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發布了《場館生物氣溶膠監控處置系統技術要求》團體標準。此項團體標準以涉及密閉空間、人群聚集的體育文化綜合型場館為公共聚集場域切入點,針對以生物氣溶膠監控處置系統的設計、開發、性能評價、升級改造及安裝使用為核心的場館生物安全防護能力建設。
該團體標準由張家港長三角生物安全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研究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生物檢測監測產業技術創新平臺、北京化工大學、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天壇醫院、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等起草單位共同制定。
該項團體標準在佛山國際體育文化演藝中心構建了總建筑面積15.5萬平方米的安裝生物氣溶膠監控處置系統的生物安全模式場館,涵蓋生物安全監控處置系統物聯網云平臺、氣溶膠采樣器、生物危害因子檢測工作站、氣溶膠消殺器,可以在場館內進行硬件裝備與軟件系統的組網。在歷時22天、50余場國家級重大賽事的生物安全保障實施中,團隊對標準的核心參數予以了驗證與優化,結合場館物理空間、空調系統、人員動線確定了場館中生物氣溶膠監控處置系統的配置數量、安裝位置、使用頻次等核心指標,嚴謹規范的工作程序為標準的科學性、適用性、有效性予以充分的支撐。
專家一致認為,《場館生物氣溶膠監控處置系統技術要求》作為首個面向場館生物安全能力建設需求的團體標準,針對生物危害因子在人群聚集場域通過氣溶膠造成大面積危害的現實問題,以場館作為公共人群聚集場域的切入點,規范了生物氣溶膠監控處置系統設計、開發、性能評價、升級改造及安裝使用在內的技術性能要求,填補了生物氣溶膠監控處置系統相關標準的空白,為場域內生物氣溶膠中32種生物危害因子的全時空監測、報警、處置提供了能力建設思路;對于指導場館依托全系統的監測檢測裝備、物聯網系統、大數據云平臺,實現全場域的實時監測和消殺提供了技術支撐。
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上海市加快合成生物創新策源打造高端生物制造產業集群行動方案(2023-2025年)》,方案指出要持續強化長三角區域產業鏈供應鏈創新協同,促進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多方聯動,開展以產......
核糖核酸誘導的轉錄后基因調控在生命個體抵御外源入侵的過程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自然界中的生命體無時無刻都需要應對各種外部入侵,如細菌、病毒等。為了應對這些入侵,生命體的細胞會產生一種叫做核糖核酸的分子......
在9月份,生命科學領域迎來了一場投融資的狂潮,眾多企業紛紛參與其中。這一領域的創新和發展得到了全球范圍內的廣泛關注和認可,吸引了大量的資本和資源,40余家企業完成數十億融資!生命科學涵蓋了從生物大分子......
2023年9月,蘇州亞通生物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亞通生物”)宣布完成近億元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乾道基金領投,博潤資本跟投,凱乘資本繼續擔任獨家財務顧問。2022年8月,亞通生物獲得了來自杏澤......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和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綜合和規劃財務司共同發布“關于公布生物醫用材料創新任務揭榜掛帥(第一批)入圍揭榜單位”的通知,經各地推薦、綜合評審和網上公示,確定了生物醫用材料創新任務揭......
9月17日至19日,以“全球環境變化與遙感”為主題的首屆國際大氣環境遙感學會年會在武漢舉行。會議期間,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簡稱安光所)承辦“一帶一路”國際科學組織聯盟國......
9月16日,生物活性分子與成藥性優化全國重點實驗室在廣州正式啟動建設。據悉,該重點實驗室是暨南大學首個全國重點實驗室,由天然藥物化學家、暨南大學副校長葉文才擔任主任,擁有固定研究人員155人,其中國家......
【引言】生物顯微鏡是一種用于觀察生物切片、生物細胞、細菌以及活體組織培養、流質沉淀等的精密光學儀器。它還能夠觀察其他透明或半透明物體、粉末和微小顆粒等物體。生物顯微鏡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最早由荷蘭人列......
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生物與化學交叉研究中心朱正江研究員團隊在AnalyticalChemistry雜志在線發表了題為“AllCCS2:CurationofIonMobilityCollisio......
生物圈釋放的大氣一次生物氣溶膠(PBAPs)在地球系統中廣泛存在,阿拉伯糖醇、甘露醇、葡萄糖和海藻糖是主要的生物源組分,并作為示蹤物應用于PBAPs的表征和解析。有研究指出PBAPs對大氣棕碳有重要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