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是世界骨質疏松日。說起骨質疏松,老年朋友特別關注。數據顯示,我國65歲以上的老年人有近三成患有骨質疏松癥 。這個病有哪些臨床表現?除了老年人,還有哪些人群需要特別關注?
骨質疏松癥發病率隨年齡增加
及早篩查是關鍵
專家介紹:骨質疏松癥主要是由于骨量丟失與降低、骨組織微結構破壞、骨脆性增加,而導致患者容易出現骨折的全身代謝性骨病。我國65歲以上老年人患病率為32%,疼痛、脊柱變形和發生脆性骨折,是骨質疏松癥最典型的臨床表現。
例如:患者會腰背疼痛或周身骨骼疼痛,嚴重時翻身、起坐及行走有困難;老年人的身高縮短和駝背,脊柱畸形和伸展受限;輕微創傷、輕微跌倒,甚至擰瓶蓋、打噴嚏,都可能會引發骨折。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老年科副主任醫師 魏雅楠: 骨質疏松患病情況,會隨著年齡增長患病率逐年增加,老年人尤其是老年女性尤為突出。45歲以上,特別是伴有一些不好的生活方式,比如吸煙喝酒、久坐、不愛運動、日照比較少的人群,我們建議積極進行骨質疏松篩查。
預防骨質疏松癥不只是補鈣
遠離這些疾病防治誤區
得了骨質疏松癥該如何治療?預防骨質疏松,又存在哪些誤區?
專家介紹:治療骨質疏松癥,要從非藥物治療和藥物治療兩個方面來進行。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老年科副主任醫師 魏雅楠: 非藥物治療就是生活方式的管理,日常要注意飲食、多曬太陽、多運動,比如多喝牛奶、經常跳廣場舞。
專家介紹:雖然鈣是骨質的重要成分,但骨質疏松癥的治療不能等同于單純補鈣 ,一般都需要和維生素D同時補充,才能促進鈣質的吸收。
醫生表示:骨質疏松癥最大的危險就是骨折 ,這類骨折愈合慢、危害大,甚至導致臥床不起,危及生命。不少人覺得預防骨質疏松性骨折,就要少動,其實不然。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骨科主任醫師 李危石: 用進廢退,有研究表明,如果人臥床一個月,他的骨量可能會丟失全身總量的將近2%,這個比例是非常高的,所以我們應該適當運動,只不過運動強度要加以控制,避免由于運動導致骨結構損傷。
許多被確診患有骨質疏松癥的患者都恐懼運動,認為運動會增加骨折的風險。事實上,這種擔憂大可不必。規律及適度的體育鍛煉有助于改善骨密度和骨骼質量,并提高肌肉力量和身體協調能力,反而能夠減少患者出現摔倒和骨......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2/494523.shtm 中新網上海2月24日電(記者陳靜)骨質疏松癥患病率高,極易繼發骨折,致死......
目前,“保健康、防重癥”是“乙類乙管”階段整個疫情防控的重心,屬于脆弱人群的老年人受到全社會牽掛。老年人集中的養老機構,屬于疫情防控的重點機構。民政部門介紹,現在全國有4萬多個養老機構,入住老年人22......
老年人免疫力相對較低且多有基礎疾病,感染新冠病毒后需要予以更多關懷和重視。老年人出現癥狀何時需要就醫?感染后要注意什么?圍繞公眾關注的熱點問題,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組織權威專家作出專業解答。問:老年人出......
老年人感染新冠后,應該如何監測?出現哪些癥狀需要及時就醫……針對網友關心的老年人感染新冠后的救治問題,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邀請北京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任李燕明做進一步解讀。為什么老年人感染后是引發重......
當前,老年人等重點群體的重癥發生率如何?老年人感染后什么情況下需要就醫?如何優化醫療資源配置,做好重癥救治工作?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組織專家和有關負責人進行解答。“老年人感染新冠病毒后,發生重癥的比例高......
疫情期間,老年人要做好防護,如外出佩戴口罩、少去人員密集場所、保持安全社交距離、保持手衛生等。老年朋友還要注意以下事項:1.患有基礎性疾病需長期服藥的老年人,不可擅自停藥;可以定期去附近的社區衛生服務......
近期,各地老年人疫苗接種意愿明顯上升,有些地方接種需求超平常十倍。一些地方也推出各種舉措,讓老年人接種舒心、安心、暖心。比如,廣州市越秀區在地鐵口設置接種點,并派駐點醫生提供咨詢服務。蘇州市部分地方派......
90.37%,是當前全國完成新冠病毒疫苗全程接種的人數比例;86.6%和66.4%,分別是60歲以上和80歲以上老年人完成全程接種的人數比例。隨著奧密克戎致病性的減弱、疫苗接種的普及、防控經驗的積累,......
當前,老年人、孕產婦、兒童、慢性基礎病患者是醫療服務的重點人群。在13日舉行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布會上,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喬杰,北京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任李燕明,首都醫科大學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