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每當高考成績公布后,國內知名高校間便會打響“招生大戰”,并在其間暴露出各種問題。原本各名校已占盡招生優勢,但為了爭搶高考“高分”考生,依舊不惜血本,影響相當惡劣。
應該說,名校本不想這樣——僅人力付出,許多學校就已經難以招架。但它們仍不敢輕言退出,因為招生分數的幾分之差,可能就會是學校的重大“危機”,沒有學校敢擔此風險。為此,很多高校希望國家能出臺相關政策和機制,協調高校達成共識,盡快停止這種耗費高、效率低且負面作用大的無序競爭。
問題:言行、理念并不相符
必須承認的是,目前名校在“招生大戰”中的言行與其辦學理念往往并不相符。
首先,高校一邊強調數字化轉型,另一邊的招生手段卻變得“原始”。現代通信技術高度發達,招生工作理應充分利用此優勢,但當下的名校反而熱衷或依賴于實地“搶人”的方法。
這種招生效果未必理想。因為學生和家長希望了解學校的辦學理念、特色和學科專業等,學校外派人員不一定都能詳細解答。反而是學校組織的各類線上專職人員“答疑解惑”的招生宣傳會講得更清楚。這種線上方式既體現了學校嚴謹、求實的校風,也是對學生理性選擇學校及專業的尊重,是高質量招生活動應有的模樣。
其次,學校一邊看重教育資源,另一邊的招生成本卻十分高昂。名校每年都會鉚足勁向國家爭取重點投入,足見其對教育資源的重視。但它們每年派往各地招生的人員規模卻不斷擴大,相關費用無疑也十分高昂。
然而,招生成本又豈止經費開支這一項?每年學校人員集中外出招生時期恰逢學校工作最忙碌的期末階段,各機構總有主要負責人由于在外招生而影響工作,也總有老師因在外招生而缺席與畢業生在校園話別的重要時刻。
總之,名校因“招生大戰”而投入大量教育資源,從長遠看將影響學校內涵建設。
最后,學校一邊弘揚科學精神,另一邊的招生“吃相”卻相當浮夸。高校往往會將立德樹人、嚴謹求實、開拓創新等放在辦學目標首位。然而,“招生大戰”一旦上升到了“掐尖”的高度,招生人員便難免夸大其詞、隨意許諾,甚至互相揭短、拆臺,以許諾各種獎勵條件吸引高分考生者也不在少數。事實上,大多數招生人員內心對這種有失誠信、尊嚴的行為是反感的,但要想“掐尖”,他們便顧不上體面,甚至說出違背原則的話。
過度炒作招生錄取分數當休矣
總體而言,國內名校并不缺優質生源。而名校招生之所以大打“掐尖”之戰,是因為學校排名受制于招生生源的高考分數。
必須承認,眼下各種以學生高考成績為指標的大學排名,很容易被公眾誤認為是高校質量排名,甚至會影響政府管理部門對高校的印象。所以,即便高考分數一兩分之差,也會決定高校排名的高低,進而嚴重影響學校的社會聲譽和發展機會。在這種非理性的排名效應下,名校也就不得不參與到“招生大戰”之中了。
在對錄取分數高度敏感的形勢下,名校招生因高考分數而相互牽制。為此,教育主管部門作為權威力量,應通過發揮政策“指揮棒”作用,全面糾正以高考分數簡單評價高校辦學的做法,讓高校走出“招生大戰”而無后顧之憂。
首先,有關部門不應公布高校招生錄取分數或只公布高校招生錄取分數段,從源頭上堵住高校招生錄取分數排行榜。
之前,教育主管部門曾多次發文嚴禁以任何形式公布、宣傳、炒作高考狀元,高考升學率,高分考生等,這對遏制炒作高考分數現象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針對近些年興起的炒作高校招生錄取分數的問題,教育主管部門也應拿出相關政策措施。
學生的高考分數不能完全體現名校的教育價值。同時,高考分數也不能簡單代表學生未來的發展空間和社會貢獻。對其的過度炒作只會引發社會的教育焦慮,導致名校產生浮躁、短視和急功近利等“掐尖”招生問題。
其次,國家層面要引導高校做好線上招生工作,從更深層次、更廣范圍來錄取優秀生源和對待人才培養。國內名校招進優質生源很自然,名校價值不應只體現在學生的高考分數上,而是要不斷豐富教育內容和教育方法,把這些“好苗子”培養成為國之棟梁。
在這方面,有關部門可以設立供高校開展招生的工作平臺,也可以開通與學校相關工作的網絡連接,鼓勵其充分利用現代通信技術樹立學校形象,傳遞校園文化,解答各種招生問題。對于表現突出的高校,教育主管部門應予以表彰。
應該說,深度做好招生工作是學校求真、務實工作作風的體現,加強對學校招生工作的監管也是國家層面對高校管理的重要職責。
再次,有關部門要叫停名校在招生錄取的特殊時段大規模跨地區招生活動。
所謂“特殊時段”,是指高考分數公布到高校錄取完成的時段,此時已經到了填報志愿的關鍵階段,考生對心儀學校和專業往往會有各種深入、細致的問題,對這些問題的解答,線上方式更加便捷、有效。
