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欣
加快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釋放發展“第一動力”,是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關鍵舉措。要將“第一動力”發揮得淋漓盡致,需要全國上下“比創新、學創新、敢創新”。不創新就要落后,創新慢了更要落后。為此,《中國科學報》將聚焦地方科技創新以及新舊動能轉換實效,展示各地“比、學、敢”的創新實踐與探索,為新一輪“雙創”熱潮提供輿論支撐。
“河北省將堅持問題導向,聚焦解決科技創新工作與市場經濟規律不相符、與市場需求不匹配的問題,主動地謀劃好落實好科技創新發展的各項任務。”該省科技廳長王志欣近日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專訪時說。
“十三五”期間,河北省科技工作將堅持穩中求進、精準突破的既定戰略,真正把河北發展的戰略基點轉到創新上,加快形成以創新為引領和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
七大突破 助力創新
2015年,河北省科技系統以“謀工作上心、干事業上癮、抓落實上勁”的精氣神,攻堅克難,著力在科技體制改革、京津冀協同創新、創新主體培育、創新載體平臺建設、科技金融融合、大眾創新創業、科技創新成果等七個方面實現了創新發力。
在科技體制改革上,河北省密集出臺了“創新28條”“科技改革119條”“創新創業15條”“知識產權18條”“科技金融16條”等一批科技新政,破除了一批束縛創新的體制機制障礙。
圍繞打造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河北省積極謀劃建設的京南科技成果轉化試驗區,被納入了《京津冀創新驅動發展指導意見》和《京津冀協同發展科技創新專項規劃》,上升為國家戰略;環首都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帶獲批國家級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區,并寫入北京市“十三五”規劃。
該省還聯合中國技術交易所、北京國際技術轉移中心、北大創業訓練營等,建立了技術交易、技術轉移、創業培訓“三中心”和科技金融、科技資源“兩平臺”,連通京津、貫通各市、覆蓋全省的“五位一體”科技服務體系日臻完善。
在創新載體平臺建設方面,王志欣介紹,目前河北省省級以上高新區達29個,石家莊高新區躋身全國20強;8個省級農業科技園區進入“國家隊”。一批技術創新聯盟、產業技術研究院、院士工作站相繼建立,為貫通產業鏈、打通創新鏈、提升價值鏈闖出一條新路。
謀局總體 把握關鍵
“從總體上講,河北省科技創新仍然存在著研發投入低、轉化能力弱、創新主體少、創新人才缺等瓶頸制約和體制機制障礙。”王志欣說。
他表示,突破瓶頸、破解難題、補齊短板,必須更加主動地貫徹創新發展理念,更加主動地發揮科技第一生產力、創新第一驅動力的作用,更加主動地謀劃好、落實好科技創新發展的各項任務。
要突破瓶頸,王志欣認為,就要在戰略上堅持穩中求進、把握關鍵點、打好總體戰。
打好這一總體戰役,關鍵要“聚焦主基調、把握主旋律、唱好重頭戲、打好組合拳”。
聚焦主基調,就是圍繞協同發展、轉型升級,大力推進京津冀協同創新,推動落實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
把握主旋律,就是推進科技體制改革,深化財政科技計劃管理制度、科技成果產權及收益分配制度,釋放改革創新紅利。
唱好重頭戲,就是大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通過科技創新催生一批重大創新成果,努力搶占未來市場競爭制高點。
打好組合拳,就是深入推進部省會商、協同創新、部門聯動、環境創優,加快形成創新驅動“大合唱”。
精準發力 實現攻堅
同時,王志欣認為,破解創新難題,還要在戰術上堅持精準突破、抓住發力點,打好攻堅戰。其中包括五個“精準”:
精準發力抓專項。組織實施大數據應用、先進裝備制造、大健康服務和生物醫藥、新能源與節能環保、高性能新材料、現代農業創新等六大科技專項,力求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建設5~8個百億級創新型產業集群,研發推出50個重大新產品,培育100家創新型領軍企業。
精準服務抓主體。實施高新技術產業5年倍增計劃、科技型中小企業5年成長計劃等工程,為企業提供一對一的量身定制服務。2016年爭取新增高新技術企業40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10380家,成建制引進50個創新創業團隊,推動企業成為技術創新和成果應用的主體。
精準定位抓平臺。按照《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4+N”的布局,全力推動京南科技成果轉化試驗區、環首都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帶進入實質性運作階段。同時,協助有關部門,推進石保廊國家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力爭一批省級高新區晉級國家隊。實施科技創新平臺提升工程,力爭新增47個省級以上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產業技術研究院。
1月23日至24日,生態環境部在京召開2024年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會議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全會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
科研活動大致分為3種類型:從0到1的原創性基礎研究、從1到100的應用接力放大研究、從1到0的反向應用基礎研究。第一種是極少數人從興趣出發的自由探索,彌足珍貴;第二種是在他人發現、發明的基礎上,科研人......
根據《湖南省國際科技創新合作基地管理辦法》(湘科發〔2021〕8號)等文件精神,經單位申請、申報推薦、形式審查、專家評審、會議審議等程序,現將2023年度湖南省國際科技創新合作基地結果予以公示。公示期......
在今天舉行的中國農業科學院2024年工作會議上,農業農村部黨組成員、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孔明表示,2024年將深入實施科技創新工程“躍升計劃”,明確聚焦重大科技任務的創新工程使用導向,......
近日,青海省科技廳外專局會同中國科學院戰略研究院、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師范大學、青海民族大學、青海省種子管理站、省科技廳發展服務中心、青海省生產力促進中心、青海省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等單位......
為不斷提升呼包鄂烏一體化發展水平,加快建設呼包鄂烏城市群,近日,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印發《關于推動呼包鄂烏一體化發展若干舉措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從“增強一體化基礎設施體系”“完善一體化......
(1)強化主體地位。支持市屬國有企業向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轉型,培育國有企業成長為高新技術企業。積極指導市屬國有企業持續開展研發創新投入,明確將企業研發投入視同為利潤。今年,組織4家國有控股企業申報......
1月12日,中國科學院—中國廣核集團第七屆科技創新交流會在深圳召開。會議聽取了雙方合作的回顧以及“先進核能研發進展報告”“智能核電合作進展報告”“太陽能熱發電技術報告”“可再生能源與儲能關鍵技術與示范......
科技創新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女性是其中重要的參與者、貢獻者。2023年12月,2023女性科技創新先鋒論壇在北京召開,女性科技工作者受到關注。近年來,得益于一系列政策,我國女性科技工作者數量......
日前,北京大學首都發展新年論壇(2024)暨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十周年研討會在北京大學召開。會上,北京大學首都發展研究院發布了《京津冀協同創新指數2023》。《指數》從三個空間層面分別構建了京津冀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