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聯合省農委及相關大米生產部門和單位,根據黑龍江省大米產業發展的實際需要,共同制修訂了4項相關地方標準。日前,這4項地方標準正式發布,2018年10月8日實施。
這4項地方標準分別是:《優質水稻生產技術規程》《億畝生態高產標準農田優質水稻生產技術規程》《綠色食品水稻生產技術規程》《有機食品水稻生產技術規程》。
在國家標準的基礎上制定地方標準,是要通過嚴格的管理,始終保持黑龍江大米的優質、安全、綠色、健康、好吃的本色。地方標準通過對水稻栽培、生產、加工、銷售等全過程建立標準,促進和推動黑龍江大米生產全省標準統一,以標準引領和規范優質糧食生產,逐步實現生產標準化、經營產業化、產品市場化,使生產出來的大米具有良好的品質保障,形成“黑龍江大米”區域公共品牌。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萬建民院士團隊歷時13年系統鑒定了引起秈稻和粳稻雜種花粉不育的遺傳調控位點,并對其中的一個主效位點進行了基因克隆和分子機制的深入解析,解開了水稻生殖隔離之謎,同時揭示了目標......
7月27日,《自然·遺傳學》雜志在線發表了華中農業大學教授邢永忠課題組(水稻產量生物學實驗室)的最新研究成果。該研究挖掘到水稻的一個重要增產基因GY3,通過調控細胞分裂素合成,GY3可顯著增加水稻每穗......
一般來說,水稻品種間親緣關系越遠,雜交優勢越明顯。據預測,如果秈稻和粳稻亞種間能育成超級雜交稻,可以比現有雜交水稻增產15%以上,因此,如何利用亞種間的超強優勢一直受到育種家的關注。7月26日,中國工......
7月25日,記者從廣西實施種業振興行動進展情況新聞發布會獲悉,“十四五”以來,在科技的支撐下,廣西水稻、甘蔗、桑蠶、特色水果、優質雞等農業新品種選育技術走在全國前列。廣西科技廳有關負責人表示,廣西科技......
近日,中國水稻研究所水稻有害生物防控技術創新團隊通過研究發現可以利用納米氧化鋅增強水稻對稻瘟病菌的抗性。該研究為防控稻瘟病的提供了新的有效手段,也為提高水稻對非生物脅迫的耐受性提供了新方法。相關研究成......
項目編號:[230001]FJCGC[GK]20230001項目名稱:黑龍江省食藥同源功能食品加工技術科研試驗基地建設項目科研設備采購采購方式:公開招標預算金額:3,370,000.00元采購需求:三......
據華中農業大學南湖新聞網消息,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高等教育戰線久經考驗的忠誠戰士、華中農業大學原校長、著名的水稻遺傳育種專家張端品同志于2023年6月5日14時08分在武漢因病逝世,享年80歲。張端品......
近日,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遺傳資源研究團隊利用廣東秈稻核心種質開展基因組多樣性和基因發掘工作,在鑒定廣東秈稻種質資源遺傳多樣性和育種選擇基因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論文發表于Rice。該研究分析......
2023年5月19日,由雜交水稻全國重點實驗室檢驗檢測中心(簡稱“檢測中心”)和島津企業管理(中國)有限公司(簡稱“島津”)聯合舉辦的雜交水稻全國重點實驗室檢驗檢測中心-島津合作實驗室掛牌儀式暨代謝組......
兩年前的今天2021年5月22日袁隆平院士逝世從此,春種秋收都和懷念有關年輕時袁隆平決意報考大學的農學專業父母都不同意袁隆平說,吃飯是第一件大事沒有農民種田,就不能生存最終說服了父母圖片來源: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