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稱為“白色垃圾”的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在被禁14年后,在今年5月1日迎來解禁。本報記者近日兵分多路進行調查發現,隨著人們生活習慣發生變化,本市大多數餐廳、快餐店都在使用一次性聚丙烯餐具或紙質餐具打包或送餐,一次性發泡餐具主要聚居在夜排檔。 解禁后的發泡餐具恐難現昔日風光。業內專家則建議,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的解禁必須建立起科學的行業準入標準、有效的行業監管和健全的回收利用制度。 批發調查 發泡餐具從未淡出市場 位于閔行的九星市場酒店用品街,是滬上幾家大型的一次性餐具批發集散地。 3日中午,當記者到達市場時發現,解禁后發泡餐具并未在此大量出現。一商家向記者透露,這種發泡餐具從未在市場中消失,只不過是相比早前的風光,現在屬于小打小鬧罷了。自稱在這里做酒店用品已經快8年的何老板,其門店里顯眼的位置陳列著一些玻璃保鮮盒,一次性餐盒也只有塑料及紙漿壓制的幾款。 “發泡的如果你要,我幫你去調點過來,最少一件50......閱讀全文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28日表示,由于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符合國家食品包裝用具相關標準以及有利于節能等特點,決定將這種產品從產業結構指導目錄淘汰類中刪除,允許生產使用。 發展改革委產業協調司有關負責人表示,刪除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條目主要基于多種考慮:它符合國家食品包裝用具相關標
5月1日,被禁用了14年之久的一次性發泡餐盒解禁了。關于此事,社會上議論和爭議也頗多。 其中,不少商家表示,雖然泡沫餐盒已經解禁,但現在大部分餐館酒店均不再使用該產品,因此也不銷售這種一次性餐具。究其原因,不是因為擔心發泡餐盒在高溫下產生毒素,而是由于發泡餐具利潤薄,且十分占空間。所以即便
6月17日,2013中國國際食品安全與創新技術展覽會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開幕。2013食品安全展匯集雀巢、中糧、娃哈哈、華英、沃爾瑪等近百家食品生產、流通及檢測產業鏈上的知名企業(機構),展示其在食品安全管理與技術創新方面的最新成果。沃爾瑪食品安全檢測工作人員在商場鮮蔬區抽樣 如何
截至目前,發泡塑料餐具生產銷售解禁已有一個多月。近日有調查顯示,北京、上海、廣州等地,因無利可圖,一次性發泡塑料餐盒無人回收。這不禁讓人更加關注“白色污染”是否會死灰復燃? 此前在解釋解禁發泡塑料餐具的原因時,有關方面稱發泡塑料餐具使用后可回收再利用,許多國家和地區一直使用,我國廢棄物回收
曾經的鐵路白色污染罪魁禍首――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在被禁產禁用14年后,如今被重新允許進入市場。這一舉動讓人感到不解,有專家從多個方面提出了質疑。 發改委解禁 2月26日,國家發改委發布第21號令,對《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有關條目進行局部
“聚苯乙烯發泡塑料具有耐油、抗水、保溫隔熱的性能,而且環保優勢明顯。我國自2013年5月1日恢復其生產和銷售以來,至今還沒有建立完善的生產許可制度及相關使用標準,使該行業在國內發展受到極大阻礙。建議國家盡快制定發泡塑料國家標準,明確其使用范圍,鼓勵其在食品包裝領域的應用與發展。”日前全國人大代表
10年前已被禁用,但近日有行業協會稱它是“典型的綠色產品” 國家發改委已擬將發泡餐盒從淘汰目錄中去除 鄭州很多攤點都在用,是否有毒,各方意見不一 近日,北京一場名為“正確認識和使用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的新聞發布會,再次點燃了有關發泡餐盒的爭論。 會上,發泡餐盒國家明令禁止
發泡餐具的爭議,提醒我們需要盡量健全充分博弈的機制,這既有助于企業維護自己的利益,也有助于反對者發出自己的聲音。 日前,五大行業協會與國家發改委相繼為發泡餐具重返市場“正名”。對于解禁,發改委詳列了符合國家食品包裝用具相關標準、可以回收再利用、節約石油資源等五大理由。
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今年5月起解禁,重獲合法身份,然而圍繞著它的質疑聲仍不絕于耳。國家發改委、質檢總局、工商總局、食品藥品監管總局以及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綠色包裝專業委員會、中國包裝聯合會塑料制品包裝委員會等5家協會日前首度聯手,共同澄清有關一次性發泡餐盒消費的
近年來,食品包裝問題層出不窮,對食品安全和消費者健康造成了威脅,食品包裝不符合國家政策標準要求或生產企業為牟利而違反要求的現象,更是為消費者健康埋下了隱患,嚴重的可能造成重大食品安全事件。 從2010年至今,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已連續4年發布"食品包裝安全隱憂產品及消費警示",涉及的問題包括過度
塑料加工協會 國際食品包裝協會“交鋒” 一次性發泡塑料餐盒被“口水” 一次性發泡塑料餐盒不但無毒無害,還是綠色產品。在報道了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與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聯合為一次性餐盒“正名”之后,昨天,另一家協會――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又對此提出質疑。
記者近日從知情人士處獲得了一份由塑料企業與律師事務所簽訂的“公關合同”。合同約定由律所負責與相關部門溝通,加快推動發泡餐具的解禁進程。公關費用為450萬元,由廣東省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企業聯合體(共10家塑料企業)支付。 被禁用14年的發泡餐盒突然解禁了,自然讓人非常不解:不是
如今,在線外賣市場越來越火爆,在龐大的訂單量背后,是不容忽視的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問題。中新網記者調查發現,目前外賣垃圾基本處于無人回收的狀態。 在享受網絡外賣等O2O行業帶來生活便利的同時,人們會付出多大的環境成本,又該如何實現生活便利和減少污染的雙贏,這亟待引起社會的重視和思考。 外賣垃圾
八成一次性餐盒不合格 2010年是一次性餐飲具行業極不平凡的一年。全國首例一次性快餐盒質量維權案以原告北京凱發環保技術咨詢中心勝訴而告終,此案引起了全社會對食品包裝安全問題的高度關注。 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北京市飲食行業協會等單位于2010年6月1日啟動了“
