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博士后李銳與唐明金研究員等人對比分析了煤飛灰、垃圾焚燒飛灰與沙塵顆粒物中鐵(Fe)元素的含量、可溶性、存在形態及同位素組成。相關研究在線發表于《整體環境科學》(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Fe是生命必需的營養元素,缺Fe限制了許多海洋地區的初級生產力。沙塵與人為源氣溶膠的大氣沉降是開闊大洋可溶性Fe的主要來源,對海洋初級生產力乃至全球氣候具有重要影響。但由于人為源氣溶膠鐵可溶性的不確定性,制約著我們準確評估海洋可溶性Fe的沉降通量。
該研究發現,垃圾焚燒飛灰的Fe可溶性最高,均值為1.98±0.43%,這也是垃圾焚燒飛灰Fe可溶性的首次報道;沙塵的Fe可溶性次之,均值為0.43±0.30%,這與數值模型中使用的Fe可溶性參數(<0.5%)保持一致;煤飛灰的Fe可溶性最低,均值為0.24±0.28%,遠低于模型中使用的Fe可溶性參數(4-21%),表明數值模型明顯高估了煤飛灰的可溶性Fe排放通量。
無定形Fe(包括顆粒物表面無定形態的Fe、水鐵礦以及納米Fe等)含量是影響Fe可溶性的重要因素:當顆粒物的無定形Fe含量低于3%時,Fe可溶性小于0.2%;而當無定形Fe含量>4%時,Fe可溶性明顯上升,且Fe可溶性與無定形Fe含量呈正相關關系。
該研究還發現,飛灰顆粒物中總Fe的同位素組成(δ56Fe:0.05‰至0.75‰)與沙塵(δ56Fe:-0.05‰至0.21‰)相近或比沙塵偏重,表明煤飛灰和垃圾焚燒飛灰并不是實際氣溶膠中Fe同位素組成偏輕的原因。結合早期研究發現,目前有限的關于人為源Fe同位素端元值的研究不足以解釋實際氣溶膠的Fe同位素組成,未來需進一步探究更多類型人為源氣溶膠中總Fe及可溶性Fe的同位素組成。
近日,根據國內有關媒體報道。,目前全球范圍內每年產生的電子廢棄物總計達到了驚人的5740萬噸,而在這其中僅有17.4%的電子廢棄物被妥善回收再利用。在這種情況下,為了有效緩解電子廢棄物對環境造成的威脅......
據央視財經報道,位于南美洲西海岸的阿塔卡馬沙漠素有世界“干極”之稱,以其獨特的氣候條件聞名世界。不過,阿塔卡馬沙漠在智利境內的部分區域卻飽受垃圾的困擾,當地生態環境變得更加脆弱。CFF20LXzkOy......
海洋清理組織的塑料研究,對001B系統在太平洋垃圾帶捕獲的物品進行分析,根據語言和國家代碼來尋找關于來源的線索。圖片來自海洋清理組織 &nbs......
中科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循環流化床實驗室針對煤化工中難以處置的固體廢棄物——氣化細渣開展系統研究,提出了氣化細渣熔融資源化利用的技術路線,目前已完成千噸級/年中試試驗研究,即將開展工程應用。煤氣化是煤化......
口罩、防護服、棉簽、針頭、注射器……這些來自醫院、方艙、隔離點和核酸檢測點的醫療廢棄物,只用了不到三個月的疫情,就幾乎超過了過去一整年的產量。5月24日上海疫情新聞發布會上透露:自3月1日以來,上海已......
近日,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博士后李銳與唐明金研究員等人對比分析了煤飛灰、垃圾焚燒飛灰與沙塵顆粒物中鐵(Fe)元素的含量、可溶性、存在形態及同位素組成。相關研究在線發表于《整體環境科學》(Sci......
近日,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博士后李銳與唐明金研究員等人對比分析了煤飛灰、垃圾焚燒飛灰與沙塵顆粒物中鐵(Fe)元素的含量、可溶性、存在形態及同位素組成。相關研究在線發表于《整體環境科學》(Sci......
近日,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博士后李銳與唐明金研究員等人對比分析了煤飛灰、垃圾焚燒飛灰與沙塵顆粒物中鐵(Fe)元素的含量、可溶性、存在形態及同位素組成。相關研究在線發表于《整體環境科學》(Sci......
空間碎片是人類航天活動的產物。空間碎片的定義非常嚴格,是指地球軌道上或再入大氣層的一切已失效人造物體,包括其碎塊或部件,俗稱“太空垃圾”。空間碎片的構成主要包括:失效航天器、火箭殘骸、操作性碎片、解體......
蘋果核、谷粒和核桃殼有什么共同點?它們有朝一日可用于為數據中心供電。隨著世界致力于以經濟和環保的方式為這些設備供電,弗吉尼亞理工大學的兩名研究人員正在研究如何將食物垃圾及其相關生物質轉化為可充電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