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發性心肌炎的組織學檢驗
①擴張型心肌病:早期近乎正常,左右心室舒張末期壓可以稍增高,有 心力衰竭時心排血指數減小,動靜脈血氧差大,肺動脈及左房壓增高。心室造影示心腔擴大, 室壁運動減弱。 ②肥厚型心肌病:示心室舒張末期壓增高,有左室流出道梗阻者在心室腔與 流出道間有收縮期壓力差。 ③限制型心肌病:示心室舒張末期壓逐漸上升,造成下陷后平臺 波型,在左室為主者肺動脈壓可增高,在右室為主者右房壓高,右房壓力曲線中顯著的v波 取代a波。......閱讀全文
立克次體心肌炎的診斷
詳細詢問病史,有無被寵物抓傷咬傷、到叢林游玩或被節肢動物叮咬,如果有可疑病史,結合發熱、胸痛、呼吸困難、皮疹等臨床表現應懷疑此病。進行相應實驗室檢查及輔助檢查,如果血清學抗體效價比正常升高4倍,或血液中分離出立克次體可診斷,結合影像學、心電圖等輔助檢查可確診。
立克次體心肌炎的檢查
1.實驗室檢查 (1)血常規:白細胞計數常升高。 (2)血清學檢查:外斐反應陽性,抗體效價>1∶160。 (3)病原體分離:發熱期患者的血標本可分離出病原體。 2.影像學檢查 (1)超聲心動圖:可見心室收縮功能下降。 (2)心電圖:最多的表現是一過性ST段的改變和T波地平或倒置,也可
心肌炎的中藥防止
? 心肌炎是由不同病因引起心臟病變的一組疾病。它分感染性、粉絲性、過敏和變態反應性以及理化因素引起的心肌炎,但臨床上絕大部分心肌炎是由病毒引起的。病毒性心肌炎是指嗜心性病毒感染引起的,以心肌非特異性間質性炎癥為主的病變。??? 目前已證實能引起心肌炎的病毒包括:小核糖核酸病毒如腸道的柯薩奇、埃可
組織學一般技術
The manuals for this section have been compiled by Susan L. Wall, HT(ASCP). These manuals are in Adobe Acrobat PDF format and require the Acrobat Read
卵巢癌的組織學分類介紹
卵巢由于組織學的特點,其癌的組織學類型之多居全身各器官首位。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制定的國際統一分類法,卵巢腫瘤主要的組織學類型如下: 上皮來源的腫瘤 來源于卵巢的生發上皮,具體類型包括漿液性瘤、粘液性瘤、子宮內膜樣瘤、透明細胞瘤、 纖維上皮瘤(又稱勃勒納瘤)、混合型上皮瘤等。這些腫瘤既
心肌炎治療進展
? 定義??? Dallas標準是這樣定義心肌炎(Myocarditis)的:“在常規染色下,心臟組織出現炎性細胞浸潤,伴或不伴心肌細胞壞死。”這一標準的缺陷是敏感性過低(有可能是因為樣本偏差),缺少對預后的判斷,以及缺少變異性(limited by variability)。相比之下,針對
關于心肌炎的基本信息介紹
心肌炎是指心肌的局限性或彌漫性的炎性病變為主要表現的疾病,根據已確定的Dallas標準,心肌內浸潤的組織學證據為心肌炎性細胞浸潤,并伴有鄰近的心肌細胞變性和壞死。1991年Lieberman根據心肌活檢的組織學改變與臨床表現,將心肌炎分為暴發性心肌炎、急性心肌炎、慢性活動性心肌炎和慢性遷延性心肌
心肌炎的基本內容介紹
心肌炎是指心肌的局限性或彌漫性的炎性病變為主要表現的疾病,根據已確定的Dallas標準,心肌內浸潤的組織學證據為心肌炎性細胞浸潤,并伴有鄰近的心肌細胞變性和壞死。1991年Lieberman根據心肌活檢的組織學改變與臨床表現,將心肌炎分為暴發性心肌炎、急性心肌炎、慢性活動性心肌炎和慢性遷延性心肌
心肌炎的病因分析介紹
心肌炎常由普通病毒感染或病毒感染后的免疫反應導致,病因包括感染性與非感染性兩大類。感染性因素包括細菌、真菌、原蟲、寄生蟲、螺旋體、立克次體及病毒。非感染性因素有以下幾個方面: (1)免疫介導性疾病(變應原、同種抗原、自身抗原); (2)中毒性(藥物、重金屬、生物毒性物質、物理損傷等)。其中最
兒童心肌炎的癥狀
1.人體供氧不足,面色顯蒼白或者浮現青紫色,皮膚發冷,胸悶,呼吸困難。 2.血液循環堵塞,心臟增大而且肝臟腫大。 3.心肌功能不全,具體表現為心跳加快而且脈搏減弱,同時心律失常和血壓下降等。
