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沈陽6月5日電 (李晛)“對于中國老百姓來講,藍天正在從‘奢侈品’變為‘常見品’”。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賀克斌6月5日在六五環境日國家主場活動上如是表示。
“藍天保衛戰取得成效的含金量在全面提升”賀克斌說,從“夏奧藍“到”冬奧藍“,正是我國藍天保衛戰成效的含金量全面提升的一個縮影。
賀克斌分析道,2021年,全國PM2.5平均濃度達到30微克/立方米,北京市PM2.5濃度為33微克/立方米;首次實現6項主要污染物年均濃度均達到國家二級標準。
2022年2月冬奧會期間,京津冀及周邊地區PM2.5平均濃度明顯下降,重污染天數大幅減少,其間北京市PM2.5濃度僅為23微克/立方米,PM10濃度僅為35微克/立方米。與2008年北京夏奧會可比的數據是PM10,當時的PM10濃度為57微克/立方米。
賀克斌介紹說,多年來,通過國家基金委和科技重點專項等的長期穩定支持,在立體觀測、排放清單和數值模擬等領域取得一批具有國際水準的科技成果。大幅提升了藍天保衛戰中的精準溯源能力、預警預報能力和治理方案的效果推演與成效評估能力。在秋冬季攻堅和冬奧期間,高水平的科技研判,使應對措施可以逐日精準到具體企業、生產工藝環節和車輛。
通過國家大氣污染防治聯合攻關中心,開展“一市一策”駐點跟蹤研究和技術指導,將多年積累的前沿基礎研究和共性技術研發成果集成提升、落地應用。構成了藍天保衛戰完整的科技支撐鏈,有力地保障了“科學治污、精準治污、依法治污”體系的有效運行。推動我國大氣污染的現代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上大幅提升。
研究表明:現行清潔空氣政策可以在2030年之前保持排放下降,但之后進一步減排潛力大幅收窄,如不采取進一步措施,PM2.5濃度持續下降空間不大。
近日,華南農業大學資源環境學院、嶺南現代農業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教授章家恩團隊在微塑料污染生態影響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發表于JournalofCleanerProduction。據悉,這是該......
2021年11月中旬在非洲南部首次發現的SARS-CoV-2Omicron變種(BA.1)的地理和進化起源仍然未知。2022年12月1日,洪堡大學CarloFischer等人在Science在線發表題......
關于公開征求《入海排污口監督管理辦法(試行)(征求意見稿)》意見的通知索引號000014672/2022-00464分類海洋生態環境管理發布機關生態環境部辦公廳生成日期2022-11-28文號環辦便函......
因疫情影響,導致各種會議、展會暫停或延期舉辦,為了充分展示秸稈、畜禽糞污等農林廢棄物行業發展,展示優秀品牌企業、挖掘創新技術、推廣應用產品,傳播區域項目信息,宣傳先進經驗,現誠邀地方政府、......
關于發布《印刷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等四項國家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的公告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防治環境污染,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現批準《印刷工業大氣污染物排......
生態環境部等15部門日前聯合印發《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氣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攻堅戰行動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國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氣基本消除;PM2.5和臭氧協同控制取得積極成效,臭氧濃......
東京電力公司再被曝丑聞。日本媒體近日報道,東京電力公司在外界視察福島第一核電站時,用難以檢測出放射性物質的儀器檢測核污染水,從而宣傳核污染水排海的安全性。東電用特殊儀器檢測污染水應付視察近日,日本當地......
根據9月23日發表于《科學進展》的一項研究,空氣污染對人類健康、農業和經濟的影響因污染物排放地的不同而產生差異。這項研究可能會激勵某些國家減少導致氣候變化的排放。該研究由美國得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和加......
到2025年,要實現細顆粒物和臭氧協同控制。調整產業能源、交通運輸的結構,實行污染管控、增加新能源使用,才能有效治理臭氧污染陽光燦爛的晴熱天氣,天空常常湛藍如洗。但是,如果你在看似空氣清新的戶外聞到一......
不少人都表示“地球的最后一片凈土已經失守”,要知道,南極大陸是地球上唯一沒有永久性居民的地方,在那之前,人們曾經一度認為,人為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并不會波及南極,然而目前來看,整個地球無一幸免。畢竟此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