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化和綠色發展與人類長久生存發展息息相關,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關鍵所在。中外專家表示,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全球發展倡議等中國方案推動下,中國正不斷以行動引領各國凝聚共識,主動應對氣候變化的嚴峻挑戰,助力全球綠色發展事業取得積極進展。
全球高溫凸顯氣候問題緊迫
近日,全球多地迎來高溫天氣。根據世界氣象組織(WMO)的預測,2023-2027年至少有一年全球平均氣溫相比工業革命之前升高1.5℃的概率高達66%。
中國社會科學院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陳迎研究員表示,全球氣候變化對人類社會的挑戰正變得越來越嚴峻,世界上很多地方正在經歷創記錄的高溫干旱等極端天氣氣候事件。
陳迎指出,綠色低碳轉型已經成為國際共識。2015年簽署《巴黎協定》以來,國際氣候治理在艱難中不斷前行,2021年格拉斯哥氣候大會完成了《巴黎協定》實施細則的談判,進入全面履約階段。在全球碳中和的新賽道上,各國都在探索符合自身國情的綠色低碳發展道路。
全球發展事業遭遇“逆風”
面對前所未有的全球增長難題和發展困境,一些國家將發展議題政治化、邊緣化,甚至鼓噪“脫鉤斷鏈”“去風險”。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發展合作研究所所長王濼認為,這類表態意圖分化發展中國家陣營,阻礙各國凝心聚力,對國際發展合作事業產生負面影響。
王濼說,隨著全球化快速發展,中國發展與世界經濟深度交融,為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了可資借鑒的發展經驗,開“脫鉤斷鏈”的“倒車”既不可取也不可能。在糧食安全、氣候變化等重大發展挑戰相互疊加的關鍵時刻,更加需要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同心協力,把更多資源聚焦在發展問題上。
陳迎表示,面對全球氣候治理挑戰,國際合作是必由之路,但圍繞關鍵零碳技術、關鍵金屬礦物等方面的國際競爭和大國博弈也愈演愈烈。一些西方國家設置綠色貿易壁壘,在氣候公約主渠道之外組織國際氣候俱樂部,推行單邊懲罰措施,破壞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政治互信,阻礙國際氣候進程。
中國發展引領世界綠色合作
在7月10日舉行的全球共享發展行動論壇首屆高級別會議“氣候變化和綠色發展”分論壇上,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副署長鄧波清表示,中國是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推動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和引領者。
“中國在推動自身經濟社會發展,實現綠色轉型的同時,堅持在南南合作框架內不斷推進綠色發展國際交流與合作,為推動全球氣候治理進程作出歷史性貢獻。氣候變化和綠色發展已經作為全球發展倡議重要合作領域之一,將為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注入新的動力,也將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新的發展模式。”鄧波清說。
在全社會共同努力下,十年來,我國全國能耗強度累計降低26.4%。2012年至2022年,中國以年均3%的能源消費增速支撐了年均6.2%的經濟增長,能耗強度累計下降26.4%,相當于少用標準煤約14.1億噸,少排放二氧化碳近30億噸。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工業發展研究室主任鄧洲表示,著力提升工業綠色化水平是產業升級的大方向之一,提高國際競爭力、實現“雙碳”目標,都需要大力發展綠色經濟。
2021年9月,中方在第七十六屆聯合國大會上宣布將不再新建境外煤電項目,并將積極推動和支持發展中國家的能源綠色低碳發展。在2022年6月舉行的全球發展高層對話會上,“氣候變化和綠色發展”成為中國與國際合作伙伴特別是發展中國家開展務實合作的八個重要領域之一。
陳迎認為,促進綠色低碳發展轉型是我國可持續發展的內在需求。國內行動和國外行動具有內在一致性,國際合作服務國內轉型,國內行動支持國際治理,兩者要統籌推進。中國在做好自身綠色轉型的同時,積極推動國際氣候和綠色發展合作,勇于擔當引領全球碳中和進程的歷史使命,開展了大量工作。
馬爾代夫外交部外秘阿哈邁德·拉提夫在出席全球共享發展行動論壇首屆高級別會議期間表示,贊賞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和實現綠色發展方面作出的堅定承諾。他指出,馬爾代夫支持支持全球發展倡議,這一中國倡議為世界各國尤其是發展中國家開展合作帶來新機遇,有助于加快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
2023年11月22日,為加強工業綠色低碳標準化管理,做好相關行業標準申報項目初審工作,提升標準制修訂質量和水平,工業和信息化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召開2023年綠色低碳領域行業標準申報項目初審會。化工、......
近日,臨平-鶴峰生物多樣性保護實踐基地在湖北省恩施州鶴峰縣正式揭牌成立,今后將致力于生態環境實踐教育新思路、新模式的探索。這是浙江省杭州余杭區臨平區首個成立的生物多樣性跨區域協作共建基地。揭牌儀式現場......
9月1日,由湖南大學主辦的礦山、冶煉、火電行業大宗固廢高值資源化與綠色低碳應用產業化研討會在長沙召開。湖南大學固廢資源化與綠色應用交叉研究團隊面向國家可持續發展與基礎建設需求,持續圍繞礦山、冶煉、火電......
——檢驗檢測認證助力綠色低碳生活專題會議成功舉辦2023年8月30日,由煙臺市人民政府指導,中國檢驗認證集團(CCIC)主辦,檢科測試集團有限公司承辦的“檢驗檢測認證助力綠色低碳生活專題會議”在煙臺成......
7月24日,中國—南非首期氣候變化線上培訓班開班式成功舉行。中國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南非森林、漁業與環境部副部長瑪吉·索蒂尤,中國駐南非大使陳曉東等在開班式上視頻致辭。作為負責任的發展中大國,中國......
7月24日,生態環境部在杭州召開2023年“無廢城市”建設工作推進會。生態環境部副部長郭芳出席會議并講話,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長胡偉出席會議并致辭。會議指出,開展“無廢城市”建設,是全面貫徹習近平生態文......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近日舉行2023年上半年工業和信息化發展情況新聞發布會。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工業出口提質升級,“新三樣”(包括新能源汽車、鋰離子電池、太陽能電池)出口同比增長61.6%。可以......
國務院新聞辦7月18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今年上半年我國知識產權工作有關情況。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局長胡文輝表示,上半年,主要知識產權指標運行平穩,知識產權事業發展穩中有進、穩中提質。知識產權在支撐國家創......
氣候變化和綠色發展與人類長久生存發展息息相關,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關鍵所在。中外專家表示,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全球發展倡議等中國方案推動下,中國正不斷以行動引領各國凝聚共識,主動應對氣候變化的嚴峻......
自然界的光合作用給了我們啟發。光合作用的本質是能量固定的過程。以人工方法實現光合作用的研究持續了很多年,有光催化、電催化、熱催化、酶催化等技術路線。這些研究正朝著不斷提高人工光合作用的效率、實現規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