描述
亨廷頓病(hd)是一種以紋狀體神經元喪失為特征的神經退行性疾病,是由hd蛋白亨廷頓蛋白中的多聚谷氨酸束擴張引起的。該基因編碼一種與huntingtin相關蛋白1相互作用的蛋白質,huntingtin相關蛋白1是一種huntingtin結合蛋白,可能在囊泡運輸中發揮作用。[由RefSeq提供,2016
KEL基因編碼功能及結構描述
該基因編碼一種II型跨膜糖蛋白,是高度多態性的Kell血型抗原。kell糖蛋白通過一個二硫鍵連接到攜帶kx抗原的xk膜蛋白。編碼的蛋白質包含鋅內肽酶的尼泊爾素(m13)家族成員的序列和結構相似性。[由RefSeq提供,2008年7月]This gene encodes a type II trans
MAX基因編碼功能及結構描述
該基因編碼的蛋白質是堿性螺旋環螺旋亮氨酸拉鏈(bhlhz)轉錄因子家族的成員。它能與其他家族成員形成同二聚體和異二聚體,包括mad、mxi1和myc。myc是一種參與細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的腫瘤蛋白。同二聚體和異二聚體競爭一個共同的dna靶位點(e盒),這些二聚體形式之間的重排提供了一個復雜的轉錄調控
MECCOM基因編碼功能及結構描述
該基因編碼的蛋白是一種轉錄調節因子和腫瘤蛋白,可能參與造血、凋亡、發育、細胞分化和增殖。編碼蛋白可與ctbp1、smad3、crebbp、kat2b、mapk8和mapk9相互作用。該基因可與aml1基因發生易位,導致該基因的過度表達和白血病的發生。已經發現了一些編碼一些不同亞型的轉錄變體。[由Re
MET基因編碼功能及結構描述
MET基因編碼的蛋白為肝細胞生長因子受體HGFR,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與多種癌基因產物和調節蛋白相關,參與細胞信息傳導、細胞骨架重排的調控,是細胞增殖、分化和運動的重要因素。目前認為,c-met與多種癌的發生和轉移密切相關,研究表明,許多腫瘤病人在其腫瘤的發生和轉移過程中均有c-met過度表達和基因
MGMT基因編碼功能及結構描述
烷基化劑是一種有效的致癌物,可導致細胞死亡、突變和癌癥。該基因編碼的蛋白質是一種DNA修復蛋白,參與細胞抵御烷基化劑的誘變和毒性。這種蛋白催化甲基從O(6)-烷基鳥嘌呤和DNA的其他甲基化部分轉移到它自己的分子,從而修復毒性損傷。基因啟動子甲基化與多種癌癥類型有關,包括結直腸癌、肺癌、淋巴瘤和膠質母
MPL基因編碼功能及結構描述
MPL基因編碼的蛋白為促血小板生成素受體,與NF-κB以及JAK/STAT信號通路相關。
MTAP基因編碼功能及結構描述
該基因編碼一種在多胺代謝中起主要作用的酶,對腺嘌呤和蛋氨酸的修復都很重要。編碼酶在許多癌癥中缺乏,因為這個基因和抑癌基因p16被共同刪除。已經描述了該基因的多個選擇性剪接轉錄變體,但它們的全長性質仍然未知。This gene encodes an enzyme that plays a major
MTOR基因編碼功能及結構描述
雷帕霉素(mTOR)的哺乳動物靶標,也稱為雷帕霉素和FK506結合蛋白12-雷帕霉素相關蛋白1(FRAP1)的機制靶標,是人類中由MTOR基因編碼的激酶。 mTOR是蛋白激酶的磷脂酰肌醇3-激酶相關激酶家族的成員。 mTOR與其他蛋白質結合,并作為兩種不同蛋白質復合物的核心成分,mTOR復合物1和m
MYOF基因編碼功能及結構描述
與質膜相關的蛋白DyfFLIN的突變可導致影響近端和遠端肌肉的肌肉無力。由該基因編碼的蛋白質是一種II型膜蛋白,其結構類似于dysferlin。它是ferlin家族的一員,與質膜和核膜都有聯系。該蛋白含有C2結構域,在鈣介導的膜融合事件中發揮作用,提示其可能參與膜再生和修復已經發現了兩個編碼不同亞型
NIN基因編碼功能及結構描述
這個基因編碼一種對中心體功能重要的蛋白質這種蛋白質對于定位和錨定上皮細胞中的微管負端非常重要。這種蛋白質定位到中心體需要三個亮氨酸拉鏈在中央卷曲線圈域已經報道了編碼不同亞型的多個選擇性剪接轉錄變體[由RefSeq提供,2008年7月]This gene encodes one of the prot
