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在會后向王安順市長提出建議。 昨天上午,市長王安順參加了朝陽代表團的全團會議,會上他強調了治理大氣污染的重要性,以及北京治污面臨的巨大壓力。北京已與中央簽訂責任書,承諾到2017實現大氣污染得到改善。在市政協舉行的經濟發展專題座談會上,王安順表示,為了到2017年能夠天藍、水清、地綠,投資一萬億元是值得的。 大氣治理 ‘中央領導說,2017年實現不了空氣治理就“提頭來見”。既是玩笑話,也說明了這句話的分量很重。’ 簽“生死狀”不達目標“提頭來見” 昨天上午,《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草案)》提交大會審議。王安順評價它的意義“非同一般”。 “空氣污染是個最大的民生問題。”王安順說,近兩年,老百姓對污染的危害深有感觸,空氣污染、水污染甚至陽光都因為此而不再明亮,解決好污染是經濟問題、社會問題和政治問題,既是國內問題也是國際問題。 王安順說,從中央到人民群眾都高度重視大氣污染問題,民眾迫切......閱讀全文
昨天下午,京、津、冀、晉、內蒙古、魯六省區市領導在京共聚一堂,共商區域協作、聯防大氣污染。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委書記郭金龍,環保部部長周生賢,北京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安順,河北省委副書記、省長張慶偉,國務院副秘書長丁向陽出席會議。 “任何一個地區都不可能獨善其身” 會議傳
本周六舉行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5”經濟峰會上,北京市市長王安順表示,京津冀將加快推動形成生態的共同體,下一步將聯合制定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中長期規劃,共同構建區域生態安全的體系。王安順坦言,京津冀區域生態環境問題突出,形勢嚴峻,特別是人均水資源短缺,大氣污染嚴重,霧霾天氣時有發生。
各地兩會正在陸續召開,不斷有一些新問題、新話題引起社會廣泛熱議,如何治理霧霾就是其中之一。據媒體披露,北京市兩會上,與政協委員就經濟發展專題座談時,北京市市長王安順的一番話令人印象深刻,他說,為了到2017年能夠天藍、水清、地綠,投資1萬億元也是值得的。 且不說“一萬億”投資規模有多大,透
中國環境報記者王昆婷北京報道 8月17日上午,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協作小組專題會議在京召開,動員部署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空氣質量保障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委書記郭金龍,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北京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安順,河北省委副書記、省長張慶偉
名字:北京 市區面積:16410.54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2018.6萬人 簡介: 北京屬暖溫帶半濕潤氣候區,四季分明、春秋短促、冬夏較長。年度降水主要集中于夏季。 《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04-2020)》將北京的城市性質定義為全國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
從2013年至2017年,北京將全城行動,向PM2.5宣戰。 《北京市2013—2017年清潔空氣行動計劃》明確,到2017年,經過5年的努力,北京市的細顆粒物年均濃度要比2012年下降25%以上,控制在每立方米60微克左右。這項目標意味著,今后五年,北京PM2.5濃度每年要下降5%以上,
首都空氣質量事關公眾利益,事關國家形象。過去一年來,北京市鐵腕治污打硬仗,綜合運用法律、經濟、科技和行政手段,推進多種污染物協同減排,在艱巨的大氣污染防治征程中,邁出堅定步伐。 去年9月,國務院發布《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北京進一步出臺《北京市2013—2017年清潔空氣行動計劃》,細化指標
11日,在國新辦2013年環保工作進展情況發布會上,環境保護部副部長翟青透露,去年以來,國務院頒布印發了《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從編制這份文件的初衷來看,環保部力圖完成三大任務。 一是試圖從國家宏觀戰略的層面對大氣污染防治進行科學的頂層設計,注重改革創新,激勵和約束并舉,特別要著力構建政
北京和河北兩地都表達了建立“京津冀地區聯合治污的協調機制”的意愿,鑒于當前空氣污染形勢,建立這樣的共治機制宜早不宜遲。 昨日,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市市長王安順坦言,從空氣污染角度來看,僅靠北京市難以扭轉,必須聯合北京周邊省區市進行區域聯防聯治控制污染,“北京將加快與周邊省區市的
10月22日,北京市正式發布新修訂后的《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試行)》,將空氣重污染預警分為由輕到重的4個級別,分別用藍、黃、橙、紅4色預警。按照預案,最高級別的紅色預警啟動時,將實施面向全社會的“停產、停工、停放、停燒、停車、停課和沖洗道路”等“六停一沖”強制性污染減排措施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