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軟化癥的流行特點與生活環境、營養程度和生活習慣等有重要關系。以前此類疾病多發生于哺乳條件差的嬰幼兒、多產婦及長期哺乳的婦女,但此種情況罕見。長期缺乏戶外活動、日照不足及周圍環境污染嚴重的工業城市居民中的本病反而多見。從地域分布上來看,佝僂病及骨質軟化癥在中國南方的發病率遠低于冬季較長、日照時間短的北方。隨著與環境和營養障礙有關的佝僂病及骨質軟化癥比率的下降,由于患者本身維生素D及磷代謝異常、家族遺傳性或藥物所致者及伴腫瘤或其他疾病相關的佝僂病(骨質軟化癥)比率在不斷上升。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傳統型的骨質軟化癥的發病率在一些發達地區明顯降低,而環境因素和生活方式改變導致的骨質軟化癥發病率在上升。國內報道了因鋁中毒導致的低轉換型尿毒癥性骨病以及貴州貴定縣農村因生活習性而造成包括骨質軟化癥在內的嚴重骨病的多個病例。郭開今等對2743名普通人群進行骨質軟化癥的流行病學調查發現,該病的患病率為36.2%,女性高于男性,高發人群年齡為30~39歲(55.85%),且患病率與年齡呈正態分布,職業人群中軍人居高(47.5%)。Piedre和Oliveri分別報道了在西班牙(41例)、阿根廷(1例)因節食導致的骨質軟化癥。嚴重神經性厭食病人可發生骨質疏松或骨質軟化癥,可伴脊柱或肋骨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