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經國務院批準,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2個部委聯合印發了《全國生態保護與建設規劃(2013年~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作為全國生態保護與建設工作的行動綱領和指南,《規劃》將海洋生態保護與建設納入其中,確定了“一帶四海十二區”的海洋生態保護與建設的總體布局,并明確了5項海洋生態保護與建設重點工程。
《全國生態保護與建設規劃(2013年~2020年)》是國家“十二五”重要專項規劃,也是在黨的十八大之后出臺的重要生態文明建設的專項規劃,體現了新形勢下生態文明理念對生態保護與建設工作的要求。本次規劃首次將海洋區納入國家生態保護與建設總體格局,將規劃范圍擴展至全國陸域、內水、領海及管轄海域,同時將面積約28萬平方公里的近岸近海生態區作為生態保護建設的重點區域,使得陸海統籌的理念在規劃層面得到了有效體現,進一步突出了海洋在全國生態保護與建設整體中的重要位置。
同時,全國自然岸線保有率等4項海洋方面指標也納入《規劃》的控制指標,實現了與《全國海洋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全國海洋功能區劃(2011年~2020年)》的有效銜接。
《規劃》針對我國岸線、灘涂、海島、海洋保護區等重點生態區域,確定了“一帶四海十二區”的海洋生態保護與建設的總體布局。“一帶”指的是海岸帶,“四海”指的是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十二區”則是指渤海的遼東灣、黃河口及鄰近海域,黃海的北黃海、蘇北沿海(南黃海區),東海的長江口―杭州灣、浙中南、臺灣海峽,南海的珠江口及毗鄰海域、北部灣、環海南島、西沙、南沙等12個重點生態區。“一帶四海十二區”的總體格局從我國海洋生態環境狀況實際出發,根據12個區域的不同特點,提出了生態系統災害防范和應急管理、生態修復、污染防治等不同措施,體現了一區一策的政策導向,有利于海洋生態保護與建設工作的深入開展。
針對海洋生態保護與建設工作,《規劃》提出5項重點工程:一是在海洋生態災害防治與應急管理方面,加強海洋生態監測站建設,建立完善海洋生態立體監控網絡體系,加強對海水入侵、海洋赤潮、綠潮、水母、外來入侵物種、病毒病害、敵害生物等監控、研究,建立完善防治體系,實施治理示范工程,強化海上溢油、化學品泄漏、核輻射突發事故的防范和應急管理。
二是在海洋生態系統修復方面,開展濱海濕地、珊瑚礁、海草床、海灣、海島等海洋生態系統修復,開展岸線整治與生態景觀修復、近岸海域污染治理與修復;建設濱海濕地固碳示范區和海洋生態文明示范區。
三是在海洋生物資源養護方面,開展重點海域珍稀海洋物種保護,建設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開展增殖放流,恢復海洋生物資源,建設海洋牧場示范區。
四是在海洋生態保護監管方面,開展海洋保護區、重點排污口和海洋工程的海洋生態執法與監管能力建設,開展衛星航空遙感、遠程視頻及在線自動監測能力建設,開展海洋生態保護配套制度建設。
五是在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開展海洋生物多樣性普查,建設海洋生物物種保護基地,建設海洋生物樣品庫、重要海洋生物種質資源庫、海洋生物資源信息庫。
這5項重點工程既有樣品庫、資源庫等基礎設施建設,又有監測監控體系等監管支撐保障體系建設,還有海洋生態修復、資源養護等工程項目建設,有助于夯實基礎、強化保障,實現對重點生態區域的全面保護與修復。
下一步,國家海洋局生態環境保護司將按照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把《規劃》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海洋生態保護與建設的重要行動指南,全面推進《規劃》提出的各項工作,提升海洋生態保護與建設水平,遏制海洋生態惡化趨勢,為建設海洋強國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6月24日,為期4天的第四屆亞熱帶農業可持續發展國際會議在湖南長沙落幕。這場5年一辦的國際會議,匯聚了中國、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近30個國家和地區的約300位參會代表,交流、分享生態系統服務與農業......
6月24日,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召開。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下稱亞熱帶生態所)為第一完成單位的“西南喀斯特區石漠化治理與生態服務功能提升關鍵技術及應用”成果榮獲國家科學技術......
6月6日全國第十個“放魚日”之際,湖南長沙公益放流站揭牌儀式暨長沙開福區人工增殖放流活動在長沙舉行。放流現場。主辦方供圖該放流站是湖南省生態保護志愿服務聯合會承接,由農業農村部長江流域漁政監督管理辦公......
2024年3月29日,中國環境監測總站(以下簡稱總站)在北京組織召開2024年國家地下水環境質量考核點位監測工作啟動會。國家環境分析測試中心、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各流域(海域)生態環境監測與科研中心相......
記者日前從中央網信辦獲悉:近日,中央網信辦、市場監管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印發《信息化標準建設行動計劃(2024—2027年)》,要求加強統籌協調和系統推進,健全國家信息化標準體系,提升信息化發展綜......
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印發首批國家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名單的通知發改環資〔2024〕684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發展改革委:為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加快推進中共中央辦......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站),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生態環境第一監測站,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各流域海域局生態環境監測與科學研究中心:為提高環境監測實驗室分析技術水平,按照《生態環境部2024......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生態環境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生態環境局,各流域海域生態環境監督管理局,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衛星環境應用中心、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國家環境分析測試中心、環境標準樣品研究所:為......
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環江喀斯特生態系統觀測研究站研究員王克林團隊在揭示我國西南喀斯特地區石漠化治理成就與當前面臨新挑戰的基礎上,提出地質背景制約下提升喀斯特區生態恢復持續性的社會-生態研究框......
5月19日,中國科學院雁棲青年論壇——RISC-V生態專題論壇在中國科學院大學雁棲湖校區會議中心舉辦。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孫凝暉作題為“開源處理器芯片的機遇與挑戰”的主旨報告。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