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生物材料產業規模達百億元,并在血管系統材料上擁有不少優勢。這是記者從昨日在深召開的中國生物材料學會2013年大會上獲悉的。 目前,深圳生物材料產業規模達百億元,并在血管系統材料上擁有不少優勢。這是記者從昨日在深召開的中國生物材料學會2013年大會上獲悉的。 據了解,深圳是首批國家生物產業基地之一,生物產業發展迅速,擁有華大基因、海普瑞等一批創新型生物企業。目前,深圳全市有從事生物醫用材料生產企業100多家,深圳醫療器械產業規模達600億元,其中,生物材料產業規模達100億元。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生物材料學會理事長張興棟表示,目前,我國的生物材料技術已經進入世界前列,但是產業發展落后于先進國家10年至15年,如何將技術成果產業化,是整個行業需要關注的問題。 對于3D打印在醫學上的應用,中國工程院院士戴尅戎指出,企業對3D打印設備的研發熱情較高,但是3D打印材料品質較差,種類較少。“設備研發需遷就材料,最終......閱讀全文
醫用生物骨科材料試驗機主要用于科研院校醫用生物骨科材料試驗機是指應用于生物材料如生物軟組織,如肌腱、韌帶、肌膜、皮膚、腸膜、膠原蛋白和水凝膠等生物材料等等材料拉伸壓縮三點彎曲剪切等測試儀器設備。測試軟組織和生物材料應力應變、彈性變形、彈性極限、彈性模量、屈服強度、塑性變形、斷裂強度、延伸率等等測試。
溫州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骨科主任徐華梓教授參觀成果展覽室 8月20日,十多位來自溫州醫學院、華東理工大學、浙江加州國際納米技術研究院、蘇州大學、中科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日本理化所、華東師范大學等國內外高校及科研院所的青年科學家匯聚寧波材料所,自發組織了首屆青年科學家生物材料研討會。寧
我國是全球第一人口大國,每年因創傷、疾病、遺傳、衰老等原因造成的組織/器官缺損或功能障礙人數也位居各國之首。修復創傷、組織再生甚至器官再生,一直是生物領域科學家努力攻克的難題。 近日,《中國科學報》記者來到中科院遺傳發育所,試圖一探人體組織再生的奧秘。 “近年來,再生醫學的發展為創傷修復與
國際生物材料科學與工程學會聯合會Fellow院主席Joachim Kohn教授為常江研究員頒發證書 6月1日,在第九屆世界生物材料大會(9th World Biomaterials Congress)的開幕式上,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常江研究員被國際生物材料科學與工程學
近日,青島大學藥學院馬慶明博士和孫勇教授、佐治亞理工學院宋陽博士后研究員及香港大學岑浩璋教授(共同通訊作者)聯合在著名期刊Advanced Science (影響因子15.804,中科院一區top期刊)發表題為“Cell-inspired All-aqueous Microfluidics: f
生物陶瓷材料——羥基磷灰石由于與人體骨骼天然化成分相似而成功應用于快速促進骨組織固定等骨科手術。并且羥基磷灰石可直接與宿主骨骼組織固定,具有優異的骨傳導和骨誘導性能,促使其在臨床上應用較其他陶瓷生物材料具有明顯優勢。但是,羥基磷灰石塊材其本身固有的脆性以及低的斷裂韌性限制了其在術后負載
暨2010國際生物材料學術研討會召開會議現場 6月20日至23日,由中科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生態環境高分子材料重點實驗室主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中國科學院、吉林省外國專家局資助的“第九屆中日韓基因傳輸前瞻會議暨2010國際生物材料學術研討會”(The 9th China-Japa
為推進生物材料學科發展,8月9日至10日,北京化工大學召開了2011生物材料研討會,邀請國內外知名的生物材料領域研究專家就生物材料學科前沿進行研討,得到了化大廣大師生的廣泛關注。8月9日上午,2011年生物材料研討會在逸夫會議中心中心會議室開幕。化大副校長譚天偉、材料科學與工程學
