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亞太知識競爭力指數》日前在上海發布,在亞太33個地區中,日本東京、韓國蔚山和日本大阪位居前三。中國13個地區中有兩個進入亞太前10,分別是第5位的北京和第8位的上海。 據上海軟科學基地“知識競爭力與區域發展研究中心”首席專家羅守貴介紹,該指數是對亞太33個地區用19個知識經濟指標進行的綜合評估,用于反映各地區將知識轉化為經濟價值及居民財富的能力。 在世界經濟動蕩的大背景下,亞太知識競爭力格局也處于劇烈的重構階段。從今年的評價結果來看,雖然作為發達經濟體的日本東京、大阪和愛知分列第一、三、和七位,但新加坡、韓國的蔚山和首爾、中國的北京和上海等新興經濟體已經呈現出與日本上述地區交叉的格局。尤其中國大陸的北京和上海有兩個地區進入前 10,兩者分別比上年上升5個和3個位次,顯示出強勁的發展勢頭。相比之下,澳大利亞、新西蘭、以色列等發達經濟體以及日本的其他6個地區則被甩在了10 名以后。雖然這種格局還不穩......閱讀全文
經李克強總理簽批,國務院日前印發《北京加強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總體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了北京加強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總體思路、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 《方案》提出, 要根據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總體要求, 以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為主要載體,以構建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體系
同志們,朋友們: 今天,我們隆重召開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表彰為我國科技事業和現代化建設作出突出貢獻的科技工作者。剛才,習近平總書記等黨和國家領導同志,向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王澤山院士、侯云德院士和其他獲獎代表頒了獎。在此,我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向全體獲獎人員表示熱烈祝賀!向全國廣大科技工
同志們,朋友們: 今天,我們隆重召開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表彰為我國科技事業和現代化建設作出突出貢獻的科技工作者。剛才,習近平總書記等黨和國家領導同志,向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王澤山院士、侯云德院士和其他獲獎代表頒了獎。在此,我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向全體獲獎人員表示熱烈祝賀!向全國廣大科技
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根據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和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通過的《政府工作報告》,為做好今年政府工作,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現就《政府工作報告》確定的重點工作提出部門分工意見如下: 一、穩定和完善宏觀經濟政策,保持經濟運行在合
據美國媒體18日報道,美國國家科學委員會(National Science Board)本月公布的報告發出警告,美國在科技領域的優勢地位正遭到削弱。 報告強調,在知識密集型與技術密集型領域,例如高科技制造業、能源業與制藥業,美國依然強勢。文中稱,此類行業總體占到美國經濟總產出的40%左
據美國媒體18日報道,美國國家科學委員會(National Science Board)本月公布的報告發出警告,美國在科技領域的優勢地位正遭到削弱。 報告強調,在知識密集型與技術密集型領域,例如高科技制造業、能源業與制藥業,美國依然強勢。文中稱,此類行業總體占到美國經濟總產出的40%左右,
希望我國廣大知識分子積極投身創新發展實踐,想國家之所想、急國家之所急,緊緊圍繞經濟競爭力的核心關鍵、社會發展的瓶頸制約、國家安全的重大挑戰,不斷增加知識積累,不斷強化創新意識,不斷提升創新能力,不斷攀登創新高峰。 ——《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的民進農工黨九三學社委員時的講話》(20
寧濱朱秀林郭廣生宋永忠 由北京大學、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和韓國高等教育財團聯合主辦,創辦于2004年的北京論壇,以“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為總主題,以北京雄厚的文化底蘊為依托,在介紹和發表世界高水平的學術成果的同時,借鑒并吸收世界范圍內的高水平研究成果,促進亞太地區
當今世界正進入一個新的大規模結構調整期和新舊增長動能轉換期,上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提供的動能逐步消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孕育興起,新動能蓄勢待發。從歷史上看,科技創新造就的新技術新產業,體制機制變革釋放的創新活力,是歷次大危機后世界經濟實現復蘇的根本動力。目前,我國經濟發展已經步入新常態
加快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是黨中央、國務院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做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決策,是對未來產業結構調整和科技發展做出的方向性重大戰略部署。去年7月,國務院發布了《“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提出了2020年將戰略性新興產業
“十三五”規劃中提出,要建設制造強國,實施制造強國戰略。中國制造業所面臨的結構性問題,實際上是創新能力和工匠精神難以支撐全球化競爭新要求的問題。因此,引導制造企業成為技術創新主體,不斷加強研發投入、增強創新能力,是建設制造強國的微觀基礎,也是推進制造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關鍵。 制造業創新是新一
牛文元,國務院參事、中國科學院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組組長、首席科學家,1998年開始主持中國科學院可持續發展戰略國家報告,曾于1994年出版中國第一部關于可持續發展的理論專著《持續發展導論》,是我國可持續發展領域的先鋒人物之一。 在剛剛閉幕的北京自然科學界與社會科學
“兩院”院士大會于6月23日召開 分別修改《中國科學院院士章程》和《中國工程院章程》 中國兩年一度的“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學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九次院士大會,定于本月23日至27日在北京舉行。 “兩院”6月22日聯合舉行媒體吹風會稱,中科院、中國工程院將分別有536位院士和6位
丁肇中 我向大家介紹的是我所經歷的實驗,講我所做的實驗,我的實驗包括兩種,第一種,探索宇宙中最基本的結構,另一種是尋找宇宙的起源,在國際空間站上。 我小時候在重慶長大,那個時候常常有日本飛機徘徊在上空,所以我沒有機會上學,同時,那個時候我對上學特別沒有興趣。今天,我們正享受著由人們對基礎學科的
