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奶粉進京要過五道關
標簽檢查,沒有中文標簽或者中文標簽不合格的,禁止進口。 檢查集裝箱的外觀和鉛封 在檢驗檢疫人員和貨主的共同監督下開封 在無菌室進行微生物檢測 現場抽取的樣品轉交給實驗室,要有嚴格的登記手續和監督程序。 自5月1日起,《進出口乳品檢驗檢疫監督管理辦法》正式施行。為大力宣傳《辦法》中的各項規定,同時將近年來北京檢驗檢疫局在進口食品監管特別是在進口乳制品監管工作中的創新思路、創新做法展示給公眾。5月10日,北京檢驗檢疫局組織今年以來的第四次媒體開放日,記者實地探訪了進口嬰幼兒奶粉口岸查驗過程,了解了一罐奶粉如何“過五關”,經過層層檢驗程序,最終來到消費者手中。 第一關:單證審核關 5月10日,在朝陽口岸檢驗檢疫封閉式查驗平臺,當天到達口岸的是一批德國產的嬰兒奶粉。根據《進出口乳品檢驗檢疫監督管理辦法》的最新要求,進口乳品時進口商應提供該產品全項目檢測報告,只有全部項目都合格的,......閱讀全文
洋奶粉進京要過五道關
標簽檢查,沒有中文標簽或者中文標簽不合格的,禁止進口。 檢查集裝箱的外觀和鉛封 在檢驗檢疫人員和貨主的共同監督下開封 在無菌室進行微生物檢測 現場抽取的樣品轉交給實驗室,要有嚴格的登記手續和監督程序。 自5月1日起,《進出口乳品檢驗檢疫監督管理辦法》正式
央視調查貼牌洋奶粉5100元貼洋奶粉商標
京華時報制圖何將 奶粉的洋馬甲 崇洋源于對國產奶粉不信任 針對目前國內貼牌洋奶粉亂象,昨天,央視新聞直播間播出了記者關于貼牌洋奶粉的調查。調查中,記者只需交5100元就可貼新西蘭奶粉商標,只需花一萬多元,就可擁有一個原產地新西蘭的品牌。 >>暗訪 原產新西蘭只需1
那些洋奶粉有多差?
一場歷時半年的大測試,一次前所未有的奶粉安全大評比。中國、美國、歐洲、日本,9款知名奶粉進行全方位檢測。中國奶粉與國外奶粉有多大差距?中國奶粉真的讓人放心嗎? 2016年央視財經《消費主張》的記者曾經在北京街道隨機采訪了一些年輕的中國父母,30位消費者五分之四都表示,自己會為孩子選擇
洋奶粉:檢測方稱“失誤”
三大洋品牌嬰兒奶粉被指“添香”的事件,昨天出現戲劇性一幕。昨天,作為此次事件的關鍵人——湖南農業大學營養與食品安全檢測中心發布聲明稱,宣稱 “該中心對三大洋奶粉的檢測報告存在失誤,本批次委托檢測樣品的結果均無效。”同時,該檢測中心對相關企業表示道歉。不過,對于該檢測中心的“誤判”之
國內八成洋奶粉品牌實為“偽洋奶”
雜牌“洋奶粉”售約三百元,成本僅七八十元 業內指實由新、澳、瑞士三大工廠OEM生產 新快報記者 邱春燕 見習記者 朱玲 報道 即日記者走訪發現,無論是可瑞康還是諾優能,目前在廣州市場上都比較少見;反而一些在國外并無知名度甚至并無銷售的雜牌“原裝進口奶粉”,占據了母嬰店及超市貨架,
41家洋奶粉商認證 一半嬰幼兒洋奶粉或被中國淘汰
未經注冊的境外生產企業的嬰幼兒配方奶粉5月1日起不允許進口,在洋奶粉新規實施之際的頭一天夜里,國家認監委公布了首批41家進口乳品境外生產企業注冊名單。不過專家表示,這并不意味著這些生產企業代加工的奶粉品牌都可以進入中國市場,預計有一半的代加工品牌被拒之門外。 國家認監委公布的名單中,一共有11
進口奶粉量價齊升 警惕劣質洋奶粉借機傾銷
廣州海關統計顯示,今年1-5月,經廣東口岸共進口奶粉3.5萬噸,比去年同期增長41%;價值1.1億美元,增長88.7%;進口平均價格為3245美元/噸,增長33.5%。 統計顯示,自去年8月以來,經廣東口岸進口奶粉量價齊升,走出了一波主升浪。今年2月,平均價格為3060美元/噸,
進口奶粉新規實施 正規洋奶粉“借東風”進中國
被稱為“史上最嚴厲”的進口奶粉新規本月起陸續實施,假冒洋奶粉難以進入中國。美國皇牌智多健、西班牙貝拉可等正規洋奶粉卻趁東風進入中國。 國家質檢總局規定,從本月起,包括進口嬰幼兒配方奶粉不得在境內加貼等新規實施。把一些奶粉“假洋鬼子”擋在門外。而一些正規的國外奶粉品牌趁勢進入中國市場。“現在許多
國內進口奶粉需求大 劣質洋奶粉欲乘隙傾銷中國
在國內對進口奶粉需求強勁的背景下,洋奶粉今年大量涌進國內市場,量價齊增。然而隨著洋奶粉洶涌而至,問題洋奶粉、問題洋乳制品的批次和重量也在激增。 國家質檢總局發布的公開信息顯示,截至本月27日,國家質檢總局共發布了6次進境食品和化妝品不合格名單,其中最新一次發布的信息是今
10噸德國新西蘭洋奶粉被銷毀
國家質檢總局官網昨天公布一批進口不合格食品和化妝品名單,近10噸來自德國、新西蘭的嬰幼兒洋奶粉因標簽不合格被銷毀。 其中,德國產的泓樂嬰兒配方奶粉(1段、2段)、泓樂幼兒配方奶粉(3段)以及泓樂較大嬰兒配方羊奶粉5批共9.63噸,還有來自新西蘭、制造商為 Carrick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