事實上,名校即便要搶高分人才,也要在平時多下功夫。單純沖著高考分數而“臨時抱佛腳”的方式,其功利目的太過明顯,也不可避免會導致“掐尖”的惡性競爭。對此,有關部門要加強監視,如發現有嚴重違規問題,要及時發出警告,對問題嚴重的高校可適當減少相關國家撥款。
另外,對于某些頂尖高校把吸納大量“高考狀元”、尖子生作為重點宣傳報道的行為不應鼓勵。從本質上說,國內頂尖名校對于“高考狀元”等的吸引力更多來自其頭銜光環以及國家長期重點投入所形成的優勢。這些高校的榮耀不應在于有多少“高考狀元”,而應在于培養出了多少國家急需的拔尖創新人才,這才是學校值得宣傳的辦學成就。
事實上,“高考狀元”等如果集中進入少數幾所頂尖高校,后續可能還要面臨各種競爭性的選拔和分層分類,這種模式是否適合于所有“高考狀元”,抑或是否會引發某些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等,還有待進一步考證。如果多一些“高考狀元”選擇到其他高校,不管對其自身還是其他同學,乃至學校也許更有價值。
最后,教育主管部門應著力推進高等教育充分、均衡的發展,早日實現普通教育、職業教育,以及綜合型、研究型、應用型、技能型等各類高校“縱向爭先”創一流的格局。
眼下,知名高校特別是其中的綜合型、研究型高校已經獲得了國家較多的資金投入,在此前提下,應適當考慮對一些應用型、技術型、技能型院校加大投入。只有各類高校都辦出水平和特色,使知名大學越來越多,各類高校畢業生都受到社會的認可和尊重,公眾才會愈加接受多元人才觀,學生也會按照自己的興趣愛好、智能差異等特質理性選擇高校。彼時,高校間對學生高考分數的比拼就會失去意義,“掐尖”“招生大戰”也就自然消亡了。
6月25日左右,全國各地陸續公布高考分數,隨之而來的志愿填報及錄取是很多考生和家長的頭等大事。近日,不少高校在2024本科招生政策發布會上介紹了學校本科生轉專業的新規,進一步降低學生轉專業申請門檻,政......
高考成績陸續公布,志愿填報工作也將開啟。今年24種本科新專業納入2024年高考招生,今天帶您來看——生物育種技術專業。種子是現代農業的“芯片”,種業是國家戰略性核心產業。當下我國在種業上面臨亟待破解的......
6月22日,在山東青島舉行的新型研究型大學建設論壇上,我國第一所以康復命名的大學——康復大學正式揭牌。“康復大學”微信公號圖6月18日,山東省人民政府發布關于設置康復大學的通知。而早前的5月30日,教......
中新網海口6月21日電(記者張茜翼)海南醫科大學21日在該校揭牌。作為海南唯一一所公辦醫學高校,該校將強化醫學類優勢特色學科龍頭地位,重點培養服務海南自貿港醫療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的高素質醫學人才。6月2......
柏林自然歷史博物館去年10月遭到勒索軟件攻擊。圖片來源:《自然》網站去年10月,德國柏林自然歷史博物館慘遭網絡攻擊。該館科學家無法獲得工作所需的數據和程序,導致項目被擱置,研究暫時陷入停滯狀態。幾個月......
近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語言大學、華北電力大學、中國傳媒大學接連釋放出雄安校區建設新進展。加上首批向雄安新區疏解的4所高校和今年年初“官宣”建設雄安校區的北京理工大學,目前共有9所北京高校將落戶雄......
對一窮二白、赤手空拳闖社會的年輕畢業生來說,動輒幾十萬甚至是上百萬的安家費,是所有人都無法拒絕的誘惑。然而,人才大戰多年,一直樂于看各大高校加碼搶人的碩博們卻發現,個別高校已經鳴金收兵,悄無聲息地取消......
首屆錢學森杰出青年獎揭曉,都是解決“卡脖子”技術人才首屆錢學森杰出青年獎正式揭曉,4位在力學領域有著突出貢獻的青年科技工作者獲得表彰。錢學森杰出青年獎旨在獎勵在基礎研究、服務國家需求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6月15日,華東師范大學招生辦公室主任周立旻參加2024年招生政策發布與解讀。本文圖片來源:華東師范大學官方微信6月15日,華東師范大學2024年校園開放日暨本科招生咨詢會在普陀校區舉辦,吸引了千余名......
根據《省教育廳關于組織開展江蘇高校重點實驗室申報建設工作的通知》(蘇教科函〔2024〕7號)要求,經學校遴選推薦,省教育廳組織專家進行評審,擬新增建設江蘇高校重點實驗室64個(詳見附件),現予以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