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8-01-26 13:01 原文鏈接: 對“文科院士”應保持一份清醒

       近日,清華大學宣布建立文科資深教授制度,18位教授被評為該校首批文科資深教授。清華大學黨委書記陳旭表示,建立文科資深教授制度,是清華大學進一步推動文科發展的一項重大舉措。

       消息一出,眾多媒體將文科資深教授通俗地稱為“文科院士”。近年來,許多高校都進行了相關探索,如以人文社科為主的中國人民大學多次評選“一級教授”,復旦大學、浙江大學等高校也逐步推出過文科資深教授的榮譽。

       社會輿論對“文科院士”制度的關注,基于我國沒有人文社科方面院士的現狀。無需諱言,這種關注隱含了一句潛臺詞:與理工科相比,人文社科被矮化了,設立“文科院士”,讓有影響和有學術水平的文科學者享受相應待遇,有助于促進人文社科發展。

       以上說法在輿論場上有很大的影響力。論者還列舉國民政府時期中央研究院的設置和一些發達國家的例子,以佐證“文科院士”既有歷史傳統,又有先進經驗可循。

       然而,在院士制度回歸學術性、榮譽性本質成為改革共識的當下,單單從“待遇”的角度出發,追求人文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的某種“平等”,并沒有充分的說服力。探索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文科院士”制度,首先要避免走上院士稱號權力化、利益化的路子。

       與社會交往相對局限的理工科學者不同,人文社科學者天然地與社會接觸緊密,他們成為公眾人物的可能性更高。很多人文社科領域的大家,不需要任何外在的稱號,就能夠充分享受來自公眾的榮譽。從榮譽角度看,為文科教授“正名”,反而沒有那么強烈的迫切性。

       現實中,一些人文社科學者的物質待遇的確跟理工科學者有一定差距,從促進人文社科發展的角度出發,確有保障和提高優秀人文社科學者待遇的必要。但是,討論學者待遇問題,跟設立以學術性、榮譽性為本質的院士制度,顯然是兩碼事。

       相關高校也意識到了兩者的區別。比如,清華大學對文科資深教授設立的基本門檻有: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25年以上、參評當年的年齡原則上滿60周歲;中國人民大學也單獨設立了“榮譽一級教授”的稱號。顯然,這些稱號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褒揚優秀學者的榮譽指向。

       在輿論的喧囂中,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應當對設置“文科院士”保持一份清醒。與自然科學相比,在人文社科領域開展學術評價的標準之爭、觀念之爭更加激烈,這也是有關部門在開展改革時步步慎行的重要原因。

       當然,各校對優秀人文社科學者授予榮譽性的褒獎稱號,是高校辦學自主性的體現,自然無可厚非。以學校為主體設立評價標準,相對而言也更加穩妥。但是,必須避免所謂“文科院士”異化為分割學術權力和利益的工具,否則,人文社會科學反而難以健康發展,尤其對年輕的新生代學者來說并不是一個好消息。

       與歷史問題復雜的自然科學領域院士制度相比,人文社科領域沒有院士制度,恰恰為改革和創新提供了一片處女地。是否設立真正意義上的“文科院士”,當然可以拿到公共平臺上討論。無論如何,讓學術更純粹,讓科研評價更客觀公正,才是不同學科探索榮譽制度的共同指向。

    相關文章

    國際力學、材料及工程科學領域頂級專家,全職加盟清華

    清華大學在丙所會議室舉行高華健先生講席教授聘任儀式,國際力學、材料及工程科學領域頂級專家高華健全職加盟清華。校黨委書記邱勇、校長李路明出席聘任儀式。副校長曾嶸主持儀式。邱勇代表學校向高華健教授全職加盟......

    清華大學1700萬元招標采購FIBSEM雙束電鏡有這些需求

    項目概況清華大學FIB-SEM雙束電鏡購置項目招標項目的潛在投標人應在北京明德致信咨詢有限公司官網(http://www.zbbmcc.com)獲取招標文件,并于2024年01月17日10點00分(北......

    世界最深、最大地下實驗室錦屏大設施正式投入科學運行

    12月7日,國投集團雅礱江水電與清華大學校企共建的中國錦屏地下實驗室二期極深地下極低輻射本底前沿物理實驗設施(簡稱“錦屏大設施”)土建公用工程完工,具備實驗條件,標志著世界最深、最大的極深地下實驗室正......

    第五屆國際柔性電子技術大會舉行

    12月8-10日,由清華大學柔性電子技術實驗室、浙江清華柔性電子技術研究院主辦、錢塘科技創新中心協辦的第五屆國際柔性電子技術大會(ICFE2023)暨FlexTech創刊儀式在杭州舉行。柔性電子技術是......

    陜西省與清華大學舉行省校合作座談會

    12月9日,陜西省-清華大學省校合作座談會在清華大學舉行。清華大學黨委書記邱勇、校長王希勤會見來訪的陜西省委書記趙一德、省長趙剛一行,雙方就推動省校合作進行座談交流并簽署合作意向書。陜西省委常委、常務......

    清華大學國際期刊FlexTech正式創刊

    2023年12月9日,國際學術期刊FlexTech創刊啟動儀式在第五屆國際柔性電子技術大會(ICFE2023)開幕式上隆重舉行。FlexTech由清華大學主辦、清華大學柔性電子技術實驗室提供學術支持、......

    陜西省與清華大學舉行省校合作座談會

    12月9日,陜西省-清華大學省校合作座談會在清華大學舉行。清華大學黨委書記邱勇、校長王希勤會見來訪的陜西省委書記趙一德、省長趙剛一行,雙方就推動省校合作進行座談交流并簽署合作意向書。陜西省委常委、常務......

    今日島津|島津獎學金論文評審會成功舉辦

    2023年11月10-11日,島津與清華大學化學系、新疆大學化學學院共同在創新之城雄安成功舉辦“2023年清華大學化學系-新疆大學化學學院聯合博士生學術論壇暨島津獎學金論文評審會”活動。論壇伊始,清華......

    網傳“清華大學取消新聞學專業”消息不實

    據“上海網絡辟謠”微信公眾號消息,“清華取消新聞傳播專業,多所985相繼取消”“多所高校取消IT相關專業”“79所院校撤銷113個藝術本科專業”……近日,有粉絲向上海辟謠平臺提供線索稱,網上有很多高校......

    清華腦與智能實驗室團隊:揭示基因信息如何利用細胞形成組織空間形態

    近日,清華大學腦與智能實驗室與北京大學前沿交叉學科研究院組成的國際科學家團隊開發了一種新的計算方法,可以利用單細胞轉錄組數據重構細胞的空間組織。研究表明,這種名為DeNovoCoalescentEmb......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