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開始組裝核聚變發電實驗裝置
日本原子能研究開發機構下屬的那珂核聚變研究所28日宣布,已于當天開始組裝核聚變發電實驗裝置“JT60SA”。該裝置由日本與歐盟合作建設,預計2019年開始運轉。 太陽發光發熱依賴其內部無休止的核聚變反應,比如氫的同位素――氘、氚的原子核在超高溫條件下相互聚合,生成更重的新原子核,同時釋放出巨大能量。如果能在地球上以受控方式模擬這種反應,所釋放出的巨大能量就可源源不斷地用于發電。 目前,日本與歐盟、中國、美國、韓國、俄羅斯和印度等7個參與方正在法國建設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預計2020年開始運轉。“JT60SA”是為研究開發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下一階段的原型堆而建設的。 “JT60SA”的建設主要通過對此前運轉的實驗裝置“JT60”進行大規模改裝,采用能夠封閉等離子體的線圈等新零件。等離子體對于核聚變來說是必不可少的物質。 與其他能源相比,核聚變的原料取自......閱讀全文
汽油發電機不發電原因
汽油發電機不發電怎么辦?有哪些原因?也許是發電機過熱、發電機中性線對地有異常電壓、發電機電流過大、發電機端電壓過高等情況。下面是關于汽油發電機不發電的原因解析。 汽油發電機不發電原因? 1、發電機過熱 1、發電機沒有按規定的技術條件運行,如定子電壓過高,鐵損增大;負荷電流過大,
解鎖電鰻發電之謎,讓斑馬魚發電
研究人員證實,他們發現的基因控制區只控制肌肉中鈉通道基因的表達,而不控制其他組織。電魚和電鰻一樣,可以根據種類、性別、甚至個體來區分其他電魚,這要歸功于它們的電器官,它還允許它們傳輸和接收類似于鳥叫聲的信息。最近發表在《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上的一項研究描述了微小的基因改變是
蒙古國首個風力發電場聯網發電
蒙古國首個風力發電場“薩勒希特”20日正式聯網發電,標志著該國邁入了風力發電的國家行列。 “薩勒希特”風力發電場位于蒙古國中央省,距離該國首都烏蘭巴托約70公里。“薩勒希特”在蒙古語中意為有風的地方,經過6年多的數據測定分析,“薩勒希特”平均風速為每秒8.2米。 風電場由蒙古國新通信
新型發電系統:只要甲醇有 發電不用愁
近日,中科院長春應化所牽頭承擔的先進能源技術領域863計劃“先進燃料電池發電技術”主題項目的課題一“高性能移動式直接甲醇燃料電池長時發電系統”通過了科技部高技術中心組織的項目驗收。 直接甲醇燃料電池(DMFC)是一種新型的直接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可在遠離電網地方使用(只要有甲醇燃料,就有
微型納米發電機問世 心臟跳動可發電
一種微型“納米發電機”可植入體內,從心臟跳動獲得能量,向動物活體內植入的傳感器提供電能。 近日,科學家最新研究顯示,一種微型“納米發電機”可植入體內,從心臟跳動獲得能量,向動物活體內植入的傳感器提供電能,為體內低血糖等多種疾病狀況進行早期預警。 目前,科學家已成功地將“
韶能生物質發電項目7月并網發電
26日,筆者從韶關市人大督辦能源項目建設現場了解到,我省首個以農林廢棄物為燃料的發電項目――韶能生物質發電項目,可望于今年7月實現并網發電。這一項目建成并發揮效益,不僅為韶關新能源建設增添亮色,也更加堅定了韶關加快綠色轉型,實現振興發展的決心和信心。 除韶能生物質發電項目外,
中國首個太陽能光熱發電項目并網發電
中國第一個工業化運行的太陽能光熱發電項目--青海中控太陽能發電有限公司德令哈50兆瓦塔式太陽能光熱發電站一期10兆瓦工程日前正式并網發電。發電站位于柴達木盆地東北邊緣的德令哈市西出口,占地面積3.3平方公里,規劃總裝機容量50兆瓦,概算總投資9.96億元。據了解,國家發展改革委目前已將青海中控德
安徽誕生首個“個人發電廠” 農民發電賣給國家
??????? 25日,隨著智能雙向電表安裝完成,安徽首個家庭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正式并入國家電網,功率為1700瓦。合肥市民孔慶斌用7塊太陽能電池板建成了自家用的小型“發電廠”,多余電量還可以賣給供電公司。
亞洲首座太陽能熱發電實驗電站成功發電
北京西北75公里,延慶縣八達嶺長城腳下。 站在長城上向南遠眺,一個白色柱狀的“大家伙”聳立在藍天之下;一側,上百片碩大的玻璃面板,把太陽光反射到它上面。 這個不久前建成的大家伙就是我國、也是亞洲首個太陽能熱發電站的吸熱塔。其建造者之一、中科院電工所研究員王志峰不敢相
日本發明發電地板 踩過即可隨時發電
“發電地板”亮相東京火車站,走過踩過就可隨時發電 嵌板附近樹立著一塊牌子用于顯示儲存電能的多少。 圣誕節即將來臨,日本研究人員日前創造出了一種新的發電方式以為圣誕燈飾提供電力供應。他們在東京繁忙的涉谷火車站的人行道上鋪設了四塊地嵌板。行人從上面踩過時,嵌板就可以進行發電。據悉,平均每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