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紀錄片揭露日核污染真相每天排數百噸核廢水
法國電視3臺日前播出了一部名為《福島:是否會造成全球污染?》的紀錄片,揭露了日本政府掩蓋核污染事實真相,每天向太平洋排放數百噸核污染廢水,以及歐美市場發現遭到核污染的海鮮等情況。 紀錄片披露,日本政府要求檢測儀器供應商修改儀器參數,使之“不那么靈敏”,導致對核輻射的檢測結果至少比正常值低20%以上。此外,由于政府的“巧妙定級”,福島當地許多受輻射兒童無法被確診為甲狀腺癌患兒,而大部分兒童則沒有得到檢查。 日本政府災后處理委員會負責人木野雅人在片中表示,3年來,為了防止核污染廢水滲入土壤,只得將其排入西太平洋。這一行為導致核污染不斷擴大,美國、瑞士等國均在當地從太平洋捕撈的金槍魚中檢測出了放射性元素。 法國核安全署專員菲利普?雅梅在接受電視3臺采訪時表示,對日本政府的上述行為“不能容忍”。他說:“看完紀錄片后,令我感到震驚的不是核事故,而是日本政府不負責任的處理方式,我認為日本向太平洋傾倒的核污染廢水已經造成......閱讀全文
日本將用700億日元處理核污染水負面信息
據日本廣播協會(NHK)24日報道,針對社交媒體和其他平臺上有關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染水的所謂“虛假信息”,日本外務省制定了加強性應對與傳播政策,該計劃金額約700億日元。根據日本經濟產業省2020年2月發布的核污染水處理報告,這筆“公關預算”幾乎是核污染水排海預算的20倍,蒸汽排放預算的2倍,日本政
我國需學習日本協同應對大氣污染與氣候變化
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簽訂40周年,又將迎來中日韓環境部長會議機制建立20周年,也是日本第五個環境基本計劃發布之年。在此背景下,由中日友好環境保護中心和日本國際協力機構(JICA)聯合主辦的第二屆中日環境高級別圓桌對話會近日在北京順利召開。對話論壇設置了“協同應對大氣污染與氣候變化”“鄉村振興戰
一名從日本歸國廣東記者衣物受輕微輻射污染
一名廣東男記者衣物受輕微污染健康未受損,專家呼吁災區歸來者主動檢測。 記者昨天從廣東省職業病防治院獲悉,昨天已有10多名從日本災區歸來的中國公民自愿到該院進行核輻射安全檢測,有一名廣東媒體記者的衣物被檢出受到很輕微的輻射污染,但健康沒有受損。專家呼吁從日本災區歸來的公
湖南截獲大量日本核輻射污染地區食品-部分系重復進境
湖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20日發布消息稱,今年7月以來,湖南累計截獲來自日本核輻射污染地區的嬰幼兒奶粉1473罐、營養麥片35件、大米1件。其中12罐奶粉系此前被截獲退運后重復郵寄進境。 7月1日-20日,長沙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連續截獲521罐產自日本東京都、群馬縣的嬰幼兒奶粉,這兩地是日本福島核
日本福島核污染帶給華人新困惑-買菜首先注意產地
據日本《中文導報》報道,在2011年發生東日本大地震后,在福島的中國人急劇減少,雖然全體在日中國人人口從2012年起開始恢復,但是福島要恢復到震前水平還需要很長時間。在福島的中國人在2008年達到高峰,達5768人,但在2011年下降至3710人,2012年更下降到3527人。盡管 3.11
日本核污染水已經排放--您知道核污染水的檢測設備與檢測公司有哪些嗎?
