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樣性的概念
生物多樣性(biodiversity)是雷蒙德在1968年提出的生態學術語。生物多樣性是生物(動物、植物、微生物)與環境形成的生態復合體以及與此相關的各種生態過程的總和,包括生態系統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基因多樣性三個層次。生物多樣性使地球充滿生機,也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可通過就地保護和遷地保護等方式加以保護。......閱讀全文
關于生物病毒的概念簡介
狹義的生物病毒是1種獨特的傳染因子,它是能夠利用宿主細胞的營養物質來自主地復制自身的DNA或RNA、蛋白質等生命組成物質的微小生命體。而廣義的病毒復雜得多,包括擬病毒、類病毒和病毒粒子(virion),其中擬病毒和類病毒僅是1條簡單的ssRNA鏈,virion是一種類似酶的蛋白分子。因此生物病毒
生物多態性的概念
生物多態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從食物鏈系統、物種水平、群體水平、個體水平、組織和細胞水平、分子水平、基因水平等層次上體現出的形態(morphism)和狀態(state)的多樣性。
生物多聚體的概念
中文名稱生物多聚體英文名稱biopolymer定 義由分子量較低的基本結構單元首尾相連形成的多聚化合物。如氨基酸組成的蛋白質和核苷酸組成的核酸等。應用學科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一級學科),總論(二級學科)
廣溫性生物的概念
廣溫性生物又稱“溫度不定生物”。指能在溫度變化較大的環境下生活的生物,如腕足類、紫菜、棉蚜等。
生物安全性的概念
生物安全性是指生物體對人是否安全,一般特指生物體經過基因工程改造后對人是否還依然安全。
生物大分子的概念
生物大分子是指生物體細胞內存在的蛋白質、核酸、多糖等大分子。每個生物大分子內有幾千到幾十萬個原子,分子量從幾萬到幾百萬以上。生物大分子的結構很復雜,但其基本的結構單元并不復雜。蛋白質分子是由氨基酸分子以一定的順序排列成的長鏈。氨基酸分子是大部分生命物質的組成材料,不同的氨基酸分子有好幾十種。生物體內
“污染”的生物學概念
污染(pollution)是指自然環境中混入了對人類或其他生物有害的物質,其數量或程度達到或超出環境承載力,從而改變環境正常狀態的現象。具體包括:水污染、大氣污染、噪聲污染、放射性污染、重金屬污染等。
微生物代謝的概念
微生物代謝是指微生物吸收營養物質維持生命和增殖并降解基質的一系列化學反應過程,包括有機物的降解和微生物的增殖。在分解代謝中,有機物在微生物作用下,發生氧化、放熱和酶降解過程,使結構復雜的大分子降解;合成代謝中,微生物利用營養物及分解代謝中釋放的能量,發生還原吸熱及酶的合成過程,使微生物生長增殖。內源
贅生物的概念和種類
贅生物是機體或器官內、外面在病理過程中形成的各種突出物的總稱。按其性質可分為非腫瘤性和腫瘤性兩種。前者如細菌性心內膜炎時心內膜上的贅生物,后者多由腫瘤突出而形成。心瓣膜上的贅生物受血流沖擊脫落后,可造成腦、腎、脾等臟器的栓塞。
潘基文呼吁保護生物多樣性
本報聯合國6月5日電 (記者席來旺、吳云)在6月5日“世界環境日”到來之際,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發表致辭指出,今年環境日的主題“多樣的物種、唯一的地球、共同的未來”呼應了國際生物多樣性年的呼吁,要求制止生物大規模滅絕現象,并使公眾更多認識到,棲息在我們星球上的土壤、森林、海洋、珊瑚礁和山區的數以百
生物多樣性宣傳走進居民社區
22日,中國環境記協組織的生物多樣性社區宣傳活動在北京市朝陽區亞運新新家園社區舉行。該活動為“2010年國際生物多樣性中國行動”宣傳活動的組成部分之一。 新新家園社區的100多位業主,踴躍參加了生物多樣性保護常識的問答活動。通過專家的生動介紹,業主們初步了解了生物
不明石油泄漏威脅巴西生物多樣性
