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真菌感染性口炎的檢查化驗
涂片 1、具體操作: 刮取病損區表面假膜或分泌物,義齒性口炎刮取義齒基托的組織面,涂于載玻片上,加滴10%氫氧化鉀或氫氧化鈉溶液。 涂片也可用PAS(過碘酸雪夫染色)染色后再在顯微鏡下觀察,染色后孢子和菌絲呈紅紫色,易于觀察,且可長時間保存。 2、檢查結果: 可見白色念珠菌的孢子和菌絲。 培養實驗 1、具體 操作: 收集患者非刺激性混合唾液2ml,取0.5ml接種在TTC瓊脂培養基(含紅四氮唑的沙培養基)上,在35℃下培養。 2、檢查結果: 1~2天后取出菌落生長情況,形成酵母樣菌落,可做涂片和進一步鑒定,第7天仍無菌落生長視為陰性。 厚膜孢子形成實驗 1、具體操作: 是目前鑒定白色念珠菌的最重要特征之一。方法是在玉米吐溫培養基中,穿刺接種待檢菌,22~25℃培養1~2天,可出現點狀灰白色菌落。 2、檢查結果: 顯微鏡下菌絲頂端有厚膜孢子生長。 組織病理檢查 急性假膜性念珠菌病的假膜是由脫落......閱讀全文
診斷小兒病毒感染性口炎的依據介紹
依據臨床表現:發熱,口腔黏膜、牙齦及口周皮膚上出現紅斑疹,很快出現單個或成叢的皰疹,破潰后形成潰瘍,潰瘍面上有黃白色滲出物覆蓋。疼痛、流口水、拒食、煩躁等典型癥狀。還有細胞學、血清學的檢查結果陽性。即可做出診斷。
關于小兒病毒感染性口炎的鑒別診斷介紹
1.急性潰瘍性口炎 因細菌感染引起的口腔黏膜疾病,小兒任何年齡均可患病。口腔黏膜充血、水腫,很快形成潰瘍。潰瘍呈散在或連成大片,上面覆蓋較厚的滲出物形成的假膜。疼痛明顯,潰瘍擴展到咽部疼痛更加劇。白細胞總數升高,持續超高熱。 2.手、足、口病 由腸道病毒引起,患兒表現低熱或中度發熱,口腔黏
關于小兒壞死性齦口炎的檢查介紹
1.外周血 白細胞總數和中性粒細胞計數顯著增多。 2.涂片檢查 可見大量梭狀桿菌和螺旋體。 3.組織病理檢查 為非特異性炎癥改變,上皮破壞,有大量纖維素性滲出,壞死上皮細胞、多形核白細胞及多種細菌和纖維蛋白形成假膜。固有層有大量炎癥細胞浸潤。基層水腫變性,結締組織毛細血管擴張。必要時做
小兒腸梗阻的檢查化驗
X線檢查 (1)X線平片檢查 1)典型的完全性腸梗阻X線表現是:腸袢脹氣,腹立位片出現多個腸袢內含有氣液面呈階梯狀,出現排列成階梯狀的液平面,氣液面是因腸腔內既有脹氣又有液體積留形成,只有在病人直立位或側臥位時才能顯示,平臥位時不顯示這一現象。如腹腔內已有較多滲液,直立位時尚能顯示下腹、盆腔
臨床化驗單詳解--真菌培養檢查
真菌培養檢查介紹:?真菌培養檢查是對真菌進行培養并對真菌的菌屬進行鑒定,進而對真菌感染引起的疾病進行針對性的治療的方法。真菌培養檢查正常值:??? 在懷疑真菌感染的組織取樣,進行培養沒有檢查出真菌的則為本試驗的正常情況。真菌培養檢查臨床意義:?異常結果:引起眼部感染的常見放線菌主要有鏈霉菌、奴卡氏菌
關于小兒真菌性肺炎的檢查介紹
1.痰或支氣管分泌物的培養及涂片檢得真菌 10%~20%正常人的痰液也可查得此菌,必須區別是寄生菌抑或為致病菌,白色念珠菌在侵入黏膜致病時可形成假菌絲,故痰直接涂片發現念珠菌孢子及假菌絲則有助于診斷。 2.腦脊液中檢得真菌 在有腦膜炎臨床表現的患者中,取腦脊液作涂片墨汁染色及培養可檢出新型