傷寒性心肌炎的概述
重癥傷寒可并發傷寒性心肌炎(typhoid myocarditis),系傷寒桿菌的內毒素對心肌損傷的結果,嚴格來講應稱為中毒性心肌炎。典型傷寒的自然病程約為4 周,可分為4 期。出現高熱、消化道癥狀、神經系統癥狀、肝脾腫大、皮疹等癥狀。而傷寒型心肌炎多發生在傷寒的極期(即發病1 周后,持續2~3
傷寒性心肌炎的概述
重癥傷寒可并發傷寒性心肌炎(typhoid myocarditis),系傷寒桿菌的內毒素對心肌損傷的結果,嚴格來講應稱為中毒性心肌炎。典型傷寒的自然病程約為4 周,可分為4 期。出現高熱、消化道癥狀、神經系統癥狀、肝脾腫大、皮疹等癥狀。而傷寒型心肌炎多發生在傷寒的極期(即發病1 周后,持續2~3
傷寒性心肌炎的檢查
1.一般檢查 (1)白細胞總數常降低,(3~5)×109/L,分類計數見中性粒細胞減少伴核左移,淋巴,單核細胞相對增多;嗜酸粒細胞減少或消失。 (2)尿常規:可有輕度蛋白尿,偶爾可見少許管型。 (3)便常規:在腸出血的情況下,可有便潛血或血便。 2.細菌培養 進行傷寒桿菌的病原學檢
小兒心肌炎的病因分析
可引起病毒性心肌炎的病毒常見的為腺病毒(特別是血清型2及5)和腸道病毒(柯薩奇病毒A及B組、埃可病毒、脊髓灰質炎病毒),其中以柯薩奇病毒B組(CVB)最為常見。其他可引起病毒性心肌炎的病毒包括:單純皰疹病毒、水痘及帶狀皰疹病毒、巨細胞包涵體病毒、風疹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登革熱病
擴張性心肌炎的簡介
擴張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 myopathy,DCM)的特點是以左心室(多數)或右心室有明顯擴大,且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肌肥厚,心室收縮功能減退,以心臟擴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栓塞為基本特征。以往曾被稱為充血性心肌病。本病常伴有心律失常,病死率較高。男多于女(2.5:1),在我國
傷寒性心肌炎的檢查
1.一般檢查 (1)白細胞總數常降低,(3~5)×109/L,分類計數見中性粒細胞減少伴核左移,淋巴,單核細胞相對增多;嗜酸粒細胞減少或消失。 (2)尿常規:可有輕度蛋白尿,偶爾可見少許管型。 (3)便常規:在腸出血的情況下,可有便潛血或血便。 傷寒性心肌炎 傷寒性心肌炎 2.細菌培
擴張性心肌炎的特點
擴張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 myopathy,DCM)的特點是以左心室(多數)或右心室有明顯擴大,且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肌肥厚,心室收縮功能減退,以心臟擴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栓塞為基本特征。以往曾被稱為充血性心肌病。本病常伴有心律失常,病死率較高。約20%的DCM患者有心肌病的
擴張性心肌炎的檢查
常見方法 1.心電圖(ECG):QRS低電壓,可見各種類型的室性與房性心律失常、ST-T改變以及病理性Q波。 2.X線檢查:心影增大,心胸比>0.6,肺淤血征,有時伴胸腔積液。 3.超聲心動圖:常示以下幾項特點:“一大”:全心腔擴大,尤以左心室擴大為顯著,左室舒張期抹內徑>50~55mm,
傷寒性心肌炎的檢查
1.一般檢查 (1)白細胞總數常降低,(3~5)×109/L,分類計數見中性粒細胞減少伴核左移,淋巴,單核細胞相對增多;嗜酸粒細胞減少或消失。 (2)尿常規:可有輕度蛋白尿,偶爾可見少許管型。 (3)便常規:在腸出血的情況下,可有便潛血或血便。 2.細菌培養 進行傷寒桿菌的病原學檢
擴張性心肌炎的病因
擴張型心肌病是多種因素長期作用引起心肌損害的最終結果。 感染或非感染性心肌炎、酒精中毒、代謝等多種因素均可能與擴張型心肌病發病有關。短暫的原發性心肌損傷(如接觸毒性物質)對某些心肌細胞來說可能是致死性的,但殘存的心肌細胞會因此而增加負荷,發生代償性肥厚。這種代償性變化在早期尚能維持心臟的整體功