隨著再生醫學研究的進展,組織修復與再生醫學將在傳統治療技術方法不斷完善的基礎上,展現分子、細胞、組織和器官不同層次生物高科技修復工程的劃時代醫療水準,造福無數需要幫助的病人。 韓忠朝 法國技術科學院院士、法國醫學科學院院士、中國國家干細胞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 時至今日,人類的健康問題越來
生物材料的發展綜合體現了材料學、生物學、醫學等多個領域科學與工程技術的水平。同時,生物再生材料產業作為材料科學、生物技術、臨床醫學的前沿和重點發展領域,以及整個生物醫學工程的基礎,已發展為整個經濟體系中最具活力的產業之一。 一、定義與分類 生物醫用材料是一類用于診斷、治療、修復、替換人體組織
目前,深圳全市有從事生物醫用材料生產企業100多家,目前,深圳醫療器械產業規模達600億元,其中,生物材料產業規模達100億元,同時,深圳在心血管系統材料上有優勢。 “中國生物材料學會2013年大會”21日在深圳開幕,結合目前生物材料領域兩大熱點——生物醫學材料和生物降解材料,大會特設“生物新
各種致病因素如創傷、先天畸形、感染、腫瘤等都可導致頜面部骨組織缺損及缺失,繼而引起嚴重的面部畸形和功能障礙,在生理和心理上給患者帶來巨大痛苦。骨缺損的修復治療大致可分為3類,即自體骨移植、異體骨移植和組織工程骨移植。自體骨的骨源有限且會對機體造成二次創傷,異體骨會引起機體對其產生免疫排斥反應,同
2012年4月6日上午,中國生物材料學會成立大會暨第一屆理事會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新主樓會議中心第一報告廳召開。這個新的一級學會的成立標志著我國生物材料學科和產業發展的一個新的里程碑。中國生物材料學會旨在通過各種學術活動,為在不同學科和領域工作的生物材料科技、教育、企業和管理工作者提供一個多學科交
從飛機噪音控制到削減風致災害,從智能材料到大數據存儲,從腫瘤治療到廁所革命……5月30日,在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全院學術報告會上,來自不同研究領域的6位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與在場院士分享、交流了一系列工程科技領域的前沿學術成果。 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安道琳 從低噪音飛機到噪音控制 提
一、生物材料的種類: 生物材料可分為兩大類:天然生物材料和人工生物材料。 1、天然生物材料一般是指在自然界易采集的、目的物含量較高的生物個體或組織。 2、人工生物材料可分為三種:(1)新品種材
第26屆骨關節可注射生物材料與臨床應用國際會議(GRIBOI 2016)日前在深圳召開。大會圍繞可注射水凝膠、可注射骨水泥、可注射生物材料的制備工藝及可注射生物材料在臨床上的應用現狀等主題展開深入交流。來自美、德、法、澳等10多個國家及地區的頂尖專家學者參會。 與會嘉賓分享了可注射生物材料研究
近期,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沈陽材料科學國家(聯合)實驗室材料疲勞與斷裂研究部“葛庭燧獎研金”獲得者劉增乾帶領的研究小組在天然生物材料的組織結構與力學行為研究方面取得了系列新進展,在沈陽材料科學國家(聯合)實驗室開辟了天然生物與仿生結構材料研究的新方向。該研究旨在探索各種天然與人造材料體系變形、斷
一、生物材料的種類:生物材料可分為兩大類:天然生物材料和人工生物材料。1、天然生物材料一般是指在自然界易采集的、目的物含量較高的生物個體或組織。2、人工生物材料可分為三種:(1)新品種材料。(2)組織培養材料。(3)生物產品與生物制品材料。二、生物材料的選擇原則:1、有效成分含量多,穩定性好。2、來
2013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日本學術振興會(JSPS)、韓國國家研究基金會(NRF)將共同資助“生物材料與納米生物技術(Biomaterial and Nano-biotechnology)”領域的合作研究項目。經公開征集,根據我委有關規定并與JSPS、NRF