關于細菌感染性口炎的基本信息介紹
細菌感染性口炎主要由口腔常駐菌在全身抵抗力降低時引起的口腔黏膜的急性損害,多見于兒童,臨床表現主要有假膜,故又稱膜性口炎,主要致病菌為鏈球菌和葡萄球菌等球菌。 (1)臨床表現口腔黏膜普遍充血、水腫,表面出現大小不等、邊界清楚的糜爛面,并有纖維素滲出物形成的假膜;剝脫假膜則呈現出血面,不久又有假
關于口腔炎的病因分析
口炎是口腔黏膜的炎癥,可波及頰黏膜、舌、齒齦、上腭等處。在小兒時期較多見,尤其是嬰幼兒,可單純發病也可繼發于腹瀉、營養不良、急性感染、久病體弱等全身性疾病時。引起口炎的主要有細菌、病毒及真菌。 細菌感染性口炎常以鏈球菌和葡萄球菌為主要致病菌。這些細菌在急性感染、長期腹瀉等機體抵抗力低下狀況下,
小兒腸梗阻的癥狀體征及檢查化驗
癥狀體征 各種類型腸梗阻雖有不同的病因,但共同的特點是腸管的通暢性受阻,腸內容物不能正常地通過,因此,有程度不同的臨床表現。 1.癥狀 (1)腹痛:機械性腸梗阻呈陣發性劇烈絞痛,腹痛部位多在臍周,發作時年長兒自覺有腸蠕動感,且有腸鳴,有時見到隆起的腸形。嬰兒表現為哭鬧不安,手足舞動,表情痛
關于小兒口炎的基本信息介紹
口炎是指口腔黏膜由于各種感染引起的炎癥,若病變限于局部如舌、齒齦、口角亦可稱為舌炎,齒齦炎或口角炎等。本病多見于嬰幼兒。可單獨發生,亦可繼發于全身疾病如急性感染、腹瀉、營養不良、久病體弱和維生素B、C缺乏等。感染常由病毒、真菌、細菌引起。不注意食具及口腔衛生或各種疾病導致機體抵抗力下降等因素均可
小兒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檢查化驗
血氣分析早期可見進行性低氧血癥和代謝性酸中毒,當病情逐漸發展,可發生二氧化碳潴留,早期Pa02小于8.0kPa(60mmHg)及動脈氧飽和度(S02)降低,PaC02小于4.7kPa、(35mmHg),晚期Pa02繼續下降,PaCO2可高于正常。計算肺泡動脈氧分壓差(A-aDO2)可急驟增加,主
關于小兒壞死性齦口炎的基本介紹
小兒壞死性齦口炎是由梭狀桿菌和奮森螺旋體混合感染引起的急性壞死性潰瘍性口腔病變。未及時治療重癥病例可導致患兒死亡。治療原則是去除病因,控制感染、消除炎癥,防止病損蔓延和促進組織恢復。
關于小兒壞死性齦口炎的病因分析
主要致病菌為梭形桿菌和奮森螺旋體,這些細菌是口腔固有的,在正常情況下不致病,當機體代謝障礙、免疫功能低下、抵抗力下降、營養不良或口腔不衛生時,則細菌大量繁殖而致病,引起急性壞死性潰瘍性口腔病變。
診斷小兒壞死性齦口炎的標準介紹
此病確診的依據為特殊性口臭,苔膜與小潰瘍,涂片中找到大量梭形桿菌與奮森螺旋體。 1.起病急,病程短,自發性出血,疼痛。 2.牙齦邊緣及齦乳頭頂端出現壞死,受累黏膜形成不規則形狀的壞死性深潰瘍,上覆灰黃或灰黑色假膜。 3.具有典型的腐敗性口臭,唾液增多并黏稠。 4.壞死區涂片可見到大量梭狀
簡述小兒壞死性齦口炎的臨床表現
本病為急性感染性炎癥,多見牙齦邊緣及齦乳頭頂端出現壞死,下前牙唇側多見。牙齦邊緣呈“蟲蝕狀”,牙齦乳頭消失變平如“刀削狀”。在壞死組織表面可有灰白色的假膜形成,容易擦去,擦去后可見出血的創面。唇、頰、舌、腭、咽、口底等處黏膜均可受累,形成不規則形狀的壞死性深潰瘍,上覆灰黃或灰黑色假膜,周圍黏膜有
