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8-10-18 22:42 原文鏈接: 打了好幾架,干細胞治心臟病到底還靠不靠譜

    多年前的一場學術會議上,兩位心臟病理學領域的“大牛”掐了起來。

    美國華盛頓大學的Charles Murry教授站在講臺上,只講了一頁與自己工作有關的ppt后,就話鋒一轉,說:“我們驗證了Piero Anversa的研究,發現他的數據都是不能重復的。”

    受到指責的這位Anversa當時就坐在聽眾席上。要不是有人拉架,兩人險些把學術之爭升級為拳腳之戰。

    近日,Charles Murry“大仇得報”。Piero Anversa的31篇論文面臨撤稿,這些論文已被確認包含篡改或編造的數據。《科學》雜志將其稱為本世紀最臭名昭著的科學欺詐案件之一。

    什么技術,被質疑了近二十年?

    “我一點也不感到意外。”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員馬躍對《中國科學報》記者說,“十多年來一直有人駁斥他的數據有問題。”

    科學家們爭議的焦點,在于一種叫做c-kit的干細胞究竟能不能轉化為心肌細胞,進而治療心肌梗塞。

    早在2001年,Anversa研究組就聲稱他們把來源于骨髓的c-kit干細胞注入到患有心臟病的老鼠心臟內,這些細胞在9天內成功轉化成為心肌。兩年后,Anversa又提出心臟里本來就有c-kit干細胞,可以用來修復心肌。

    因為這些石破天驚的研究,Anversa被認為是心肌細胞再生領域的開創者,在國際學術界享有極高的名望。

    這套激動人心的技術很有市場。由于骨髓和血液中的干細胞比較容易分離得到,因此很多醫生都為這些細胞能拿來治病的前景振奮不已,不少知名的心臟病醫院都曾組織開展相關研究。

    但在同行圈子里,Anversa和他的理論一直備受質疑。

    有一次,馬躍接待前來交流的美國印第安納大學教授Loren Field。這位知名學者拿出許多數據,試圖向他說明為什么這類研究并不靠譜。

    “Field告訴我他實驗室里的兩位博士后由于選擇了錯誤的研究方向,最終不得不中斷自己的學術生涯。他很擔心這些研究也會導致相似的不良后果。”馬躍說。

    Field正是最早提出對Anversa質疑的學者之一。2004年他在《自然》雜志上發表一篇論文,題目就叫《在心肌梗死中,造血干細胞不能轉化為心肌細胞》。

    由于心肌梗塞會造成大量心肌細胞不可逆的壞死,因此治療這種疾病的核心問題就在于產生新的心肌細胞。遺憾的是,沒過幾年就有學者跳出來發表文章,稱Anversa的這種方法沒法產生新的心肌細胞。

    今年4月,中科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周斌在《循環》雜志上發表論文,指出成年小鼠發生心肌梗塞后,非心肌細胞不會變成心肌細胞去彌補創傷。

    “我們只在小鼠中做了實驗,但依據進化的保守性,我們可以想象人體心臟內干細胞存在的可能性會比較小。”周斌對《中國科學報》記者說。

    今年8月,美國辛辛那提兒童醫院醫療中心的著名學者Jeffery Molkentin也在《循環》上發表論文,題目同樣開門見山:《確鑿證據表明成年哺乳動物心臟缺乏內源性再生干細胞》。

    論文這樣寫道:“過去二十年中,成體干細胞介導的梗塞組織心肌再生,一直是心血管醫學的一大希望……心臟自身包含心肌細胞再生干細胞的說法絕對是整個討論的核心……證據表明‘成體干細胞注射’在患者中是安全的,但其療效尚不清楚……這些研究結果表明,c-kit干細胞譜系產生心肌細胞是一種非常罕見的事件(<0.005%),比心肌細胞的已知生理周轉率低幾個數量級。”

    此外,Robert Robbins和文章開頭提到的Charles Murry都曾撰寫論文反駁Anversa的研究。

    不能重復的結果,構成學術不端了嗎?

    盡管學界一直議論紛紛,但要下“學術不端”的結論還是很不容易的。

    “這次判定Anversa的31篇論文存在數據造假,只有一種可能,就是抓到了哪些具體的數據是偽造的。”馬躍說。

    他這樣打比方,如何判定一個人是偷戒指的小偷呢?光是看到他手上戴著一模一樣的戒指是不夠的,因為他可能恰巧買到了一樣的戒指,或者無心撿到了遺失的戒指。只有用監控拍下來他的行竊行為,才能判定偷竊。

    干細胞治療心臟病,還有指望不?

