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調控和平衡光生載流子的分離、傳輸與復合對于實現高靈敏光電探測器至關重要。傳統的有機光電晶體管大多基于單一的層異質結或體異質結結構,前者中給、受體分別以層狀薄膜疊加的形式構成,后者中給、受體材料共混形成光電轉換活性層。盡管以上結構提供了較優異的光電探測性能,但是它們都很難同時兼顧光生激子的高效分離、傳輸以及較低的激子復合率,這嚴重限制了光電晶體管光探測性能的進一步提升。
為解決以上問題,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新穎的復合式分層光電晶體管結構,該結構由用于載流子高效傳輸的C8-BTBT溝道層、高效的C8-BTBT:PC61BM體異質結光活性層以及二者之間的超薄MoO3空穴傳輸層組成(圖1)。在光活性層中產生的激子在體異質結處被有效分離,產生的電子被受體PC61BM捕獲(CTE效應),空穴則注入溝道層,無機MoO3可以進一步促進空穴的注入并阻擋電子,從而有效地抑制電子-空穴復合。更進一步,具有高遷移率的C8-BTBT溝道層為空穴的傳輸提供了暢通無阻的“高速公路”,空穴在溝道中得以自由和高速地傳輸。因此,通過對光生激子的產生、分離、傳輸以及復合抑制的各個環節進行巧妙設計和優化,最終實現了光電晶體管光探測性能的大幅提升,光敏性photosensitivity (Ilight/Idark)達到2.9′106 ,光響應性(Photoresponsivity)達到8.6′103 A/W,光探測率(Detectivity)為3.4′1014 Jones,在弱光照射下(32μW/cm2),外部量子效率為3 × 106 %。
不僅如此,在器件應用層面,研究團隊利用這一新穎結構,制備了柔性的光電探測器件,并通過彎曲實驗驗證了該結構在柔性器件中良好的可靠性(圖2a)。與此同時,研究團隊也制備了光電晶體管的陣列結構,驗證其在光成像應用中的優異潛力(圖2b)。
這一工作中提出的器件結構設計思路,鋪設了一條通往高性能有機光電晶體管的新路徑。為實現高性能(柔性)光電探測器以及光成像器件,提供了重要的設計思路和實現方法。不僅如此,此結構具有非常優異的普遍適用性,為從紫外到近紅外寬光譜范圍的高性能光電探測器以及其他相關有機光電器件的電子、光電原理性探索以及器件應用開發提供了嶄新的研究平臺。
近日,泛半導體缺陷檢測創新型企業創銳光譜宣布完成近億元Pre-A輪融資,由光速光合領投。融資資金將主要用于技術研發和產能擴容。創銳光譜成立于2016年,是全球領先的瞬態光譜技術產業化企業,立足瞬態光譜......
記者26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了解到,該校張軍等人聯合南京大學陸海、張榮團隊通過設計制備單光子雪崩光電二極管,發展主動淬滅主動恢復讀出電路技術,研制出具有實用價值的紫外半導體單光子探測器。研究團隊利用該......
2024年11月18日至20日,第十二屆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analyticaChina2024)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隆重舉行。本屆展會吸引了全球超過1200家頂尖企業參展,集中展示了最新的科技創新......
據英國帝國理工學院網站近日報道,英國研究人員正著手設計全新探測器來捕獲暗物質。下一代探測器的規模將為目前世界上最靈敏的暗物質探測器LUX-ZEPLIN(LZ)的10倍,希望能發現更廣泛的潛在暗物質候選......
弱相互作用大質量粒子(WIMP)被認為是暗物質主要候選粒子之一。26日,世界上最靈敏暗物質探測器LUX-ZEPLIN(LZ)的觀測結果公布。結果顯示,沒有證據表明WIMP的質量超過9GeV/c2(千兆......
2024年8月14日-16日,北京卓立漢光儀器有限公司、北京懷柔儀器和傳感器有限公司、先鋒科技(香港)股份有限公司、無錫中鐳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聯合舉辦的第五屆“逐夢光電”國產光電分析儀器和核心技術研制與......
近期,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科研團隊與合作者通過可控調制熱載流子來提高電流密度,發明了一種由石墨烯和鍺等混合維度材料構成的“熱發射極”晶體管,并提出了一種全新的“受激發射”熱載流子生成機制。相關研究成果......
集成電路是現代信息技術的基石,而晶體管則是集成電路的基本單元。隨著晶體管尺寸的不斷縮小,其進一步發展的挑戰日益增多。因此,探索具有新工作原理的晶體管,已成為提升集成電路性能的關鍵。傳統晶體管主要依賴穩......
美國普渡大學團隊將堿金屬原子(銫)捕獲在集成光子電路中,可充當光子(光的最小能量單位)的晶體管。這些被“捉”到的原子,首次展示了冷原子集成納米光子電路構建量子網絡的潛力。研究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物理評......
引力波也被稱為“時空的漣漪”。1916年,愛因斯坦基于廣義相對論做出預言,劇烈的天體活動會帶動周圍的時空一起波動,這就是引力波。約100年后,2015年9月,宇宙中一次僅持續五分之一秒的“漣漪”改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