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生物燃料會增加溫室氣體排放
新研究結果為生物燃料之爭火上澆油 美國《科學》雜志2月7日發表的兩項最新研究成果稱,在某些情況下,用糧食作物等制造生物燃料不僅達不到減緩氣候變化的目的,反而有可能增加溫室氣體排放。這使本來就是非不斷的生物燃料再起新爭議。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的研究人員說,利用糧食作物等大規模制造生物燃料需要更多的農田,將大片森林、草地等轉變為農田這一過程本身會造成碳排放,而且還會破壞森林等吸收和儲存溫室氣體的能力。此外,利用目前的制造工藝,生物燃料在生產過程中會產生碳排放,使用這些生物燃料也會產生碳排放。根據他們的研究結果,從生產和使用過程整體來看,利用現有某些辦法制造生物燃料的“凈效應”是增加溫室氣體排放。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研究人員進行的另一項研究顯示,即使在某個地區用現有的農田來生產生物燃料,整體上也可能導致溫室氣體排放增加,因為這會要求其他地區增加糧食產量,結果同樣會導致人們破壞森林和草地以開辟更多的農田。......閱讀全文
韓國公布溫室氣體減排目標
韓國知識經濟部日前公布了2013年溫室氣體減排計劃,并向377家企業下達了減排指標。據悉,以二氧化碳為標準,2013年韓國溫室氣體排放量預計達5.7億噸,韓國計劃限定排放量為5.53億噸,工業及發電領域377家企業的減排量為1720萬噸,減幅3.02%,減排量是今年的2.1倍。 韓國201
蘇格蘭科學家利用威士忌制造生物燃料
蘇格蘭科學家日前利用威士忌的副產品研制出了一種新型生物燃料,并稱該燃料比乙醇更高效。 據路透社報道,愛丁堡龍比亞大學(Napier?University)的研究小組經過兩年研究,最終從蒸餾過程的副產品中提取出了生物燃料丁醇,這是一種既可單獨使用,又可與汽油或柴油混
美科學家發現制造生物燃料新藻類
來自特拉華大學的凱瑟琳·柯尼和她的藻類。 美國特拉華大學的科學家日前證實,海洋藻類赤潮異彎藻可用于制造機動車燃料生物乙醇。該藻類能存活并生長于飽含一氧化氮的煙氣環境中,但在自然環境中也可形成有毒的過度藻類繁殖。 特拉華大學地球、海洋和環境學院海洋生物科學副教授凱瑟琳?柯尼(Kathryn
物聯網高精度溫室氣體分析儀可測量氣體
物聯網高精度溫室氣體分析儀可同時測量5種對作物造成影響的氣體。 NO (一氧化氮): 此氣體主要是由內燃機燃燒過程產生。可能來源:發電機(熱電聯產)、鍋爐、爐灶、火、汽車馬達等。作物本身可處理一定量的NO。較過一定限度,NO 將對作物產生毒害,會消耗作物能量來分解有毒物。 NO2 (二氧
“溫室氣體排放科學評價與減排戰略和政策研究”通過評審
成果評審會現場 1月15日,由中國科學院國家科學圖書館蘭州分館主持完成的“溫室氣體排放科學評價與減排戰略和政策研究”通過了成果評審。評審委員會由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蘭州大學、西北師范大學、中國氣象局西北區域氣候中心、甘肅省政府研究室和甘肅省應對氣候變化和節能減排領導
國家城市能源計量中心核查溫室氣體排放
近日,內蒙古計量院國家城市能源計量中心(內蒙古)(以下簡稱國能中心)歷時數月,按期完成內蒙古自治區發改委要求的18家溫室氣體排放核查和報告編制任務,并上報國家發改委。開展核查工作期間,服務重點排放單位5家,完成23家核查任務。 2016年12月下旬,內蒙古自治區發改委通過公開招標競選核查機構,
加州制訂地方標準削減汽車溫室氣體排放
美國加州三藩市金門大橋上的車流。攝影:羅伯特●加爾布雷特 據路透社報道,美國加州新年一月底制訂并通過了更為超前的新標準,以削減溫室氣體排放。此舉將鼓勵汽車生產商制造更多的電動以及混合動力汽車。預計到2025年,加州的道路上將奔馳著大量這樣的汽車。 在近日加州大氣資
中國正在制定溫室氣體本土核算標準
碳管理的一個前提條件是,企業必須有衡量排放的碳標準。目前世界上使用碳標準的情況如何?中國目前在碳標準方面正在做哪些工作?對此《每日經濟新聞》(以下簡稱NBD)記者專訪了世界資源研究所溫室氣體核算體系項目經理宋然平。 NBD:世界資源研究所發布了一份名為?《溫室氣體
溫室氣體分析儀的特點有哪些
特點: 1. 超高的準確度,不確定性<0.03% 2. 三種氣體(CH4, CO2, H2O)同時測量,消除稀釋效應 3. Nature、Science等權威期刊上有大量文獻發表,渦動相關通量測量和土壤通量研究的理想工具 4. 更寬的測量范圍,且全量程線性 5. 經過全球通量觀測網絡和
美官員稱中國溫室氣體排放“驚人”