近日,關于日本和污水排海問題引發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日本政府于8月22日宣布,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染水將于24日起開始排入太平洋。日本政府無視國內外反對呼聲,執意推進核污染水排海計劃。這一決定引發了國際社會的強烈反對和擔憂。核污染水的危害 核電站排出的含有大量放射性元素的污染水,放射性較強,
新數據顯示日本事故核電站周邊海域銫污染嚴重
日本文部科學省10月5日公布了對福島第一核電站周邊海域海水中放射性銫濃度的最新調查結果。這次提高檢測靈敏度后進行的調查顯示,在核電站以東約180公里處,銫-137活度最高達每升海水0.11貝克勒爾,遠遠高于核事故前的相關測量值。 8月下旬,文部科學省從宮城縣到千葉縣海域的11個地點采集了海
日本福島縣首次發現核污染稻米放射性銫超標
日本福島縣政府10月24日發表消息說,對全縣今年新稻米的檢查后發現,須賀川市收割的稻米中,發現放射性銫的含量超過日本政府新頒發的食品安全標準10貝克勒爾,為每公斤110貝克勒爾。 福島縣政府稱,這是今年第一次發現超標的污染稻米,已經禁止其銷售流通。 受福島核事故影響,日本政府今年4月緊急設定
日媒稱中國PM2.5污染問題嚴重-或將影響日本
??????? 日本《產經新聞》10月22日報道稱,中國目前PM2.5污染問題日益嚴重,未來有可能會對日本造成影響。 據日本環境省介紹,從風向上來講,由于夏秋兩季日本列島盛行南風,所以現階段來自中國的污染物不會飄至日本,但是隨著冬季到來,西北風的盛行,這一狀況有可能出現改變,必須做好應
日本核電站放射性污染威脅水和食品安全
日本各地自來水及原奶和蔬菜等農畜產品受放射性污染的范圍23日繼續擴大,首相菅直人當天首次要求人們不要食用福島縣生產的一些種類的蔬菜。核電站放射性污染威脅到水和食品安全,開始對人們生活造成影響。 日本文部科學省23日公布,通過對22日采自全國47個都道府縣中43個的自來
從日本入境人員體表放射性污染醫學處理相關知識問答
一、 有消息指江蘇發現2名受輻射污染人員,請問現在情況如何? 據江蘇省衛生廳報告,3月23日,該省輻射污染檢測和醫學處理指定機構蘇州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接受了無錫機場出入境口岸輻射污染檢測發現異常的2名來自日本的日本籍旅客。醫院對其復檢,并進行淋浴去污等醫學處理,再次復檢合格后放行。專家分析認
日本科學家發現“愛吃塑料細菌”-可緩解環境污染
臺媒稱,全球每年產出逾3.11億噸的塑料制品,由于塑料無法像其他垃圾一樣被自然分解,因此對全球環境而言是相當沉重的負擔。日本科學家發現一種細菌幾乎可以完全分解塑料,可望為地球岌岌可危的環境帶來一線生機。 據臺灣東森ETtoday新聞云3月14日援引美媒《Quartz》的報道稱,世界經濟論壇(W
國家海洋局:日本福島核污染未影響我國海域
昨天,記者從國家海洋局獲悉,自日本福島核電站事故發生以來,國家海洋局已連續3年在西太平洋公海海域進行跟蹤監測,結果顯示,事故影響的范圍在進一步擴大,但目前對我國管轄海域暫無影響。 國家海洋局表示,日本福島核事故后,據媒體報道稱,含有放射性污染物的廢水持續排放入海。國家海洋局對此高度重視,開
遭居民反對-日本福島核污染土再利用試驗暫擱置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2/494576.shtm 據日本廣播協會(NHK)25日報道,日本環境省原計劃在今年3月底之前在東京新宿、埼玉縣所澤等地啟動的福島核污染土再利用試驗,因遭到當地居民強烈反對而暫時擱置。 (總臺記者 李
日本東電公司啟動第五輪核污染水排海
當地時間19日上午,日本東京電力公司啟動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染水第五輪排海,即2024財年(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首輪排海。本輪排海預計將持續到5月7日,排放總量約7800噸。東京電力公司今年1月發布的信息顯示,2024財年計劃共分7次,排放約54600噸核污染水。
日本核污染水排海可能威脅南美洲漁業資源
日本政府不久前決定將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染水排放入海。智利南方大學法學系環境法專家弗拉迪米爾·列斯科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這一決定可能直接或間接威脅智利、秘魯和厄瓜多爾等南美太平洋沿岸國家的漁業資源。他呼吁日本承擔起預防污染的國際責任。 福島第一核電站運營方東京電力公司稱其采用的“多核素去除設
日本百噸核污染食品銷往臺灣-涉及咖啡餅干等多類別
日本受核輻射污染的福島等地生產的泡面、醬油、飲料等食品,日前涉嫌“魚目混珠”更換產地標簽后輸入臺灣。據臺灣“食品藥物管理署”26日公告,截至目前共有286件食品違規銷臺,違規進口商增加到13家,共封存104.4噸食品。 臺灣“食藥署”日前發現,部分來自日本福島等曾受核污染地區的食品疑似更換產地
