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9-04-03 14:09 原文鏈接: ScienceRobotics:可用于癌癥診斷治療的磁性微游動機器人

      自然界中存在著豐富多樣的生物自組織系統,表現出高度的群體智慧,可以解決個體無法勝任的復雜問題。比如分工協作的蟻群可構建復雜而精巧的蟻巢、搬運超重獵物,布陣捕食的鯡魚群可輕松捕獲非常警覺的橈足類動物等等。

      受此啟發,來自哈爾濱工業大學謝暉教授團隊發表了題為“Reconfigurable magnetic microrobot swarm: Multimode transformation, locomotion, and manipulation”的文章,開發了一種磁性微游動機器人,這將有望為癌癥治療中高效靶向給藥和早期診斷體內成像提供有效解決方案。

      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Science子刊Science Robotics上。

      這種呈花生狀的磁性游動機器人長3微米,直徑2微米,只有頭發絲直徑的約四十分之一。該機器人可成千上萬地組隊協同作業,機器人之間通過非常小的作用力交流,自組織成一個多模態的群體,就像蟻群用觸覺或氣味交流一樣。

      群體可在旋轉磁場的調控下,展現出多種隨環境或任務快速響應的模態,其可變形為長鏈模態,高效穿越狹長的模擬毛細血管,還能夠模擬自然界的蟻群(渦旋模態)和鯡魚捕食陣列(橫帶模態),分別完成大負載可控輸送與大面積同步集群清理操作。

      據介紹,由于機器人足夠小,可以到達例如毛細血管末端、視網膜等其他手段難以直接治療的部位。未來通過體內運動導航,由成千上萬個裝載藥物的微游動機器人組成的群體,可以直達病灶部位,識別并攻擊病變細胞,實現高效無副作用治療。與此同時,微納游動機器人還可以留存在體內,實現健康狀況的在體監控,協助人體免疫系統長期有效維護人類健康,為疾病的早期診斷與治療提供一種新手段。

      《科學·機器人學》創刊于2016年12月,旨在傳播機器人相關領域的代表性研究成果,平均每期刊出不多于4篇的研究類文章。據悉,此次論文發表在國際權威雜志,是謝暉教授帶領團隊繼2017年底在《自然·通訊》發表創新性研究成果后取得的又一項重要突破。


    相關文章

    重慶4年內將創建一批“機器人+”應用場景

    10月29日,記者從重慶市經濟信息委獲悉,日前市經信、科技、教育等8部門聯合印發《重慶市“機器人+”應用行動計劃(2024—2027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提出到2027年,我市將創建一批“機......

    一批重要國家標準發布涉機器人、民用無人機等

    在10月14日召開的世界標準日主題活動上,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標準委)公布了近期批準發布的一批重要國家標準。這些標準生動體現了世界標準日中國主題“強化標準引領促進高質量發展”。在助力科技創新方面,新發布......

    馬斯克直播爆猛料機器人工作能力將超越人類70%

    在最新的直播中,馬斯克一如既往的語出驚人,透露了特斯拉的許多重大信息。第一,馬斯克承認了他的AI大模型Grok要集成到特斯拉汽車上,這可以說是特斯拉車型機器人最重要的一步。Grok相當于給這些車型機器......

    新型電路為機器人“思考”騰出空間

    科技日報北京10月8日電(記者張佳欣)英國倫敦國王學院研究人員首次研發出無需電力就能向機器人發出復雜指令的方法,這能為機器人“大腦”騰出更多“思考”空間。這一世界首創成果為新一代機器人的誕生開辟了可能......

    世界機器人大賽首屆太空機器人大賽在長沙舉行

    9月24日至25日,世界機器人大賽首屆太空機器人大賽在長沙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副校長劉宏,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空間站系統總設計師楊宏,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人因工程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陳善......

    AI癌癥診斷好幫手

    生活工作中,人們已能感受到生成式AI的強大。但除了覆蓋到日常生活,還有一類領域也正在被AI模型悄悄改變——醫學中的癌癥診斷。革命性的轉變就在眼前。現在,美國哈佛醫學院、斯坦福大學和布萊根婦女醫院聯合團......

    美軍研發清除生化污染機器人

    “自主設備凈化系統”機器人。圖片來源:美國陸軍網站科技日報訊 (記者劉霞)目前,為處理車輛上的生化武器,士兵們不得不穿上笨重的核生化防護(NBC)裝備,耗時約1小時才能完成一輛車的消毒,整個......

    真菌和計算機組合機器人問世

    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真菌“生物混合機器人”。圖片來源:美國康奈爾大學科技日報北京9月1日電(記者張佳欣)美國康奈爾大學研究人員成功開發出一種由真菌和計算機組成的“生物混合機器人”。這種機器人能夠將真菌的......

    科大訊飛人形機器人亮相2024世界機器人大會

    科大訊飛正積極布局人形機器人賽道。8月21日,2024世界機器人大會在北京開幕。本次大會上,科大訊飛帶來了“訊飛超腦2030計劃”的最新進展和大模型加持下、“腦力”再升級的訊飛人形機器人。當前人形機器......

    螞蟻“快照識途”助力微型機器人自主導航

    螞蟻等一些昆蟲有很強的“識途”能力,即使遠行也能順利找到“回家”的路。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的研究人員日前在美國《科學·機器人學》雜志上發表論文說,他們從螞蟻等昆蟲的視覺導航能力獲得啟發,創建出一種適用......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