潔白的純料 發泡餐盒十年暗戰 記者暗訪:垃圾次料造出餐盒 核心提示 10月初,北京地區僅存的一家發泡餐盒企業,最終選擇徹底切斷生產線,改行做KT板材。這家在被禁前發展了6年,被禁后又“地下”生產了10年的企業負責人老謝(化名)無奈地表示,除非這個行業徹底解禁,否則他決不會再涉足。“1
今日,由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與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聯合召開的新聞發布會指出,我國目前廣泛使用的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采用可回收利用的聚苯乙烯做原料,發泡劑采用丁烷代替氟利昂,不會危害人體健康。聚苯乙烯發泡餐具使用時會產生易致癌的“二(口惡)英”、環境荷爾蒙、雙酚A等說法
堆積如山的問題餐盒 省質監部門介入調查,佛塑餐具制造車間被查封,佛塑發公告向公眾致歉 全省兩天―― 佛塑股份旗下控股子公司被央視曝光用洋垃圾制作餐盒之后,立即引起軒然大波。記者昨日獲悉,央視前晚節目播出后,當晚10時許,佛山市質監局即趕赴被曝光的佛塑股份鴻華聚酯切片有限
圖片來源:百度圖片 塑料,這種跟人類才打了100多年交道的現代工業“明星”,如今正因為隨之而來的各種問題,聲譽一落千丈,從創新發明淪落為環境噩夢,成為人們戒不掉的憂愁。 保護地球,人人有責!隨著2015年的到來,我們更應該從生活中的點滴做起,從而建立我們的綠色家園。 “最近年關,快遞偷包頻發,
深陷“垃圾門”事件的佛塑股份昨日再次發布公告,單方面澄清其擁有七成股份的鴻華公司沒有使用洋垃圾生產一次性餐具,而全部來源于自身生產過程中產生的邊角料。佛塑表示已決定徹底退出一次性餐具生產經營業務。 對此,有環保專家認為,佛塑需要提供相關采購、使用記錄證明自己的說法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塑料污染治理工作,將制定“白色污染”綜合治理方案列為重點改革任務。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次會議審議通過《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 (以下簡稱《意見》),對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工作作出部署。日前,經國務院同意,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印發《意見》。 《意見
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近日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 (以下簡稱《意見》),到2020年年底,分步驟禁止生產和銷售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簽;禁止生產含塑料微珠的日化產品。 《意見》明確了三個階段性目標:到2020年,率先在部分地區、部分領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
《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19日發布。意見明確,到2020年,率先在部分地區、部分領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 意見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次會議審議通過。經國務院同意,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近日印發。 意見提出,要按照“禁限一批、替代循環一批、規范一批”
近期,上海市發展改革委和市生態環境局等十部門聯合印發出臺《上海市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實施方案》。今天上午,本市召開新聞通氣會,介紹《實施方案》內容。 三年后形成塑料污染共治體系 隨著電商、快遞、外賣等新興業態的快速發展,塑料制品特別是一次性塑料用品消耗量持續上升。2019年,我國產生
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19日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到2020年底,禁止生產和銷售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 《意見》中提到,到2020年底,全國范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地級以上城市建成區、景區景點的餐飲堂食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
中國國家發改委19日發布消息稱,該機構與中國生態環境部已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提出積極應對塑料污染,有序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積極推廣可循環易回收可降解替代產品,增加綠色產品供給,規范塑料廢棄物回收利用,建立健全各環節管理制度,有力有序有效治理塑料污染的一
一次性塑料飯盒將有合法身份 新標準將強制執行 一次性塑料飯盒將有“合法地位 (資料圖片) 國家《塑料一次性餐飲具通用技術要求》將于12月1日起施行。長期不被認可的一次性塑料飯盒等不可降解餐具將有“合法地位”。這對老百姓意味著什么?記者最近專訪了相關的專家。
嬰兒用的塑料奶瓶遭到歐盟封殺,昨天京城已有商家對PC奶瓶采取下架處理,但很多消費者由此關心兒童用的水壺、成人用的水杯、碗具是否會有隱患?記者昨日走訪北京市場發現,“樂扣樂扣”的幾款水杯,各種品牌的太空杯也多是源自PC材料,而大多數國產商品都未標明是否含雙酚A的提示。 部分產品注明
低碳爭議 隨著低碳問題日益成為熱點,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低碳,但是同時也出現了關于低碳的爭議。 越來越多的反對聲音告訴我們,低碳問題存在著巨大爭議。隨著氣候門事件的爆發,聯合國IPCC的科學家私自篡改數據以迎合全球變暖的事實令全世界震驚。國內的許多學者也相繼表示:全球變暖存在巨大爭議,低碳
環保之聲 本次歐盟法令提案堅持生產者責任延伸制,要求由生產者來對禁用或限用塑料制品的垃圾管理和污染治理承擔經濟責任,這方面,我國或可借鑒。 北京時間5月28日,在環境保護領域,傳來了一則重要的域外信息:歐盟委員會發布了其塑料垃圾治理的法令提案。如果該提案獲歐洲議會和歐洲理事會審議通過,將成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