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條學術圈的公告,被“頭條新聞”“人民日報”等諸多微博大V轉發,甚至一度登上BBC中文網站首頁。 這條公告來自國內新聞傳播類核心期刊《國際新聞界》。 8月17日,其在官方網站刊出《關于于艷茹論文抄襲的公告》。公告指出,于艷茹發表在該刊2013年第7期的一篇論文,大段翻譯發表于1984年的一篇英文論文,并直接采用該文引用的文獻作為注釋,判定其行為已構成嚴重抄襲,做出刪除于艷茹該文電子版本和五年內拒絕其投稿的決定。 論文刊出時,于艷茹是北大歷史系博士生,現在,其身份為中國社科院世界歷史研究所博士后。 對于《國際新聞界》的這條公告,很多媒體均用“罕見”一詞形容。 處理方式本屬正常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教授、《國際新聞界》主編助理劉海龍8月21日在微博上轉載了此條公告。 截至發稿,這條微博已經被轉發了數百次。留言的學者態度較為一致,均為《國際新聞界》此舉“點贊”。北大歷史系教授羅新也轉發此條微博稱:“這個也應公......閱讀全文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1/3/454992.shtm “論文內容或圖片造假”“第三方代投稿件”“假冒同行評審”……近年來,國內外許多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1/3/454989.shtm “論文內容或圖片造假”“第三方代投稿件”“假冒同行評審”……近年來,國內外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