近期發生在巴西海域的不明石油泄漏引發了大量關注。泄漏發生在該國海岸中部線的阿布羅略斯群島——南大西洋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帶,擁有9000平方公里的珊瑚礁。 自8月下旬以來,有約4000多噸來歷不明的原油殘渣出現在巴西東北海岸,2500公里長的海岸線被污染,其中包括海灘、河口、礁石和紅樹林。近日
保護生物多樣性系列演講在京啟動
2010年是聯合國確定的“國際生物多樣性年”,中國歐盟生物多樣性項目和大自然保護協會等多家國際環保機構共同組織的“2010生物多樣性浪潮登陸北京系列演講活動”于5月6日在北京啟動。活動將持續到10月底,計劃安排9場專題演講,聽眾涉及政界、法律界、企業界、高校、
國內首個生物多樣性研究平臺開放
記者2月24日從“中國福建武夷山生物多樣性研究信息平臺”系統開通儀式上獲悉,這一國內首個生物多樣性研究信息平臺即日起正式向社會開放,為廣大公眾提供武夷山各生物類群的信息檢索、查詢等服務。 該平臺針對青少年開設了虛擬博物館、科普夏令營等特色欄目,以虛擬導游的形式,展示了各類珍稀花鳥蟲魚的虛擬
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顯著
本報訊 我國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擁有所有陸地生態系統類型,高等植物35000多種,居世界第三位,脊椎動物8000余種,已記錄海洋生物28000余種。我國生物遺傳資源豐富,是水稻、大豆等重要農作物起源地,栽培植物和家養動物均居世界第一。豐富的生物多樣性為維護區域生態安全、推動社會可
報告稱北極生物多樣性正退化
北極理事會5月15日發布《北極生物多樣性評估》報告說,北極生物多樣性正退化,呼吁國際社會采取措施,保護北極生態。 北極理事會在當天召開的第八次部長級會議上發布了這份報告。報告不僅包含了關于北極生物多樣性的傳統知識架構以及最前沿科技信息,還對保護生物多樣性提出了政策性建議。 報告說,
《生物多樣性公約》到底是什么
中新網10月12日電 10月11日,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在云南昆明開幕。會議將討論主席團確定的對《生物多樣性公約》及其議定書繼續運作至關重要的議程項目。聯合國網站對該公約的背景進行了專題報道。 《生物多樣性公約》(以下簡稱《公約》)于1992年簽署,是全球第一個關于保護和可持續利用生物多樣性的
西南生物多樣性實驗室建立
中科院與云南省投資逾2億元共建“西南生物多樣性實驗室” 為進一步提升我國在生物多樣性研究領域的國際競爭力,服務于國家生物產業發展的戰略需求,中國科學院與云南省人民政府聯合共建“西南生物多樣性實驗室”。9月28日,這一投資達2.2億元的實驗室在昆明北郊開工建設。 根據雙方合作協議,“西南生
“2010北極生物多樣性趨勢報告”發布
北極理事會主席拉爾斯·默勒5月27日代表北極理事會及北極動植物保護組織在哥本哈根正式發布了“2010北極生物多樣性趨勢報告”。 報告共分析了22項指標,總結了北極地區生物多樣性變化的趨勢,全面分析了北極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的變化。 報告的結論是,氣候變化是促使北極生物多樣性發生變化的
保護生物多樣性 從協議到協力
5月22日,在云南省保山市百花嶺村,村民侯體國正帶著來自全國各地的觀鳥人去看鳥。 侯體國從事“鳥導”這一職業已有30多年。他說,以前想吃肉就上山打鳥,現在村民護林愛鳥,當地的生態環境得到保護,外出打工的村民也紛紛回村從事與觀鳥相關的工作,住宿、餐飲等產業初具規模。 從“靠山吃山”到人與自然和諧共
喪失生物多樣性將影響人類發展
哺乳動物、鳥類、爬行動物以及其它許多物種種群正迅速萎縮,對此,聯合國剛剛發布的第三版《全球生物多樣性展望》警告說,地球上生態系統的這種自然退化很可能會迅速開始打擊人類經濟社會發展。 該報告認為,某些生態系統可能很快就將達到“崩潰臨界點”,從而迅速變得對于人類來說益
生物多樣性問題背后蘊藏巨大商機
