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援、回收、再適應......航天員從太空“下班回家”時,我們經常能夠在直播中聽到的這些高頻詞,具體代表什么含義?這次,載人航天常見術語知識帖帶你以更專業視角直擊返回著陸現場,見證英雄凱旋!
01
著陸場
滿足載人飛船正常返回和安全著陸條件的、配備有用于載人飛船回收的測控、通信、搜索、救援等整套設備的預定地面區域。一般分為主著陸場和副著陸場。
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返回艙著陸于東風著陸場
02
搜索
在某一地域、海域、空域為尋找返回艙而進行的搜尋活動。可分為空中搜索、地面搜索和海上搜索。
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返回任務搜救現場
03
救援
在返回艙著陸現場,協助航天員出艙并實施航天員醫監醫保和醫護救護的過程。
地面人員正在協助神舟十四號航天員出艙
04
回收
對從空間返回至地球特定區域的載人航天器、散落物和有效載荷等進行現場處置并轉運至指定地點的活動。
地面人員正在對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返回艙進行回收
05
標位裝置
提供返回艙著陸位置和方位信息的裝置。通常以無線電示位為主(如信標機等),輔以其它標位手段(如海水染色劑、閃光燈、發煙罐等)。
舟十四號返回任務搜救現場
06
返回艙有效載荷
返回艙內搭載的任務規定的需要回收的物品。包括設備、物資、材料、制品以及信息載體等。
地面人員正在對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返回艙進行檢查
07
散落物
載人飛船回收著陸分系統開始工作至返回艙著陸期間,從返回艙分離出的所有裝置的總稱。包括傘艙蓋、引導傘、減速傘、主傘、天線艙蓋、防熱大底等。
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返回艙返回過程中拋防熱大底
08
著陸場航天員醫監醫保
載人飛船返回艙降落至著陸場后,對航天員進行的醫學監測和所采取的各種醫療衛生保健措施及健康維護活動。
神舟十四號乘組航天員正在接受醫學監測
09
航天員再適應
航天員返回地面后,機體生理發生由初期對地球重力的不適到重新調節恢復正常的過程。
“目前國家太空實驗室已經建成,科學實驗設施運行狀態良好。”7月19日,在“空間站空間科學與應用項目進展媒體通氣會”上,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研究員、載人航天工程空間應用系統副總師王珂說。他介......
7月22日晚間,航天英雄、中國首飛航天員、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設計師楊利偉,英雄航天員、神舟十三號航天員葉光富,400余名北京市中小學生代表和科技工作者代表齊聚中國科技館,共同參加由中國科技館聯合中國......
5月29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發布關于征集載人月球車研制方案的公告。公告指出,根據載人月球探測工程規劃,2030年前中國人將實現首次登陸月球,其間兩名航天員將駕駛載人月球車開展科考活動,根據當前任......
2023年“中國航天日”主場活動今天在合肥啟幕。包括院士、專家和國際航天界知名人士在內的約1200名嘉賓齊聚合肥,共襄盛會,共同推動中國航天事業發展。本屆“中國航天日”主題是“格物致知叩問蒼穹”,意在......
2023年2月24日下午,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三十年成就展在國家博物館正式開展,面向社會公眾全面系統展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三十年發展歷程和建設成就。1992年9月21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項實施;202......
2月24日,“逐夢寰宇問蒼穹——中國載人航天工程30年成就展”在國家博物館正式開展,面向社會公眾全面系統展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發展歷程和建設成就。1992年9月21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項實施;20......
載人航天工程立項實施以來,始終注重提升綜合效益,致力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在空間站建造階段歷次飛行任務中,均安排了航天育種實驗項目。神舟十四號和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共搭載112家單位1300余份作物種子、微......
20世紀90年代,我國載人航天工程正式啟動。大批航天人懷揣夢想從天南海北匯聚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經過數年的規劃、設計、論證,中國航天最復雜的發射塔架、第一個垂直總裝測試廠房,在這里從圖紙變成現實。神舟五......
中國空間站是一個由天和核心艙、問天實驗艙、夢天實驗艙三艙組成的“T”字構型組合體,載人航天工程空間站系統總指揮王翔介紹:這樣一個近百噸的龐然大物,在設計、制造、測試過程中,完全是數字化制造和驗證。數字......
救援、回收、再適應......航天員從太空“下班回家”時,我們經常能夠在直播中聽到的這些高頻詞,具體代表什么含義?這次,載人航天常見術語知識帖帶你以更專業視角直擊返回著陸現場,見證英雄凱旋!01著陸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