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鉀氯化鈉注射液的類別及貯藏方法
類別電解質補充藥。規格(1)100ml:氯化鉀0.11g與氯化鈉0.9g(2)100ml:氯化鉀0.22g與氯化鈉0.9(3)100ml:氯化鉀0.3g與氯化鈉0.9g貯藏密閉保存。......閱讀全文
關于氯化鉀緩釋片的簡介
氯化鉀緩釋片, 1.治療低鉀血癥 各種原因引起的低鉀血癥, 如進食不足、嘔吐、嚴重腹瀉、應用排鉀利 尿藥、低鉀性家族周期性麻痹、長期應用糖 皮質激素和補充高滲葡萄糖等。 2.預防低鉀血癥當患者存在失鉀情況,尤其是如果發生低鉀血癥對患者危害較大時(如洋地黃化的患者),需預防性補充鉀鹽,如進食很
關于氯化鉀顆粒的用法用量介紹
一、用法用量: 口服鉀鹽用于治療輕型低鉀血癥或預防性用藥。常規劑量成人每次0.5~1g(6.7~13.4mmol)用溫開水溶解后服用,每日1~3次,飯后服用,并按病情調整劑量。一般成人每日最大劑量為6g(80mmol)。 二、不良反應: 1.口服可有胃腸道刺激癥狀,如惡心、嘔吐、咽部不適、
氯化鉀的類別制劑及貯藏方法
類別電解質補充藥。貯藏密封保存。制劑(1)氯化鉀片(2)氯化鉀注射液(3)氯化鉀葡萄糖注射液(4)氯化鉀氯化鈉注射液(5)氯化鉀緩釋片
氯化鉀的性狀及鑒別方法
性狀本品為無色長棱形、立方形結晶或白色結晶性粉末;無臭。本品在水中易溶,在乙醇或乙醚中不溶鑒別本品的水溶液顯鉀鹽與氯化物鑒別(1)的反應(通則0301)。
氯化鉀片的類別及貯藏方法
類別同氯化鉀。規格(1)0.25g(2)0.5g貯藏密封,在干燥處保存。
氯化鉀片的性狀鑒別檢查方法
性狀本品為白色片、糖衣片或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顯白色鑒別取本品的細粉適量,加水溶解后,濾過,濾液顯鉀鹽與氯化物鑒別(1)的反應(通則0301)檢查應符合片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通則0101)。
氯化鉀注射液的檢查方法
檢查pH值應為5.0~7.0(通則0631)細菌內毒素取本品,可用0.06EU/ml以上高靈敏度鱟試劑,依法檢查(通則1143),每1mg氯化鉀中含內毒素的量應小于0.12EU無菌取本品,經薄膜過濾法處理,以金黃色葡萄球菌為陽性對照菌,依法檢查(通則1101),應符合規定其他應符合注射劑項下有關的各
氯化鉀葡萄糖注射液
性狀本品為無色至微黃色的澄明液體鑒別(1)取本品,緩緩加入溫熱的堿性酒石酸銅試液中,即生成氧化亞銅的紅色沉淀。(2)本品顯鉀鹽與氯化物鑒別(1)的反應(通則0301)。檢查pH值應為3.5~6.5(通則0631)羥甲基糠醛精密量取本品適量(約相當于葡萄糖1.0g),置100m量瓶中,用水稀釋至刻度,
氯化鉀氯化鈉注射液
性狀本品為無色的澄明液體。鑒別本品顯鈉鹽、鉀鹽與氯化物鑒別(1)的反應(通則0301)。檢查pH值應為3.5~6.5(通則0631)。重金屬取本品50ml,蒸發至約20ml,放冷,加醋酸鹽緩沖液(pH3.5)2ml與水適量使成25ml,依法檢查(通則082l第一法),含重金屬不得過千萬分之三砷鹽取本
氯化鉀葡萄糖注射液介紹
