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及其周圍的物理現象是現代天體物理學研究的重要領域之一,不同質量的黑洞(如恒星級質量、中等質量、超大質量等)由重子物質通過復雜的過程而形成,它們具有視界、能層、時空奇點等特性。宇宙中充滿大量暗物質,它們如何影響黑洞的時空特性?黑洞又如何影響暗物質的分布?長期以來,中國科學院云南天文臺徐兆意博士、侯賢副研究員、王建成研究員等開展了黑洞與暗物質相互作用的系列理論研究,近日先后在《宇宙學與粒子天體物理雜志》《經典引力和量子引力》國際核心期刊發表5篇文章,取得了重要進展。
目前,科學家們提出許多暗物質模型,如冷暗物質、標量場暗物質、理想流體暗物質等。對于冷暗物質和標量場暗物質,云南天文臺研究團隊得到暗物質中的穩態黑洞時空解析解,發現暗物質增加黑洞的視界,減小黑洞的能層,但不改變黑洞的時空奇點,而黑洞對周圍的暗物質密度分布有重要影響。對于理想流體暗物質和宇宙學常數下的黑洞,研究團隊得到旋轉黑洞的時空解,發現黑洞的視界和能層取決于暗物質參數和宇宙學常數。
人們普遍認為超大質量黑洞位于包括銀河系在內的大多數星系的中心,直接探測黑洞仍然是天文學中最重要的問題之一。徐兆意表示,在確定黑洞性質(如黑洞的質量和自旋)的不同方法中,利用VLBI(甚長基線干涉儀)觀測黑洞的陰影可能是最令人興奮和有趣的方法。
侯賢說:“黑洞的陰影是一個明亮天體經過黑洞后投射的光學圖像,觀測者看到的是一個二維的黑暗區。黑洞的陰影是廣義相對論的自然結果,它不僅可以提供黑洞基本性質的信息,還可以檢驗廣義相對論,探測黑洞周圍的暗物質性質。”
研究團隊計算了理想流體暗物質中旋轉黑洞的陰影,發現黑洞陰影的形狀受到黑洞旋轉和暗物質參數的影響;計算了銀河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人馬座A*的陰影,發現冷暗物質和標量場暗物質對黑洞陰影形狀的影響不同;研究了不同物質(包括暗物質、塵埃和輻射)對黑洞陰影的影響,發現暗物質對黑洞陰影的影響最顯著。“這些理論研究結果有可能為未來黑洞直接探測提供重要的依據和圖像。”王建成說。
記者2日從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獲悉,利用郭守敬望遠鏡(LAMOST)和蓋亞衛星觀測數據,來自該臺和中國科學院大學等單位的科研人員首創了“時光動畫”新方法,并基于此揭示出當前銀河系的暗物質暈形狀為接近球......
包括瑞典查爾姆斯理工大學科學家在內的國際天文學家團隊,借助位于智利的阿塔卡馬大型毫米波/亞毫米波陣列(ALMA)望遠鏡,發現了一種由磁場產生的強大旋轉風。他們認為,這種強風正是幫助位于ESO320-G......
包括瑞典查爾姆斯理工大學科學家在內的國際天文學家團隊,借助位于智利的阿塔卡馬大型毫米波/亞毫米波陣列(ALMA)望遠鏡,發現了一種由磁場產生的強大旋轉風。他們認為,這種強風正是幫助位于ESO320-G......
包括瑞典查爾姆斯理工大學科學家在內的國際天文學家團隊,借助位于智利的阿塔卡馬大型毫米波/亞毫米波陣列(ALMA)望遠鏡,發現了一種由磁場產生的強大旋轉風。他們認為,這種強風正是幫助位于ESO320-G......
2019年末,此前并不起眼的星系SDSS1335+0728突然變得比以往更加明亮。為了解原因,天文學家利用了包括歐洲南方天文臺(ESO)甚大望遠鏡(VLT)在內的多個空間和地面天文臺數據,來追蹤該星系......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引力波研究團隊通過對黑洞微擾理論的研究,發現了適用于任意天體物理環境和極端質量比旋近系統的引力波計算方法。相關成果發表在《中國科學:物理、力學和天文學(英文版)》上。黑洞微擾......
暗物質困擾了物理學家20多年。意大利格蘭薩索國家實驗室(LNGS)的DAMA/LIBRA實驗一直在記錄其探測器中每年的閃光波動,這似乎是暗物質的跡象。但沒有人能夠明確復制這些發現。但據《自然》報道,在......
愛因斯坦的預測又對了。英國牛津大學科學家領導的國際團隊證實愛因斯坦關于黑洞的一個關鍵預測。他們利用X射線數據首次證明黑洞周圍存在一個“暴跌區域”,即物質停止圍繞黑洞旋轉,而直接落入的區域。此外,他們還......
一個黑洞拉拽伴星的物質,形成一個圍繞黑洞旋轉的物質圓盤,并最終落入黑洞(藝術想象圖)。圖片來源: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科技日報北京5月27日電(記者劉霞)愛因斯坦的預測又對了。英國牛津大學科學家領導的國際......
科技日報訊 (記者劉霞)來自英國和西班牙等國家的科學家組成的國際天文學家團隊,使用詹姆斯·韋布空間望遠鏡,發現了宇宙誕生后僅7.4億年,就有兩個星系及其大質量黑洞正在合并的證據。這是科學家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