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暨南大學大數據決策研究所所長胡勇教授帶領團隊包括博士多人歷時4年,為院內急性腎損傷(AKI)風險評估應用場景建立可靠穩定的個性化預測模型,解決人工智能個性化醫療這一領域關鍵難題。相關研究發表于JAMA Network Open。
AKI在住院患者中很常見,是術后患者住院時間、慢性腎病發病率和死亡率增加的主要危險因素。Google團隊的Tomasev等人將深度學習方法應用于AKI風險評估獲得了非常高的性能,但缺乏在不同群體下進行個性化驗證。在KDIGO等國際權威AKI指南上,目前只有針對心臟手術、心梗、肝移植等少數幾個極特殊群體的AKI預測模型得到認可,遠不能滿足絕大部分患者的需求。
患者個性化差異的復雜性導致臨床診斷變得千變萬化,甚至數十年經驗的醫生都難于掌握情況。研究人員從2018年開始本項研究工作,歷時4年。其貢獻包括:
一是,顛覆傳統的亞組建模方法,在與目前領域領先的30個亞組模型的比較中,僅使用 1 套個性化分析模型即在94%的比較中實現優于或相當于目前領域最優的性能,充分證實了本研究的個性化建模方法相對于目前全局建模和亞組建模方法的普遍顯著優勢。
二是,提出原創性的遷移學習和個性化建模框架PMTL(Personalized Modeling with Transfer Learning),有效應對高維電子病歷數據個性化建模面臨的相似樣本不足問題,僅僅基于單個醫院數據的個性化模型即可匹敵目前所有同類國際領先模型。
三是,發現模型預測因子的作用在不同患者之間普遍存在50%以上的差異,表明人工智能個性化技術對提升臨床管理實踐的重要意義。
四是,個性化模型為臨床因素交互作用挖掘提供了極大便利,僅通過對幾個關鍵危險因素的作用變化規律進行Meta分析,就可以發現多個未被了解的交互作用。
該研究是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體系與醫療領域大數據關鍵問題相結合的跨領域大科學大交叉研究,近年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重點支持項目、廣東省科技計劃重大科技專項、廣東省大數據精準健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項目的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胡勇教授團隊在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方面有超過10年的積累,在個性化建模、精準因果、概念漂移、自適應增強學習、遷移學習、聯邦學習、多層次學習、主動智能行動集成決策等領域有深入研究,形成團隊自主創新了新一代人工智能CTA“精準因果-遷移聯邦-智能行動”算法體系。
近日,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科研人員在構建新型納米藥物克服肺癌放射抗性的治療上取得重要進展,他們研究揭示了通過重塑腫瘤微環境逆轉肺癌輻射抵抗的機制。相關研究發表于NanoToday。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在3月18日舉辦的“源起銀川共創未來”首屆數字醫療健康銀川峰會上,來自天津、深圳、山東、寧夏四地的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研究院的負責人在銀川共同簽訂《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研究院四方聯盟戰略合作協議》,標志著......
18日在重慶召開的2023世界中聯中醫藥大數據產業高峰論壇上,北京大學重慶大數據研究院與上海睿昂基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簽署共建“基因智能大數據聯合實驗室”(以下簡稱實驗室)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發揮各自優......
近日,國際學術期刊《核酸研究》(NucleicAcidsResearch)發表了華中農業大學動物遺傳育種團隊開發的基因組育種大數據計算新工具HIBLUP,中文名為“天權”。相關論文被期刊評為“突破性進......
水的特殊性質是凝聚態物理學科中非常重要的課題之一。近日,暨南大學理工學院物理學系教授麥文杰團隊與中國科學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研究員王中林團隊等合作,從理論上研究揭示了離子特異性對水分子微觀結構和......
日前,江蘇常州、浙江杭州兩地民政部門公布2022年度婚姻大數據來看看有哪些“亮點”!據浙江省杭州市民政局消息,2022年,杭州市共辦理結婚登記65315對,其中內地居民結婚登記65109對,涉港、澳、......
由中國科技新聞學會、湖南省科協、衡陽市人民政府聯合開展的2022年大數據科技傳播獎評選活動近日揭曉,共評出特殊貢獻獎7名,作品獎9件,團體獎13個,個人獎28名。本次評選活動經郭華東、李蘭娟、褚君浩等......
昨天,國家衛健委網站上發布了一份公告:“從即日起,不再發布每日疫情信息,將由中國疾控中心發布相關疫情信息,供參考和研究使用”。事實上,“新十條”公布以來,核酸檢測從“應檢盡檢”變成了“愿檢盡檢”,之后......
光纖內窺鏡示意圖。研究團隊供圖近日,暨南大學光子技術研究院關柏鷗團隊與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內鏡中心黃衛團隊合作,在新型內窺鏡技術方面取得重要進展。他們研制出一種新型內窺鏡技術,不僅能以高空間分辨率提供......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資助下,暨南大學陳凱研究員團隊在光學非輻射態(Anapole態)領域研究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發表于Small,并被選為內封底論文。馬楚榮講師為該論文第一作者,陳凱研究員為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