性狀本品為無色至微黃色的澄明液體鑒別(1)取本品,緩緩加入溫熱的堿性酒石酸銅試液中,即生成氧化亞銅的紅色沉淀。(2)本品顯鉀鹽與氯化物鑒別(1)的反應(通則0301)。檢查pH值應為3.5~6.5(通則0631)羥甲基糠醛精密量取本品適量(約相當于葡萄糖1.0g),置100m量瓶中,用水稀釋至刻度,
氯化鉀口服液的類別介紹
調節水鹽、電解質及酸堿平衡藥
氯化鉀口服液的適應癥
(1)治療低鉀血癥:各種原因引起的低鉀血癥,如進食不足、嘔吐、嚴重腹瀉、應用排鉀性利尿藥、低鉀性家族周期性麻痹、長期應用糖皮質激素和補充高滲葡萄糖等。 (2) 預防低鉀血癥:當患者存在失鉀情況,尤其是如果發生低鉀血癥對患者危害較大時(如使用洋地黃藥物的患者),需預防性補充鉀鹽,如進食很少、嚴重
氯化鉀口服液的禁忌癥
(1)高鉀血癥患者。 (2)急性腎功能不全、慢性腎功能不全者。
氯化鉀口服液的注意事項
(1)下列情況慎用:①急性脫水,因嚴重時可致尿量減少,尿 K+排泄減少;②家族性周期性麻痹,低鉀性麻痹應給予補鉀,但需鑒別高鉀性或正常性周期麻痹;③慢性或嚴重腹瀉可致低鉀血癥,但同時可致脫水和低鈉血癥,引起腎前性少尿;④傳導阻滯性心律失常,尤其應用洋地黃類藥物時;⑤大面積燒傷、肌肉創傷、嚴重感染
關于氯化鉀的化學性質介紹
性質基本同氯化鈉,氯化鉀可以做工業制備金屬鉀的原料(用金屬鈉在850℃高溫條件下置換: ,這是個可逆反應,從熱力學性質上來講有利于可逆反應的進行的,因為鉀達到沸點溫度774℃時變成鉀蒸汽溢出,有利于反應方向右移。) 電解氯化鉀溶液制備苛性鉀、可以被銀離子沉淀氯離子、被四苯硼鈉沉淀鉀離子。氯化鉀
關于氯化鉀的藥物相互作用介紹
1.緩釋型鉀鹽能抑制腸道對12維生素B12的吸收。 2.非甾體類抗炎鎮痛藥能加重口服鉀鹽的胃腸道反應。 3.與肝素、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藥和環孢素合用易發生高鉀血癥。
氯化鉀口服液的藥理作用
氯化鉀是一種電解質補充藥物。鉀是細胞內的主要陽離子,是維持細胞內滲透壓的重要成分。在細胞內濃度約為150~160mmol/L,在細胞外液濃度較低,僅為3.5~5.0mmol/L。機體主要依靠細胞膜上的Na+、K+、及ATP 酶來維持細胞內外的K+、Na+濃度差。體內的酸堿平衡狀態對鉀的代謝有影響
關于氯化鉀顆粒的注意事項介紹
1.下列情況慎用: (1)急性脫水,因嚴重時可致尿量減少,尿K+排泄減少; (2)急性腎功能不全、慢性腎功能不全者慎用。 (3)家族性周期性麻痹,低鉀性麻痹應給予補鉀,但需鑒別高鉀性或正常性周期麻痹; (4)慢性或嚴重腹瀉可致低鉀血癥,但同時可致脫水和低鈉血癥,引起腎前性少尿; (5)
概述氯化鉀顆粒的藥物相互作用
1.腎上腺糖皮質激素尤其是具有較明顯鹽皮質激素作用者、腎上腺鹽皮質激素和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因能促進尿鉀排泄,合用時降低鉀鹽療效。 2.抗膽堿能藥物能加重口服鉀鹽尤其是氯化鉀的胃腸道刺激作用。 3.非甾體類抗炎鎮痛藥加重口服鉀鹽的胃腸道反應。 4.合用庫存血(庫存10日以下含鉀3
關于氯化鉀顆粒的基本信息介紹
氯化鉀顆粒,適應癥為 1.治療低鉀血癥,各種原因引起的低鉀血癥,如進食不足、 嘔吐、嚴重腹瀉、應用排鉀利尿藥、低鉀性家族周期性麻痹、長期應用糖皮質激素和補充高滲葡萄糖等。 2.預防低鉀血癥,當患者存在失鉀情況,尤其是如果發生低鉀血癥對患者危害較大時(如服用洋地黃藥物的患者),需預防性補充鉀鹽