美國氣候變化特使斯特恩(Todd?Stern)稱,中國在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方面的努力令人印象深刻,但指出中國溫室氣體排放的增長勢頭仍令人憂心。 斯特恩稱,中國鼓勵使用清潔能源并提高能效,以減慢溫室氣體排放增長速度,這是值得贊揚的,但預計中國溫室氣體排放還將明顯增長,
青藏高原河流竟是溫室氣體排放“大戶”
溫度低、海拔高,是人們對青藏高原的固有印象。由于這個原因,過去科學家猜測這里的河流也應是“低碳”。但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等研究機構的一項成果表明,青藏高原河流溫室氣體的排放通量處于世界中高水平。該成果已發表在最新一期自然出版集團旗下的《科學報告》中。 青藏高原是世界的“第三極”,溫度低、海拔高
全球溫室氣體濃度再創新高
世界氣象組織9日發布的新報告顯示,全球大氣中的溫室氣體濃度持續上升,加劇氣候變化,2014年這一濃度再創新紀錄。 自2004年起,世界氣象組織每年發布《溫室氣體公報》,重點關注溫室氣體在地球大氣中的濃度。 今年的這份報告指出,1990年至2014年間,由于人類活動排放的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亞
美研究:精準施肥可消減溫室氣體排放
在密歇根州“長期生態研究農業生產基地”,一輛拖拉機正在給玉米苗進行精準施肥。 美國密歇根州州立大學的科研人員日前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發表研究稱,農業生產中氮肥對于全球溫室氣體排放有影響,因此幫助農民精準施肥能夠顯著減排,遏制氣候變化。 由于氮肥能夠大幅提高糧食產量,全球氮肥使用量增長迅猛
廣州能源所溫室氣體清單課題通過驗收
7月24日,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課題——編制省級2005年溫室氣體清單(試點省份)及其他省份能力建設項目驗收會在廣州舉行。國家發改委能源所、中國科學院以及清華大學等單位的專家應邀參會。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副主任徐華清主持了會議。 中科院廣州能源研究所負責
韓國宣布2013年溫室氣體減排目標
據報道,韓國知識經濟部日前公布了2013年溫室氣體減排計劃,并向產業、發電領域的377家企業下達了減排指標。 報道稱,以二氧化碳為標準,2013年溫室氣體排放量預計達5.7億噸,知識經濟部計劃限定排放量為5.53億噸,其中產業、發電領域377家企業的減排量達1720萬噸,減幅為3.02%,
中國將建自己的溫室氣體觀測網
??? 記者31日從中國氣象局獲悉,為加強對氣候變化的研究,中國將積極推進自己的溫室氣體觀測系統的建設。 ??? 中國氣象局局長鄭國光31日在中國氣象局加強應對氣候變化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指出,中國氣象部門將努力增強我國溫室氣體觀測和分析能力,在中國氣象局區域大氣成分觀測站基礎上,組織溫室氣體、氣溶
日本成功發射“呼吸”號溫室氣體觀測衛星
日本今日用一枚H2A火箭將世界首顆溫室氣體觀測衛星“呼吸”號發射升空。衛星將用高精度的傳感器觀測地球上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濃度。本次發射中還有7顆由日本大學和民間企業等研制的小型衛星“搭便車”升空。 日本當地時間1月23日12時54分(北京時間11時54分),世界首顆溫室氣體觀測衛星“
2011年美國溫室氣體排放量下降
美國環保局上周發布了第18份美國年度《溫室氣體排放和碳匯(匯編)》報告。報告顯示,2011年美國人為的溫室氣體排放約為67.023億噸二氧化碳當量,比2010年減少了1.6%,比2005年的水平降低了6.9%。但從長期來看,自1990年以來,美國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仍在以平均每年0.4%的速度不斷增
UoW-FTIR-多要素溫室氣體分析儀
溫室氣體觀測技術處于不斷發展過程中,較為早期的觀測技術以非色散紅外技術和色譜分析技術為主。近年來,FTIR 測量技術和光腔衰蕩測量技術則成為溫室氣體在線測量的技術前沿,兩種測量技術各有優勢。前者選擇中紅外波段,是溫室氣體的強吸收區,并通過測量較寬譜段內的完整光譜進行富里葉變換解析,有利于提高
Agilent推出溫室氣體檢測分析儀
SANTA CLARA, Calif., Jan. 12, 2010 --安捷倫公司(NYSE: A)今天宣布有兩款溫室氣體(GHG)分析儀上市,它們可用于空氣樣品中甲烷(CH4)、二氧化碳(CO2)和氧化亞氮(N2O)的檢測。這種分析儀也可以分析土壤氣體或用于植物呼吸的研究,這些樣品中含有CH