胡錦濤總書記曾多次談到:“一個國家的科技競爭力決定了在國際競爭中的地位和前途。世界范圍內的生產力、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經濟社會發展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變革。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搶占國際經濟科技制高點已經成為世界發展大趨勢,科技競爭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他還指出:“進入21世紀,世界新科技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7年8月21日-23日,2017年度“科學儀器行業可靠性高級專題培訓”(以下簡稱“可靠性培訓”)第三期課程在北京信息科技大學舉辦,這也是本年度最后一期課程。 “科學儀器行業可靠性高級專題培訓”系列課程由首都科技條件平臺檢測與認證領域中心(北京科學儀器裝備協作服務中心)在
10月18日,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代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報告。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組織集中收看了十九大開幕會實況,全國各地石油和化工企事業單位也都進行了收聽、收看。習總書記的報告在業內引起了熱烈反響。 在收看十九大開幕會實況、聽取習近平總書記的報告后,中
關于印發“十三五”國家基礎研究專項規劃的通知國科發基〔2017〕162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教育廳(委、局),國務院各有關部門科技、教育主管司(局),中科院各分院: 為貫徹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加快推動基礎研究發展,科
嶗應光電環保產業園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涌現出一大批優秀的企業和企業家,然而時至今日,能與國際企業相較高下的卻寥寥無幾。雖然“中國制造”在國際市場上名聲響亮,但大多是附加價值很低的輕工業產品,中國作為“世界最大加工廠”的地位始終難以擺脫。有調查顯示,許多國外消費者甚至叫不出一個中國品牌的名字,這與
“學習黨的十八大報告,一個突出的感受就是有許多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意義重大而深遠。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十八大報告眾多亮點中重要的一個。”日前,十八大代表、科技部黨組書記、副部長王志剛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專訪時如是表示。 報告在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部分,用專
日本媒體日前報道,日本農林水產省決定設立一個新組織,利用產業界擁有的經營知識和技術,幫助國內農業加強競爭力。 新組織名為“產業合作網絡”,由日本經濟團體聯合會(經團聯)和全國農協中央會負責組織運營,經濟產業省也提供協助。 將于12月1日舉行成立大會的“產業合作網絡”,會根據參加團體的
1978?年,鄧小平同志在全國科學大會上指出:“科學技術是生產力,這是馬克思主義歷來的觀點。正確認識科學技術是生產力,正確認識為社會主義服務的腦力勞動者是勞動人民的一部分,這對于迅速發展我們的科學事業有極其密切的關系。”【1】 自此,我國迎來了“科學的春天”,科技體制改革由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偉大的祖國和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走出了一條適合國情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創造了人類社會經濟發展史上的新奇跡。今天的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制造業和貨物出口及外匯儲備國。盡管如此,中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
人民網北京5月8日電 5月8日下午,綠色經濟與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會議分論壇――“綠色經濟與可持續發展”在京舉行。中國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吳曉青先生做了主旨演講,演講實錄如下: 尊敬的沈國舫院士,各位嘉賓,女士們、先生們,下午好!很高興,也很榮幸能夠參加今天的綠色經濟與可持續發展分論壇
不僅要發揮物理所基礎和前沿研究方面的綜合優勢,對那些具有明顯應用價值的研究成果,還要注意盡可能早地就把企業請進來,與那些既有經濟實力、又有戰略眼光的企業合作,把我們的知識與技術轉移擴散出去,形成自主知識產權,提高我國高新技術的競爭力!” 12月5日下午,全國人大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
我國正處在實現工科跨越式發展的重大機遇期 從現在到2020年,是我國創新型國家建設的關鍵期,國家對科技投入將持續加大,產業結構將加速調整,這一切舉措都是為了快速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所以高校工科的學科優勢和研發力量在促進創新型國家建設和產業現代化過程中的重要作用不可或缺。高校在面向國家
1月25日,中國科學院2011年度工作會議在北京開幕。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路甬祥作重要講話,中國科學院常務副院長、黨組副書記白春禮作工作報告,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江綿恒主持開幕式。國家發改委、教育部、科技部、工信部、中國工程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中國科協和國家審計署、財
35年科技跨越 開欄的話 如果說中國改革開放35年的歷程是一部厚重的史詩,那么科技事業的發展則是其中蕩氣回腸的一章。1978年召開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使中華民族走上改革開放的強國之路,而不久前召開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則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又一次總動員,必將對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產生重大而深遠的
當今世界,國家間地區間的競爭實質上是以自主創新能力為核心的科技競爭。 唯有不斷提高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著力主攻核心技術,在關鍵技術領域掌握更多自主知識產權,才會在國際科技競爭、產業分工和全球經濟格局中占領戰略制高點,才會形成持久的競爭力,牢牢抓住經濟發展的主動權。作為實驗室建設企業新三板首股—
《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提出,緊緊圍繞建設美麗中國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態文明制度,健全國土空間開發、資源節約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的體制機制,并對改革生態環境保護管理體制作出了具體部署。這對于進一步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