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科學家領導的研究發現,一種新的神經刺激療法可以增加腦血流,進而降低24小時內發生最常見的腦卒中患者的致殘程度。這一重要發現發表于近期的《The Lancet》雜志。
一項針對1000名患者的研究發現,一項被稱為主動神經細胞簇刺激的技術可降低患有急性皮質缺血性中風患者的殘疾程度。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綜合卒中中心主任Jeffrey Saver博士是該研究的聯合首席研究員,該研究在18個國家的73個醫療中心進行。與目前批準的兩種通過溶解或去除凝塊打開阻塞動脈的急性卒中療法不同,新方法對鼻后神經細胞施加電刺激,通過擴張未損傷的動脈并繞過阻塞來增加大腦中受威脅的大腦區域的血流量。
在之前的研究中,為了解治療的作用機制,科學家們發現神經細胞簇刺激不僅可以增加血流量,還可以保留血腦屏障,從而防止腦腫脹。它還改善了神經元補償傷害并形成新的神經聯系。
在520名患有嚴重缺陷并確認大腦皮層損傷的人群的研究中,40%未施加刺激的患者有較良好的恢復結果,而那些被施加刺激的患者有50%有較良好的恢復結果。盡管這些結果僅有統計學意義,但當數據與早期試驗的類似結果相結合時,累積統計數據表明,在皮質急性缺血性卒中發病后8至24小時內,治療有效。該治療使用一個小的神經刺激器電極,通過口腔頂部暫時植入。在研究期間,電極連續5天每天4小時主動刺激神經細胞簇。
電刺激示意圖
第一次治療缺血性中風,使用的時溶栓藥物阿替普酶,于1996年獲得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的批準。在發病后不久給藥時,這種藥物也被稱為tPA,有時可以清除阻塞的動脈,恢復血流量并避免中風傷害。然而,如果治療延遲超過三小時,其有效性會降低,但并不適用于所有患者,有些人的病情會妨礙其使用。
最近,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批準了通過動脈穿刺進而捕獲和清除堵塞物的血凝塊取出裝置。單獨使用或與tPA聯合使用,這些裝置在一些患者中風24小時內可有較好的療效。盡管早期治療更有效,但這些設備需要專業醫生來使用,在主要醫療中心之外地區可能由于缺乏的專業知識而導致該設備的使用受到限制。
實驗流程圖
Saver表示,“中風仍然是美國乃至全世界死亡和殘疾的主要原因,因此我們必須開發新的有效治療方法,進而補充現有療法,包括延長治療窗口。該試驗發現,新的刺激治療對于那些不符合凝塊溶解藥物資格的人來說是安全有效的。未來的研究將確定新療法與凝塊溶解藥物和凝塊回收裝置一起使用時的有效性”。
近日,臨床神經科學家、世界卒中組織副主席克雷格·安德森(CraigAnderson)全職加入復旦大學,任職類腦智能科學與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類腦研究院)特聘教授。安德森是卒中病因、治療和管理以及心血管......
·“此次結果有望指導臨床醫生在例行健康檢查中,加入對味覺功能的評估,對于表現出味覺異常的患者,醫生可以更密切地監測其他腦卒中風險因素,并采取個性化的預防和干預措施。”腦卒中,一種急性腦血管疾病,由腦部......
今年1月9日,我國繼美國、日本之后,正式批準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新藥侖卡奈單抗上市。這款藥曾被美國《科學》雜志列為2023年度十大科學突破之一。如何攻克阿爾茨海默病一直是醫學界的重要課題。據世界衛生組織......
腦血管病是我國成人致死、致殘的首要疾病,其中大血管閉塞導致的缺血性腦卒中臨床尤為常見、殘死率極高。目前,腦卒中動脈取栓手術是最有效的標準療法,但國際上對其治療細節一直存在爭議。記者27日從海軍軍醫大學......
世界卒中日來臨之際,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上海市健康促進委員會辦公室和上海市健康促進中心近日舉辦上海健康大講堂專場直播節目,華東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魏文石等提出健康提醒。魏文石介紹,在發生腦卒中后,患者通......
科技日報訊(白進記者張強)腦卒中是導致我國成年人群死亡和殘疾的首位病因。如何通過規范化的圍術期管理最大化程度改善患者預后,一直是全球腦卒中領域的重大科學問題。記者從海軍軍醫大學獲悉,該校長海醫院劉建民......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0/488443.shtm中新網上海10月28日電(陳靜白進)腦卒中是嚴重危害全球人類健康的重大慢性非傳染性......
論文截圖腦卒中俗稱“中風”,是一種常見的腦血管疾病,當腦血管發生堵塞,使血液不能流入大腦,而腦血管一旦發生破裂,將會引起腦組織損傷,從而導致腦卒中的發生,其病死率、復發率以及致殘率非常的高,被稱為人民......
近日,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研究員賴仞課題組牽頭在森林山蛭(俗稱“旱螞蟥”)中鑒定了活性多肽sylvestin,該活性多肽對短暫性缺血性腦卒中及永久性缺血性腦卒中均表現出顯著的治療作用,同時在實驗動......
腦卒中已成為全球第二大死亡原因,其中缺血性腦卒中占所有腦卒中類型的85%。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神經外科團隊一直致力于腦卒中的研究,在缺血性腦卒中、蛛網膜下腔出血、腦出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