發展轉基因作物或可減少溫室氣體排量
據《經濟學人》雜志近日報道,農業生物技術應用國際服務組織(ISAAA)發布2012轉基因作物年度發展報告,指出2012年發展中國家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的增幅首次超過發達國家,并認為發展轉基因作物可減少溫室氣體排量。 ISAAA的報告指出,2012年全球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大約為1.7億公頃,其
美首次發布溫室氣體大型排放源數據
根據全美大型設施及產品供應商日前向美國環保局提交的溫室氣體排放數據,發電廠為美國201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最大的固定排放源,煉油廠居其次。 其中,二氧化碳在直接溫室氣體排放中所占份額最大,為95%;其次是甲烷,占4%;氧化亞氮和幾種氟化氣體共占1%。這些氣體在大氣中積聚,被視為造成全球氣溫上升的
聯合國提出飛機溫室氣體排放標準
國際航空在2014年產生了超過4.92億噸二氧化碳。 一個聯合國小組日前提出了全球首個飛機溫室氣體排放標準。 由國際民航組織(ICAO)公布的這份草案適用于大部分的商用飛機,包括已經設計完成并正在生產的。它要求在未來12年中對航空設計進行最低限度的改變,然而許多環保主義者指出,這一提案尚不足以應
首個溫室氣體檢測站在長沙啟用
湖南省首個溫室氣體試點監測站今天在長沙驗收合格并正式投入使用。 國家環保部在全國4個直轄市和27個省(自治區)省會城市建設溫室氣體試點監測站。溫室氣體試點監測站(長沙站)今年4月建設完工,經過安裝檢測、單機調試、系統聯機調試以及60天運行考核檢驗,系統運行正常,性能審核合格,成為全國
科學家合成出可替代柴油的生物燃料
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道,美國科學家們使用合成生物學方法,修改了大腸桿菌和一個釀酒酵母的菌株,制造出了沒藥烷的前體物沒藥烯。測試表明,對沒藥烯進行加氫反應生成的沒藥烷是一種“綠色”的生物燃料,有潛力替代D2柴油。研究發表在《自然·通訊》雜志上。 “這是科學家們首次報告稱沒
被指出于政治目的--歐盟涉嫌歪曲生物燃料科學
從2008年到2010年1月,在歐盟的政治人物、科學家和高級公務員之間散發一些電子郵件,內容涉及歐洲最具爭議的環保領域,即號稱石油替代品的生物燃料使用問題。事實上,如果不是透明法律,歐洲的人們可能還不知道既得利益如何影響歐洲清潔能源政策及其背后的科學。 據路透社報
科學家巧用進化策略提高生物燃料生產效率
用秸稈之類的農林業廢棄物生產生物燃料堪稱一舉兩得,但生產效率尚需提高。科學家求助于大自然的進化規則,讓細菌在生存競爭中變得更擅長分解木糖,從而提升生物燃料制取效率。 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日前發布新聞公報說,這所大學一個研究小組讓大腸桿菌生活在特殊環境中,迫使它們發酵分解木糖才能生存。繁殖150
調查生物燃料環保效應可能比石油還差
據英國《新科學家》雜志報道,生物燃料的綠色光環又加注了另一個環境污點,由英國政府資助的一項調查發現,英國加油泵抽出的每5升生物燃料中就有4升達不到可持續工業的基本行業標準。 生物燃料制造廠商不能出示其燃料不是通過毀壞雨林生產出來,也不能說明他們沒有損壞其它的自然環境和加困貧窮農民的生活。事實上,他
科學家發現一種“長壽”溫室氣體是CO2的7100倍
據《衛報》近日報道,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化學系的研究人員最新發現,一種稱為全氟三丁胺(PFTBA)的物質也是溫室氣體,該氣體100年內使地球變暖的效應是二氧化碳(CO2)的7100倍。而這種工業化學品目前沒有受到監管,其在大氣中可長期存在。這項研究發表在《地球物理研究快報》上。 PFTBA自2
科學家實現溫室氣體高靈敏度測量和同位素分辨
近日,中科院上海光機所強場激光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團隊利用空氣激光,發展了高靈敏度相干拉曼光譜技術,實現了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的定量檢測、多組分同時探測和CO2同位素分辨,溫室氣體探測靈敏度達到0.03%,信號穩定性達到2%的水平。相關成果已發表于《超快科學》。近年來,“空氣激光”的發現與廣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