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質能的發展是大勢所趨,是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的必然環節。”中國工程院院士倪維斗對我國生物質能的未來發展寄予厚望。可事實上,初興的生物質成型燃料卻在發展過程中陷入僵局。
近日,環保部針對《高污染燃料目錄(二次征求意見稿)》的意見征求正式截止。本輪征求意見稿將此前明確不屬于高污染燃料的“加工成型的農林固體生物質燃料”也列入管控燃料范圍。
這似乎與國家能源局公布的《生物質能發展“十三五”規劃》當中提出的生物質成型燃料的建設重點相悖:積極推動生物質成型燃料在商業設施與居民采暖中的應用。
政策的出入,原因在于目前還沒有一項政策明確指出生物質成型燃料是清潔能源。國家能源局和環保部2014年聯合發布的《關于開展生物質成型燃料鍋爐供熱示范項目建設的通知》也只是承認,生物質成型燃料鍋爐供熱是綠色低碳環保經濟的分布式可再生能源供熱方式,是替代煤炭重油等化石能源供熱,防治大氣污染的重要措施。
另外,生物質成型燃料工業化標準體系尚未建立,其燃料、燃燒設備、工業技術和專用的污染物排放控制設備缺乏完整的相關標準。國家發展改革委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周鳳起就曾提出,生物質成型燃料產品和質量缺乏監督,整個行業亟待規范。
《生物質能發展“十三五”規劃》也指出,從資源和發展潛力來看,生物質能總體仍處于發展初期,目前社會各界對生物質能認識不夠充分,一些地方甚至限制成型燃料等生物質能應用,導致生物質能發展受到制約;缺乏設備、產品、工程技術標準和規范;缺乏對生物質成型燃料的終端補貼政策支持。
所以,目前整個行業正面臨一個迫切難題:全國缺乏一個明確界定其清潔屬性的政策,這一狀況也成了當前生物質成型燃料推廣利用的最大瓶頸。
其實,包括兩院院士石元春在內的眾多專家多次呼吁,生物質成型燃料屬于清潔、綠色、低碳的可再生能源,其在專用鍋爐中燃燒,僅需要適當除塵,就可達到與天然氣相同的煙塵、氮氧化物排放水平,二氧化硫排放遠低于天然氣。在經濟性方面,獲得相同熱量,生物質成型燃料的成本僅有天然氣的60%,甚至更低。
新生事物的發展道路難免迂回。筆者認為,即使身份不明,也不應該就此將生物質成型燃料扣上高污染燃料的帽子,既然有清潔能源的基因,政策就該助推其更好地發揮作用。一切政策的立足點,都應該是體現生物質成型燃料綠色低碳清潔環保的本質特性,促進生物質成型燃料發展。
筆者近日從北京市環保局獲悉,今年北京市將以超常規措施治理燃煤污染。燃煤鍋爐清潔能源將改造4000蒸噸左右。要實現目標,必須打好燃煤鍋爐清潔能源改造攻堅戰,確保空氣質量進一步改善。
小型燃煤鍋爐的清潔改造,用天然氣確實比較方便。但考慮資源和價格,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可以負擔,別的地方就有難度,生物質能可以填補這些空白。生物質鍋爐要根據生物質燃料專門設計,也要把研發體系建立起來,從燃料質量到設備能耗到污染排放,都有相應的標準可依。
視覺中國供圖采用生物質制備活性炭,原料成本低,椰殼、核桃殼、松子殼等果殼以及秸稈、木屑、污泥、廢棄蔬菜等廢棄物都可以用作原料,但對這些原料的預處理活化過程的能耗過高,制約了生物質生產活性炭的產業化發展......
12月2日,由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以下簡稱廣州能源所)承擔的“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戰略性國際科技創新合作重點專項項目“生物質氣化及熱電氣多聯供系統研發及示范”在泰國建設的1MWe生物質氣化多......
生物質作為一種新型的可再生非化石資源,被認為是潛在化石資源替代品。5-羥甲基糠醛(HMF)作為生物質資源的重要代表性平臺產品之一,可以作為原料生產多種高附加值化合物。將電氧化HMF與在新能源領域中具有......
青島生物質天然氣項目并網運營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農業農村部等十部委聯合印發了《關于促進生物天然氣產業化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指出將生物天然氣納入國家能源體系,建立分布......
對生物質發電廠常用的18種秸稈燃料進行的高溫(550℃)模擬燃燒實驗表明,秸稈的平均灰分含量為9.33%.秸稈灰分的主要組成為大量不能直接利用的硅酸鹽(含量為25.85%)、鈣鹽(含量為23.34%)......
生物質燃料是結合社會經濟發展形成的全新燃料,具有再生性、多元化以及低排放等優勢。其中生物質燃料在熱值較低、多變性以及破壞大氣環境等因素影響下,阻礙了發展與普及。因此需要根據實際需求,深入研究生物質鍋爐......
1前言生物質包含了全體的動物植物微生物,相比較于傳統的活化石而言有著更好的可再生性,能夠用做資源。在用作資源的過程中需要經過厭氧發酵的過程,文章就此進行分析。2厭氧發酵在生物質發酵的應用厭氧發酵技術是......
一、什么是生物質根據IEA(國際能源機構)的官方解釋,生物質是指各種能夠進行光合作用的有機體,通俗來講,就是指地球上所有的動物、植物以及微生物。由于近年來一直在呼吁使用清潔能源,生物質作為一種清潔能源......
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李來庚研究組通過對木質素合成進行細胞特異性精準調控,實現了木質纖維生物質利用效率的顯著提高,同時增加植物木質纖維生物質的積累。近日,該研究成果在線發表于《新植物學家》。木......
低碳烯烴(乙烯、丙烯和丁烯)是世界上產量最大的化學產品,每年全世界產量約為4億噸,是合成纖維、合成橡膠、合成塑料的基本化工原料,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低碳烯烴主要由工業石油催化裂化制得,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