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全國兩會的代表委員里有不少科學家,在他們看來,中國可以為人類和平利用太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
去月球背面:
為深空探測打下基礎
“太空探索無止境,地球可能不會去‘流浪’,但人類一定會走向深空。”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嫦娥五號探測器總指揮兼總設計師楊孟飛說。
嫦娥四號不久前實現了人類在月球背面的首次軟著陸。月背的獨特地形增加了高精度著陸的難度,解決這些難題,為后續的深空探測打下了基礎。
按照計劃,2019年年底前后將發射嫦娥五號,實現月球采樣返回;2020年將實施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到本世紀中葉,我國的深空探測有望達到100AU(1AU是地球到太陽的平均距離,約為1.5億公里)。“我們正努力向更遠處進發。”楊孟飛說。
下一代望遠鏡:
開辟認識宇宙新紀元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武向平說,國際大科學工程“平方公里陣列射電望遠鏡(SKA)”計劃2020年開始,在澳大利亞和以南非為中心的八個非洲國家兩個臺址同時開始建設。
這是有史以來建造的最龐大的天文設備,有望揭示宇宙中誕生的第一代天體。
“國際SKA大家庭需要中國的加入和支持。”武向平說,經過充分準備的中國團隊應當肩負起這個時代重任,在探索神秘宇宙中做出應有貢獻。
“靠譜”的火箭:走向更遙遠太空
“2019年,長征三號甲系列運載火箭有望成為我國第一型跨入‘百次俱樂部’的單一系列運載火箭。”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三甲系列運載火箭總設計師姜杰說,從2018年到2020年,我國的長三甲系列火箭預計將執行40次發射任務。
同時,我國已經成功研制并發射了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征五號、長征六號和長征七號,還將研制運載能力更高的重型火箭。“運載火箭的能力有多大,人類探索太空的舞臺就有多大。”姜杰說。
“《流浪地球》里有一句臺詞,‘無論結果如何,人類的勇氣和堅毅,都被鐫刻在星空下。’這句話點燃了無數人的激情,也是一大批科學家傾其畢生精力不懈追求、探索未知的寫照。”全國人大代表、中科院院長白春禮說。
太空探索和利用領域正在發生重要趨勢性變化。一些變化之巨,多年未有。哪些新趨勢值得密切關注?新變局意味著什么?外空治理如何與時俱進?為什么說太空探索迎來新變局聯合國不久前發布題為《為了全人類——外層空間......
我們的宇宙如何工作?我們如何來到今天?……面對這些問題,未來論壇青年科學家、香港大學太空研究實驗室執行主任蘇萌帶領一眾學子“仰望星空”,一同探索宇宙奧秘。記者2日從未來論壇獲悉,由其聯合科大訊飛共同發......
參加全國兩會的代表委員里有不少科學家,在他們看來,中國可以為人類和平利用太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去月球背面:為深空探測打下基礎“太空探索無止境,地球可能不會去‘流浪’,但人類一......
參加全國兩會的代表委員里有不少科學家,在他們看來,中國可以為人類和平利用太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去月球背面:為深空探測打下基礎“太空探索無止境,地球可能不會去‘流浪’,但人類一......
2月20日,我有幸作為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參研參試代表中的一員,在人民大會堂受到習近平總書記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習總書記在講話中指出,太空探索永無止境,偉大事業都始于夢想、基于創新、成于實干。“夢想......
從“天眼”到“嫦娥”,從火星到暗物質,星空浩瀚無垠,中國的探索之旅才剛剛開始從“一曲星夢東方紅”,到“嫦娥奔月創奇跡”,航天夢為實現中國夢凝聚起強大精神動能目送嫦娥四號升空,見證嫦娥玉兔互拍成功,一個......
美國媒體日前報道,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宣布將裁掉現有6000多名員工的10%。據報道,太空探索技術公司是在給員工的電子郵件中宣布這一決定的。公司將向被裁員工提供至少額外8周薪水和其他福利,并幫助他們尋......
今天,帕克太陽探測器順利升空,人類太空探索又迎來新的里程碑。同一天在北京舉辦的“2018年世界科技創新論壇”上,這一消息也成為與會嘉賓熱議的話題。宇宙中哪些奧秘是人類共同的求索方向?探索深空究竟面臨哪......
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22日將該公司衛星互聯網項目首批測試衛星送入太空,為搭建由約1.2萬顆衛星組成的太空“星鏈”做準備。1.2萬顆衛星,大約相當于現役衛星數量的10倍,史上所有發射衛星數量的2倍。人們......
美國私營企業太空探索技術公司4月30日成功試射了一枚“獵鷹9”號火箭,模擬了利用火箭向國際空間站發射“龍”貨運飛船的情形。太空探索技術公司表示,當天對火箭的9個發動機進行了靜態點火測試,整個過程僅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