美國東部時間2月6日上午10點,美國國家工程院(NAE)官方網站公布了評選出的2014年院士名單(共67名美籍院士和11名外籍院士)。四川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張興棟因在生物工程(Bioengineering)領域的卓越貢獻而上榜,為11名外籍院士中唯一一名中國人,也是該院歷史上第9名中國籍院
紅外光譜儀應用于材料科學 看到你曾經錯過的信息。材料研究、新材料開發和材料分析保養實驗室使用這個技術對各種各樣的產品形象化地顯示化學成分的分布。對材料的了解極大地加快了產品開發和質量故障判斷與排除的進程,提供的信息可以幫助改進工藝、降低成本以及增加競爭力,涉及到消費品、半導體、食物、包裝、
上圖 打印出來的活細胞組織。 最新發現與創新 來自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等高校的科學家自主研發出一臺生物材料3D打印機。科學家們使用生物醫用高分子材料、無機材料、水凝膠材料或活細胞,目前已在這臺打印機上成功打印出較小比例的人類耳朵軟骨組織、肝臟單元等。 該生物材料3D打印機研發
掃描電子顯微鏡 樣品制備比透射電鏡樣品制備簡單,不需要包埋和切片。掃描電子顯微鏡樣品的制備,必須滿足以下要求:①保持完好的組織和細胞形態;②充分暴露要觀察的部位;③良好的導電性和較高的二次電子產額;④保持充分干燥的狀態。 某些含水量低且不易變形的生物材料,可以不經固定和干燥而
掃描電子顯微鏡樣品制備比透射電鏡樣品制備簡單,不需要包埋和切片。掃描電子顯微鏡樣品的制備,必須滿足以下要求:①保持完好的組織和細胞形態;③充分暴露要觀察的部位;③良好的導電性和較高的二次電子產額;④保持充分干燥的狀態。 某些含水量低且不易變形的生物材料,可以不經固定和干燥而在較低加速電壓下直接
目前,我國在專利微生物資源數量和微生物專利數量上均居世界第二。但它們“不像畢加索的畫作,放在那里會越來越值錢。如果不去開發,最后損失會非常大”。 在中科院微生物所的一間儲藏室中,周宇光拉開靠墻一排儲藏柜中的一個抽屜:里面放著上百個白色小盒子,盒內是成捆的密封安瓿管。它們直徑在5毫米左右,里面裝
對于生物制造,目標是設計組織支架以治療有限選擇的疾病,例如終末期器官衰竭。三維(3D)生物打印已經實現了重要的里程碑,包括微生理學裝置,圖案化組織,可灌注血管樣網絡和可植入支架。然而,直接打印活細胞和軟生物材料如細胞外基質(ECM)蛋白已被證明是困難的。一個關鍵的障礙是在打印過程中支持這些柔軟和
為了利用這些能從自然界中大量獲得的生物大分子納米組裝體,最近三十年來,一系列“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方法已經被開發,從木材、蝦蟹殼和蠶絲等生物材料中獲得的生物大分子納米微纖,已被制成各式各樣的結構和功能材料。 自然界中生物大分子納米微纖的“普適性”材料構筑策略 上海科技大學凌盛杰教授與塔
概述掃描電子顯微鏡 樣品制備比透射電鏡樣品制備簡單,不需要包埋和切片。掃描電子顯微鏡樣品的制備,必須滿足以下要求:①保持完好的組織和細胞形態;②充分暴露要觀察的部位;③良好的導電性和較高的二次電子產額;④保持充分干燥的狀態。某些含水量低且不易變形的生物材料,可以不經固定和干燥而在較低加速電
一、樣品處理的要求 掃描電子顯微鏡的優勢為可以直接觀察非常粗糙的樣品表面,參差起伏的材料原始斷口。但其劣勢為樣品必須在真空環境下觀察,因此對樣品有一些特殊要求,籠統的講:干燥,無油,導電。 1 形貌形態,必須耐高真空。 例如有些含水量很大的細胞,在真空中很快被抽干水分,細胞的形態也發生了改
生物材料力學萬能試驗機可以順利完成下壓測試、拉伸測試、單次測試、重復測試、、松弛測試、粘性測試等多種測試方法,直接計算出測試結果。也可開展生物材料力學測試、力學拉伸力測試、微型樣品力學測試、凝膠膜測試、彈性測試、嫩度測試、新鮮度測試、硬度測試、強度測試、生物力學測試(如生物軟組織:肌腱、韌帶、肌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