佛山檢驗檢疫局截獲三批日本核輻射污染地區食品
近日,佛山檢驗檢疫局截獲三批來自日本核輻射污染地區的進口食品,共2600余件,重約4噸,貨值約27.5萬元,主要涉及麥片、曲奇餅、龍角散、潤喉糖、杯面等。目前佛山檢驗檢疫局已依法對上述貨物予以退運處理。 據悉,2011年日本福島發生核泄漏事故后,國家質檢總局就已發布公告稱,鑒于日本福島核泄漏
日本開發用高壓水分離易受銫污染的黏土新技術
日本大學教授平山和雄率領的研究小組日前宣布,他們開發出一項新技術,通過向被放射性銫污染的土壤噴射高壓水,把土壤中銫容易附著的黏土分離出來,從而大幅減少受污染土壤的量。 研究人員注意到,放射性銫的化學結構使其具有易吸附在黏土上的性質,向被污染土壤噴射高壓水后,直徑不到1毫米的黏土微粒就
蒙古與日本技術合作解決PM2.5等大氣污染問題
據日本NHK網站18日報道,蒙古為了改善嚴重的大氣污染問題,導入了嚴格的環境標準,并開始與日本進行技術方面的合作。17日,在蒙古首都烏蘭巴托,兩國負責人召開首次相關會議。 此次技術合是于今年3月,日本和蒙古首腦會談中達成共識的。17日,兩國相關負責人出席在烏蘭巴托舉行的首次相關會議。
國際社會持續反對日本推進福島核污染水排海
“極其自私的算計”(深度觀察) 盡管遭到廣泛譴責和質疑,日本政府和東京電力公司仍在推進福島核事故污染水排海準備工作。日本國內及國際社會持續發出反對和批駁的聲音,認為這種做法極其不負責任,將嚴重損害國際公共健康安全和周邊國家人民切身利益,給全人類的生存環境帶來危害。各方敦促日本方面撤銷錯誤決定,
日本東電執意推進福島核污染水排海準備工作
新華社東京11月26日電 盡管遭到國際社會的譴責和質疑,日本東京電力公司仍繼續推進福島核事故污染水排海準備工作。據日本廣播協會電視臺26日報道,東電計劃于27日開始海底地質調查,為建設用于排放福島核污染水的海底隧道做準備。報道說,按東電計劃,從2023年春季開始,經稀釋的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染水將通過
多方反對日本強推核污染水排海-福島居民:惶惶度日
日本福島縣磐城市距離福島第一核電站僅有50多公里,這里曾是福島縣著名的港口和觀光城市,然而福島核事故以及后續的核污染水排海計劃,給這一切都蒙上了陰影。 織田千代常年居住在磐城市,和許許多多當地居民一樣,自從2021年4月13日,日本政府正式決定將核污染水排海后,她就加入了抗議的行列。兩年多來,每月
美國又稱對日本核污染水排海感到“滿意”,韓網友吐槽
據韓聯社報道,美國國務院當地時間24日在回答韓聯社記者關于日本核污染水排放立場的提問時,再次確認美政府支持日本排海的立場,稱對日本這個計劃感到“滿意”。 報道稱,美國務院發言人當天回答韓國記者提問時聲稱,日本將核污染水排放到太平洋的判斷是依據科學的做法,并補充稱“這個排放計劃符合國際原子能機構
國際權威機構:日本核泄漏污染物對中國暫無影響
世界氣象組織和國際原子能機構北京區域環境緊急響應中心3月12日22時權威發布,由于中國位于日本國的西部,日本核泄露發生地區近日風向盛行由西向東,其核泄漏放射性污染物未來三天對中國沒有影響。 世界氣象組織和國際原子能機構北京區域環境緊急響應中心,綜合分析最新氣象資料和放射性污染物擴散模式運行
應對日本核污染水排海-國內多地出手保駕護航
北京時間8月24日12時,日本啟動福島核污染水排海。 廣州疾控提醒,請市民關注我國環境、衛生、海關等政府部門權威發布,切不可輕信謠言或小道信息,造成不必要的恐慌。不購買和進食受到輻射污染地區生產的食物,到日旅行不建議購買當地水產制品以及來歷不明的食品回國饋贈親友,以減少受污染食品攝入的機會。
國際原子能機構建議日本繼續監測海洋環境污染
據新華社電,國際原子能機構赴日調查團21日向日本政府遞交調查報告,建議日方繼續監測福島核電站周圍淡水以及海洋環境,分析核污染對生物圈放射性物質濃度的影響。 報告還建議,日本政府應加強與災民溝通,充分提供有關核污染處理狀況的信息,同時完善對災民遭受核輻射情況的調查。
劉家沂:日本向海洋排放核廢液污染環境有違國際法
在13日上午舉行的日本眾院外務委員會會議上,日本外務省承認,有關東京電力公司4日向海洋中排放大量含有高濃度放射性物質污染水一事,在排放前未及時向周邊各國進行通報。 “日核廢液"排海"行為違背國際法,各沿海國和內陸國均有權依據國際法的相關規定保留向日本
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附近海泥污染超千倍
日本福島縣南相馬市原町的福島第一核電站泄露事故20公里警戒圈,盡管此處的放射線測量數值處于安全水平,但仍可見警方豎起的“禁止入內”的告示牌。 據日本新聞網報道,東京電力公司近日實施的一項海底淤泥調查顯示,福島第一核電站附近海域的海泥已經受到嚴重的核污染。
日本將土壤污染列入七大公害-建校前做土壤檢測
在日本,土壤污染屬于典型的七種公害(大氣污染、水質污染、土壤污染、噪音、震動、惡臭、地基下沉)之一,是重點防治對象。不過隨著日本制定了相關法律,對農田的土壤污染和城市的土壤污染都進行了嚴格規范,這個問題相對來說得到較好的解決。 曾深受土地污染之害 日本曾發生很多土壤污染事件,例如四氯乙烯(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