小兒感染性休克的相關介紹
感染性休克是由各種致病菌及其毒素侵入人體后引起的以循環和微循環障礙,組織細胞血液灌注不足,導致重要生命器官急性功能不全的臨床綜合征。常發生在中毒性菌痢、暴發性流腦、出血性壞死性腸炎、敗血癥、重癥肺炎及膽道感染等急性感染性疾病的基礎上。臨床上以面色蒼白、四肢發涼、皮膚紫紋、尿量減少、血壓下降為主要
關于壞死性齦口炎的檢查介紹
1.詢問發病過程及全身情況,有無誘發因素,如過度疲勞、營養不良等。并詢問夜間牙齦自發出血和疼痛情況。 2.檢查牙齦壞死部位、深淺和形狀,是否容易出血,有無牙槽骨暴露及牙齒松動,注意假膜顏色和特殊口臭,并檢查相對唇頰黏膜有無潰瘍。 3.必要時檢驗血常規,并取標本作涂片檢查。
小兒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診斷標準及檢查化驗
診斷標準 1.有嚴重感染或休克等基礎病變。 2.上述病人在發病24~48h突然出現呼吸窘迫,并進行性加重(成人呼吸>35次/min,小兒可達50~80次/min)。 3.嚴重發紺和胸凹陷,吸氧難以糾正。 4.肺部體征較少,臨床癥狀,肺部體征和X線表現不成比例。 5.血氣除嚴重低氧血癥外
關于小兒真菌性肺炎的簡介
小兒真菌性肺炎是指由真菌引起的肺部感染,它占所有內臟真菌感染的首位,雖然比較少見,但常在許多全身性疾患基礎上發生,可使診斷及治療困難,故在臨床工作中有一定重要意義。近10~20年來由于廣泛應用廣譜抗生素,細胞毒性藥物及腎上腺皮質激素,其發病率及臨床重要性正在不斷增加,并日益受到重視。
溶菌酶在治療細菌、真菌等感染性疾病的應用
溶菌酶具有廣泛的抑菌譜 ,對革蘭陽性菌、革蘭陰性菌、真菌等致病微生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已應用于口腔、五官、上呼 吸道、皮膚、泌尿生殖系統感染性疾病的治療。據文獻報道,溶菌酶可有效地治療齲齒、口腔潰瘍、牙周炎、復發性口瘡、白色念珠菌感染口炎等疾病。陳楷正和韓劍星等分別研究了生物溶菌酶輔助治療
遺尿的檢查化驗
1.B超、IVU及排尿期膀胱尿道造影了解腎臟、輸尿管及膀胱的情況,一般沒有異常發現。在X線平片上沒有先天性脊柱裂和脊膜膨出。 2.尿動力學檢查 對所有懷疑有神經系統疾病、不合并病理改變的白天尿失禁、常規治療無效的青春期夜間遺尿、排尿及排便均失禁者、感染控制后仍持續排尿困難者、盡管連續應用抗生
治療小兒感染性休克的相關介紹
早期治療原則是治療原發病和糾正臟器低灌注。以維持呼吸道通暢、保證組織氧合、積極消除休克直接原因或誘因、糾正血流動力學異常為休克初治目標。 1.液體療法 擴充血容量,糾正酸中毒。 2.給氧和呼吸支持。 3.血管活性藥物,解除微循環血管的痙攣。 4.強心治療 休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心功能下
關于小兒感染性休克的病因分析
臨床上導致休克的原發疾病主要包括以下三類: 1.急性感染性或感染免疫性疾病直接導致休克。常院外起病,呈急性或暴發性經過,病情輕重差別甚大。如中毒性菌痢、流行性腦脊髓膜炎、金黃色葡萄球菌敗血癥、溶血尿毒綜合征、瑞氏綜合征。 2.慢性、先天性或腫瘤性疾病繼發感染后發生休克。可以是院內條件致病菌、