7月13日,“全球生物多樣性與商業論壇”在英國倫敦召開,此間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公布了《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經濟學》(TEEB)報告,呼吁更多的企業關注生物多樣性問題。在聯合國和各保護生物多樣性團體大聲疾呼中,在地球生物多樣性種種隱憂的背后,企業家的社會責任被擺上了評判臺。 生
用經濟手段保護生物多樣性
生態系統功能退化、物種滅絕,這是當今世界面臨的重大生態環境危機之一。據專家估計,目前物種滅絕的速度,是其自然滅絕速度的1000至10000倍,這意味著每年有200至2000個物種會滅絕。為了探索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新途徑,世界各國的政治家、科學家共同倡導通過經濟手段來阻止生物多樣性下降
世界旅游日強調保護生物多樣性
今天是“世界旅游日”,今年的主題為“旅游與生物多樣性”。潘基文秘書長和世界旅游組織特別就此發表聲明,促請各國突出宣傳旅游、扶貧和生物多樣性之間的聯系,并加強對可持續性發展的承諾。 潘基文在聲明中指出,地球上的生物種類目前仍在繼續以史無前例的速度減少,其根源就在于人類的活
長江禁捕,保護水生生物多樣性
市場監管總局“長江禁捕 打非斷鏈”專項行動成果展于6月27日在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啟動。市場監管總局副局長甘霖出席活動。 本次成果展旨在系統總結全國市場監管部門“長江禁捕 打非斷鏈”專項行動三年開展情況,充分展示工作成績,鞏固提升專項行動成果,營造全社會保護長江流域生態環境的良好氛圍。
保護生物多樣性 創造發展新優勢
今年是聯合國確定的國際生物多樣性年,目的是推進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促進可持續發展。今年國際生物多樣性年的主題是“生物多樣性是生命,生物多樣性就是我們的生命”。這深刻地詮釋了人類與生物多樣性的關系:珍惜和保護生物多樣性,就是愛護我們自己。 一、生物多樣性就是我們的生命 生物多樣性是生態
貴州全面提升生物多樣性保護水平
山高林密、云霧繚繞,方圓775平方公里的貴州梵凈山世界自然遺產地區域,是瀕危物種黔金絲猴的棲息地。今年以來,梵凈山下的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松桃苗族自治縣和江口縣,補栽補育供黔金絲猴棲息和食用的植物,連接不同林業單元,形成一條長達46公里的“生態廊道帶”,為黔金絲猴等野生動物新增約295平方公里
Nature:探秘海洋微生物的化學多樣性
來自細菌的幾乎所有藥物和候選藥物,都是由少數幾組代謝豐富的生物產生的。這使得那些占絕大多數的、不能培養或沒有培養出的微生物成為一個基本上未被開發利用的資源。 Jrn Piel及同事在本文中報告,他們利用單細胞和元基因組分析識別出兩個潛在的“環境工廠”,二者都是候選屬Entotheone
種子的“選擇”可影響地區生物多樣性
來自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消息,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與國外研究機構合作,在種子功能權衡的研究中取得了最新進展。 據了解,種子植物是陸地生態系統的主導者,權衡是其適應復雜陸地環境的主要生態策略。種子具有攜帶遺傳信息、擴散、定植及耐受逆境等多重功能,由于有限的資源被用于一種功能,其他功能獲得
微生物多樣性分析的常見問題
一般做二代測序(即擴增子測序)可以鑒定到屬,三代一般是測菌的全長,信息量更多一些,有一些種屬可以精確到種的信息,但是個別親緣關系很近的,不一定能鑒別開。 1.微生物多樣性是否能鑒定到菌株的種或者屬?測全長和擴增子有什么區別? 一般做二代測序(即擴增子測序)可以鑒定到屬,三代一般是測菌的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