簡述氯化鉀注射液的藥理毒理
鉀是細胞內的主要陽離子,其濃度為150~160mmol/L,而細胞外的主要陽離子是鈉離子,血清鉀濃度僅為3.5~5.0mmol/L。機體主要依靠細胞膜上的Na+-K+ATP酶來維持細胞內外的K+、Na+濃度差。體內的酸堿平衡狀態對鉀代謝有影響,如酸中毒時H+進入細胞內,為了維持細胞內外的電位差,
1mol/L氯化鉀(KCl)配制方法
1mol/L氯化鉀(KCl):溶解7.46g氯化鉀于足量的水中,加水定容到100ml。
簡述氯化鉀緩釋片的藥理毒理
鉀是細胞內的主要陽離子,其濃度為150~160 mmol/L;而細胞外的主要陽離子是鈉離子, 鉀濃度僅為3.5?5mmol/Lo機體主要依靠細胞 膜上的Na+-K±ATP酶來維持細胞內的K+、 Na+濃度差。體內的酸堿平衡狀態對鉀代謝有 影響,如酸中毒時H+進人細胞內,為了維持細胞的電位差,K+
氯化鉀片的性狀及鑒別方法
性狀本品為白色片、糖衣片或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顯白色鑒別取本品的細粉適量,加水溶解后,濾過,濾液顯鉀鹽與氯化物鑒別(1)的反應(通則0301)
氯化鉀注射液的基本性狀
性狀本品為無色的澄明液體
氯化鉀注射液的鑒別方法
鑒別本品顯鉀鹽與氯化物鑒別(1)的反應(通則0301)
氯化鉀注射液的含量測定方法
含量測定精密量取本品10ml,置100m1l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搖勻,精密量取10ml,加水40ml、2%糊精溶液5ml、2.5%硼砂溶液2ml與熒光黃指示液5~8滴,用硝酸銀滴定液(0.1mol/L)滴定。每1ml硝酸銀滴定液(0.1mol/L)相當于7.455mg的KCl
氯化鉀注射液的鑒別檢查方法
鑒別本品顯鉀鹽與氯化物鑒別(1)的反應(通則0301)檢查pH值應為5.0~7.0(通則0631)細菌內毒素取本品,可用0.06EU/ml以上高靈敏度鱟試劑,依法檢查(通則1143),每1mg氯化鉀中含內毒素的量應小于0.12EU無菌取本品,經薄膜過濾法處理,以金黃色葡萄球菌為陽性對照菌,依法檢查(
關于氯化鉀片的藥物相互作用介紹
1. 腎上腺糖皮質激素尤其是具有較明顯鹽皮質激素作用者、腎上腺鹽皮質激素和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因能促進尿鉀排泄,合用時降低鉀鹽療效。 2. 抗膽堿能藥物能加重口服鉀鹽尤其是氯化鉀的胃腸道刺激作用。 3. 非甾體類抗炎鎮痛藥加重口服鉀鹽的胃腸道反應。 4. 合用庫存(血庫存10日以
氯化鉀口服液的藥物相互作用
(1)腎上腺糖皮質激素尤其是具有較明顯鹽皮質激素作用者、腎上腺鹽皮質激素和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能促進尿鉀排泄,合用時降低鉀鹽療效。 (2)抗膽堿能藥物能加重口服鉀鹽尤其是氯化鉀的胃腸道刺激作用。 (3)非甾體類抗炎鎮痛藥加重口服鉀鹽的胃腸道反應。 (4)合用庫存血(庫存10日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