真菌檢查的檢查過程
直接鏡檢 【采集標本】 采取標本是檢驗能否取得正確結果的關鍵。根據臨床表現選取相應的標本。 鱗屑、菌痂:用鈍刀刮取病損邊緣的鱗屑。 病甲:先清除甲表面游離的污物,取甲板下靠近甲床上部的甲屑。 膿汁,滲出物及各種分泌物:直接用棉拭子采取。 毛發:用鑷子拔取失去光澤和繞有菌鞘的病發、斷發
真菌檢查的檢查過程
直接鏡檢 【采集標本】 采取標本是檢驗能否取得正確結果的關鍵。根據臨床表現選取相應的標本。 鱗屑、菌痂:用鈍刀刮取病損邊緣的鱗屑。 病甲:先清除甲表面游離的污物,取甲板下靠近甲床上部的甲屑。 膿汁,滲出物及各種分泌物:直接用棉拭子采取。 毛發:用鑷子拔取失去光澤和繞有菌鞘的病發、斷發
特殊細菌涂片檢查的臨床意義及注意事項
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 (1)淋球菌感染淋病的主要癥狀有尿頻、尿急、尿痛、尿道口、宮頸口或陰道口有膿性分泌物等。或有淋菌性結膜炎、腸炎、咽炎等表現,或有播散性淋病癥狀。 (2)新型隱球菌(C.neoformans)是一種呼吸道感染的重要機會致病霉菌。它可導致嚴重的臨床癥狀,最常見為腦膜炎。
特殊細菌涂片檢查的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 (1)淋球菌感染淋病的主要癥狀有尿頻、尿急、尿痛、尿道口、宮頸口或陰道口有膿性分泌物等。或有淋菌性結膜炎、腸炎、咽炎等表現,或有播散性淋病癥狀。 (2)新型隱球菌(C.neoformans)是一種呼吸道感染的重要機會致病霉菌。它可導致嚴重的臨床癥狀,最常見為腦膜炎。 (3)白喉
真菌檢查步驟
1.采集標本 淺部真菌的標本有毛發、皮屑、甲屑、痂等,標本在分離前常先用75%的乙醇消毒。深部真菌的標本可根據情況取痰、尿液、糞便、膿液、口腔或陰道分泌物、血液、腦脊液、各種穿刺液和活檢組織,采集標本時應注意無菌操作。 2.檢查方法 真菌檢查的方法主要有:吉林市人民醫院皮膚科馮志宏 (1)直接涂片
感染性休克的檢查
1.血象 白細胞計數大多增高,在15×109/L~30×109/L之間,中性粒細胞增多伴核左移現象。血細胞壓積和血紅蛋白增高為血液濃縮的標志。并發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時血小板進行性減少。 2.病原學檢查 在抗菌藥物治療前常規進行血(或其他體液、滲出物)和膿液培養(包括厭氧菌培養)。分
特殊細菌涂片檢查的正常值及臨床意義
正常值 體內菌群的種類和比例正常,人體處于動態平衡。 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 (1)淋球菌感染淋病的主要癥狀有尿頻、尿急、尿痛、尿道口、宮頸口或陰道口有膿性分泌物等。或有淋菌性結膜炎、腸炎、咽炎等表現,或有播散性淋病癥狀。 (2)新型隱球菌(C.neoformans)是一種呼吸道感染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