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年前,德國諾貝爾獎得主保羅-埃爾利希推廣了一種“魔彈”(magic bullet)的概念,即臨床醫生能利用這種方法來靶向作用入侵機體的外來微生物,同時還不損傷機體其它部位的健康;如今盡管化療能作為治療癌癥的有效靶向療法,但患者常常會面臨一些不良的副作用,近日,來自密蘇里哥倫比亞大學的科學家們就通過研究開發了一種特殊的基于核酸的納米結構,來靶向作用癌細胞,同時還不會損傷正常細胞的功能,相關研究刊登于國際雜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圖片來源:Erica Overfelt, Bond Life Sciences Center
研究者David Porciani表示,很多治療性的藥物并不能有效區分癌細胞和健康細胞,這些藥物會殺滅所有細胞,而且這些療法在短期內會產生比癌癥本身更為嚴重的副作用;研究人員所開發的小型分子能夠與癌細胞表面的受體分子結合,從而使其展現出癌細胞特性,他們的想法就是利用這些智能分子作為載體來運輸化療藥物或診斷制劑。
利用一種分子過程來模擬高度加速的自然進化狀態,研究人員就發現了一種核酸適體(aptamers),由于具有三維結構,這種核酸適體就能以告訴的親和性和選擇性與特定靶向分子相結合,當靶點是癌癥相關的受體時,這些核酸適體就能作為一種分子工具來識別特異性的疾病細胞。
隨后研究人員在核酸適體上裝載了大量能夠產生核酸納米結構的熒光RNAs分子,在與靶向癌細胞和非靶向細胞的“孵育”過程中,只有惡性的細胞會被納米顆粒照亮,因此這種結構就能與其目標準確地結合在一起,研究者Porciani說道,下一步我們將會通過研究來證明,這些適體能夠裝載治療性分子,更好地靶向作用并且殺滅癌細胞,同時不會對正常組織產生影響。此前這些適體能作為一種特殊的工具來運輸藥物,而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所開發的方法或能幫助運輸更大且更具潛力的基于RNA的藥物分子來靶向作用癌細胞。
最后研究者表示,本文的研究進展或許有望被有效地轉化為新的藥物、設備或療法,并根據個體的基因、所處環境、生活方式來提供個體化的護理措施,從而改善人們的機體健康。
說起那些與人體和諧共存的微生物,它們寄居在體內的同時,也為人提供了非常多的益處。其中很多細菌可以幫助我們代謝一些無法消化的成分,提供營養,同時還能監視外界環境的變化,為免疫系統提供警報信號。當然,我們......
提問:對抗癌癥的第一種精準靶向藥物,屬于哪一類藥物呢?答案:1997年進入臨床的利妥昔單抗。自此之后的二十多年里,憑借高特異性、高親和力、長半衰期和強力殺傷等眾多優勢,基于單克隆抗體的靶向藥物一個接一......
澳大利亞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設備,可以檢測和分析血液樣本中的癌癥細胞,使醫生能夠避免采用侵入性手術檢測癌癥并監測治療進展。相關研究發表于1日出版的《生物傳感器和生物電子學》雜志。20世紀20年代,奧托......
癌細胞發展出多種繁殖機制。一個來自古老的進化理論的例子是積極選擇,即具有有利癌癥突變的細胞傾向于蓬勃發展。然而,負性選擇的作用-具有不利突變的前述細胞的過程-尚未與癌癥明確聯系。現在,金澤大學的Mas......
轉移擴散通常會導致癌癥的致命后果。新出現的證據表明,只有原發癌細胞的亞群進行多步驟重新編程,以獲得侵蝕周圍環境和逃避循環中的細胞凋亡的能力,才能在遠處器官中形成轉移灶。另一方面,所有使轉移細胞能夠應對......
急救信號的接受、急救目標的識別定位以及安全無碰軌跡的生成。(浙大供圖)對于患有如心肌梗塞、嚴重低血糖、嚴重外傷等突發疾病的患者來說,如果不及時開展治療,患者面臨著極大的死亡風險,因此及時給......
隨著治療癌癥新技術CAR-T療法的問世,人類攻克癌癥可能會從夢想慢慢變成現實。未來癌癥不可怕,沒錢治病才要命,未來長壽真的只是個技術問題。CAR-T療法又創造了一個全新的奇跡!85歲!國內年齡最大!重......
西澳大學和泰拉松兒童研究所目前正在領導一項針對寵物犬的獨特臨床試驗,該試驗可能為針對最常見的兒童癌癥之一——肉瘤的新免疫療法鋪平道路。該療法是一種聚合物填充的凝膠,其中裝有免疫治療藥物,當患者切除肉瘤......
據澳大利亞悉尼加文醫學研究所的一項新研究,一些癌細胞可部署并行機制來逃避免疫系統的防御,而且能抵抗免疫治療。研究人員發現,通過抑制殺傷性T細胞的活動,并阻礙免疫系統標記腫瘤細胞,乳腺癌細胞能夠復制和轉......
靶向多肽在腫瘤早期檢測、術中微小病灶描繪以及控制顯影劑全身毒性等方面具有較大臨床意義。在許多臨床前研究中,靶向多肽已經被成功驗證用于腫瘤成像和手術導航的分子探針配體。比如,通過結合腫瘤細胞表面的αv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