    那么,用干細胞治療心臟病這條路是不是就徹底堵死了呢?

    有趣的是,今年7月,跟Anversa掐過架的那位Charles Murry在《自然-生物技術》上發表文章,聲稱將人心肌細胞注射到心臟病發作的猴子中有助讓這些猴子的受損心臟更好地泵血。

    而這項研究中所使用的人心肌細胞,正是由人胚胎干細胞經重編程后產生的。

    “干細胞移植恢復心臟功能的研究,其實是個很大的領域。盡管有些人過于夸大了自己研究的作用,但我不認為整個領域都走入了死胡同。”馬躍說。

    相關文章

    贊美導師與師娘的論文作者的最終處理結果出來了

    今年初,兩篇刊發于中文核心期刊《冰川凍土》的論文引發輿論關注一一作者在論述生態經濟學的過程中,列舉了導師程國棟夫婦的事例,進而闡述“導師的崇高感和師娘的優美感”,并且論文標注屬獲資兩百萬國家自然科學基......

    哈佛“神”科研成果后續——世衛組織回應來了

    近日,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的一個團隊,發布了一個關于新冠病毒的最新調查,稱他們通過分析100多張武漢6家醫院停車場的圖片,以及中國百度的搜索引擎數據,發現早在2019年秋季甚至8月,武漢就出現了一些異常......

    哈佛校長新冠肺炎康復,坦言:一夜間變成120歲的老人

    截至美東時間4月6日下午5時,美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突破36萬,死亡病例達到10689,成為繼意大利和西班牙之后,第3個死亡病例過萬的國家。不過,一個好消息是,確診感染新冠病毒2周后,哈佛大學校長拉里·......

    哈佛大學研究人員發現塑料助劑可導致DNA損傷

    多年以來,科學家們一直認為DEHP(鄰-苯二甲酸二辛酯的縮寫,一種增加塑料柔韌性的化學添加劑)會增加健康風險,其中包括出生缺陷和男性不育等生殖疾病。但目前尚不清楚DEHP對人體的確切影響以及安全接觸量......

    哈佛大學91歲諾獎得主、Corey教授最新JACS合成手性α氨基酮

    說起有機合成化學家E.J.Corey(EliasJamesCorey),你也許最先想到的是“逆合成分析”(retrosyntheticanalysis)。E.J.Corey先生早在20世紀60年代提出......

    Illumina與美研究所開發基因組二級分析工具助力變異檢測

    Illumina公司和麻省理工學院及哈佛大學Broad研究所近日宣布,他們已經開始共同開發基因組二級分析算法和軟件。兩家機構的頂級數據科學家即將展開合作,將業界領先的開源GATK算法與Illumina......

    PNAS人物丨杰出的華人生物學家之哈佛大學吳皓教授

    隨著生物大分子結構的逐步解析,研究人員對細胞生理的認知也在不斷革新。哈佛大學吳皓教授實驗室主要聚焦細胞抗感染和損傷性刺激的免疫信號通路中相關分子的結構生物學研究,于2015年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丑聞層出不窮學術不端是怎樣一種全球麻煩

    近日,演員翟天臨涉嫌學術不端事件成為國內輿論熱點。國際上,在翟天臨公開致歉的同一天,美國國家科學院院長馬西婭·麥克納特等人在英國《自然》雜志發文,提出維護學術誠信機制的低效問題,呼吁建立專門機構維護科......

    如果哈佛大學“心機”教授在中國......

    這兩天,哈佛大學公布前哈佛醫學院教授、再生醫學研究中心主任PieroAnversa關于心臟干細胞研究論文造假處置結果一事仍在發酵。科學網微信公眾號就此事件展開的問卷調查顯示,截至10月20日,已有30......

    如果哈佛大學“心機”教授在中國......

    這兩天,哈佛大學公布前哈佛醫學院教授、再生醫學研究中心主任PieroAnversa關于心臟干細胞研究論文造假處置結果一事仍在發酵。科學網微信公眾號就此事件展開的問卷調查顯示,截至10月20日,已有30......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