擴張性心肌炎的診斷
1980年世界衛生組織指出本病為不明原因的左心室或雙心室擴大,心室收縮功能受損,伴或不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須排除其他原因后方能作出本病的診斷。 1995年中華心血管病學會組織專題研討會,提出本病的診斷參考標準如下: 1.臨床表現為心臟擴大、心室收縮功能減低伴或不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
擴張性心肌炎的體征
(1)心尖搏動常明顯向左側移位,但左室明顯向后增大時可不出現;心尖搏動常彌散;深吸氣時在劍突下或胸骨左緣可觸到右心室搏動。 (2)常可聽到第三、第四心音“奔馬律”,但無奔馬律并不能除外心衰。第三心音增強反映了心室容量負荷過重。(3)心功能失代償時會出現明顯的二尖瓣反流性雜音。該雜音在腋下最清楚
擴張性心肌炎的癥狀
充血性心力衰竭 為本病最突出的表現。其發生主要是由于心室收縮力下降、順應性降低和體液潴留導致心排出量不足及(或)心室充盈壓過度增高所致。可出現左心功能不全的癥狀,常見的為進行性乏力或進行性勞動耐力下降、勞力性呼吸困難、端坐呼吸以及陣發性夜間呼吸困難等左心衰的表現,病變晚期可同時出現右心衰的癥狀
關于肝活檢組織學診斷介紹
完整的病理學評估包括脂肪肝的類型、肝腺泡累及部位以及脂肪肝的病理分型和分期三方面。 根據肝細胞內脂滴直徑可將脂肪肝分為小泡性和大泡性兩大類型,前者可為后者的早期或恢復期表現,但典型的小泡性脂肪肝多呈急性起病,而大泡性脂肪肝常為慢性隱匿性發生。各種病因所致肝細胞脂肪變在小葉內分布范圍不一,但通常
與骨骼相關的組織學實驗技術方法
Embedding Bones for Frozen Section:Fill an ice bucket with dry ice pellets and place a 500ml beaker in the middle.Put approximately 200ml of 2-MethylB
霍奇金病的病理組織學介紹
病變部位淋巴結等正常淋巴組織結構全部或部分破壞,呈現多種非腫瘤性反應性細胞成分,多為淋巴細胞,并可見漿細胞、嗜酸粒細胞、中性粒細胞、組織細胞、成纖維細胞及纖維組織。在多種反應性細胞背景成分中散在數量不等的典型RS細胞及其變異型。典型RS細胞為雙核或多核巨細胞,核仁嗜酸性,大而明顯,胞質豐富。若細
簡述慢性心肌炎癥狀
近年來,由于抗生素的廣泛應用,因鏈球菌感染引起的風濕熱逐漸減少,尤其是慢性心肌炎和風濕性心肌炎發病量明顯減少,而感染病毒性心肌炎卻日益增多。病毒性心肌炎可由多種病毒感染引起,其中以柯薩基病毒B最常見,水痘、EB病毒也可引起。據調查,約有5%的病毒感染者被感染后可累及心臟而導致心肌發炎。另外,病毒
傷寒性心肌炎的疾病概述
重癥傷寒可并發傷寒性心肌炎(typhoid myocarditis),系傷寒桿菌的內毒素對心肌損傷的結果,嚴格來講應稱為中毒性心肌炎。典型傷寒的自然病程約為4 周,可分為4 期。出現高熱、消化道癥狀、神經系統癥狀、肝脾腫大、皮疹等癥狀。而傷寒型心肌炎多發生在傷寒的極期(即發病1 周后,持續2~3
傷寒性心肌炎的癥狀體征
1.有傷寒病的典型表現 典型傷寒的自然病程約為4周,可分為4期,出現高熱,消化道癥狀,神經系統癥狀,肝脾腫大,皮疹等癥狀,而傷寒型心肌炎多發生在傷寒的極期(即發病1周后,持續2~3周),一般傷寒常有相對緩脈(脈搏加快與體溫上升不呈比例)或重脈,如患者相對緩脈不明顯時要警惕傷寒性心肌炎的存在。
傷寒性心肌炎的癥狀體征
1.有傷寒病的典型表現 典型傷寒的自然病程約為4周,可分為4期,出現高熱,消化道癥狀,神經系統癥狀,肝脾腫大,皮疹等癥狀,而傷寒型心肌炎多發生在傷寒的極期(即發病1周后,持續2~3周),一般傷寒常有相對緩脈(脈搏加快與體溫上升不呈比例)或重脈,如患者相對緩脈不明顯時要警惕傷寒性心肌炎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