NONO基因編碼功能及結構描述
該基因編碼一種rna結合蛋白,在細胞核中起著多種作用,包括轉錄調控和rna剪接。在乳頭狀腎細胞癌中觀察到該基因與轉錄因子e3基因的重排。另外,已經描述了剪接轉錄變體。假基因存在于染色體2和16上。This gene encodes an RNA-binding protein which plays
NRAS基因編碼功能及結構描述
NRAS基因是GDP/GTP結合蛋白,比較重要的同家族基因還包括KRAS和HRAS。NRAS與GTP結合呈激活狀態,與GDP結合呈關閉狀態,該基因的突變與黑色素瘤密切相關,機制為該基因的突變導致其下游基因的如Raf激酶的異常持續激活。
KIT基因編碼功能及結構描述
KIT基因編碼的蛋白是干細胞因子受體SCFR,也被稱為原癌基因c-kit或酪氨酸蛋白激酶kit或CD117,是一種受體酪氨酸激酶,這個基因突變與胃腸道間質瘤,肥大細胞病,急性髓性白血病有關。
IFNG基因編碼功能及結構描述
這個基因編碼一種可溶性細胞因子,它是Ⅱ型干擾素的一個成員。編碼的蛋白質由先天免疫系統和適應性免疫系統的細胞分泌。活性蛋白是一種與干擾素γ受體結合的同二聚體,它觸發細胞對病毒和微生物感染的反應。這種基因突變與病毒、細菌和寄生蟲感染以及一些自身免疫疾病的易感性增加有關。[由RefSeq提供,2015年1
EPOR基因編碼功能及結構描述
該基因編碼紅細胞生成素受體,紅細胞生成素受體是細胞因子受體家族的一員。在促紅細胞生成素結合后,該受體激活JAK2酪氨酸激酶,激活不同的細胞內途徑,包括:ras/map激酶、磷脂酰肌醇3激酶和stat轉錄因子。受刺激的促紅細胞生成素受體似乎在紅細胞存活中起作用。紅細胞生成素受體缺陷可導致紅白血病和家族
FLG基因編碼功能及結構描述
該基因編碼的蛋白質是一種中間絲相關蛋白,聚集了哺乳動物表皮的角蛋白中間絲。它最初被合成為一種多蛋白前體profilaggrin(由324a a的多個filaggrin單元組成),定位于角質透明蛋白顆粒中,隨后被蛋白質水解成單個功能性filaggrin分子。該基因突變與尋常性魚鱗病有關。[由RefSe
IKBKe-基因編碼功能及結構描述
ikbke是一種非特異性的i-kappa-b激酶(見mim 164008),對調節抗病毒信號通路至關重要。ikbke也被確定為乳腺癌(mim 114480)癌基因,在超過30%的乳腺癌和乳腺癌細胞系中被擴增和過度表達(hutti等人,2009年[pubmed 19481526])。[由omim提供,
FANCG基因編碼功能及結構描述
fanconi貧血互補組(fanc)目前包括fanca、fancb、fancc、fancd1(也稱為brca2)、fancd2、fance、fancf、fancg、fanci、fancj(也稱為brip1)、fancl、fancm和fancn(也稱為palb2)。先前定義的組fanch與fanca相
NAPRT基因編碼功能及結構描述
煙酸(na;煙酸)通過煙酸磷酸核糖基轉移酶(naprt;ec 2.4.2.11)轉化為na單核苷酸(namn),然后轉化為na腺嘌呤二核苷酸(naad),最后轉化為nicotinamide腺嘌呤二核苷酸(nad),在細胞氧化還原反應中起到輔酶的作用,是多種O型化合物的重要組成部分。f細胞代謝過程,包
AMOT基因編碼功能及結構描述
該基因屬于血管抑制素結合蛋白的motin家族,具有保守的螺旋結構域和C末端PDZ結合基序編碼蛋白主要在毛細血管內皮細胞和胎盤大血管中表達,可能介導血管抑制素對血管形成的抑制作用,以及在新生血管形成過程中內皮細胞向生長因子的遷移。選擇性剪接導致編碼不同亞型的多個轉錄變體[由RefSeq提供,2008年
KIT基因編碼功能及結構描述
KIT基因編碼的蛋白是干細胞因子受體SCFR,也被稱為原癌基因c-kit或酪氨酸蛋白激酶kit或CD117,是一種受體酪氨酸激酶,這個基因突變與胃腸道間質瘤,肥大細胞病,急性髓性白血病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