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華大基因公布2022年年報顯示,公司總資產143.76億元,全年實現營業收入70.46億元,凈利潤8.03億元,研發投入5.93億元,基本每股收益1.96元,公司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10元現金(含稅)。
主營業務經營成效顯著
從年報數據中看到,報告期內,華大基因主營業務各板塊取得了積極的經營成效。在精準醫學檢測綜合解決方案領域,因一體化解決方案輸出海外取得積極成果,公司該板塊實現營收25.04億元,占營收比重35.54%;在感染防控領域,公司PMseq系列產品累計為近25萬人提供檢測,該板塊實現營收23.01億元,占營收比重為32.66%;在生育健康領域,公司以出生缺陷三級防控體系為核心,拓展婦幼健康管理產品線,不斷迭代優化后,該板塊實現營收11.16億元,占營收比重為15.83%;在腫瘤防控領域,公司升級并發布了百元級無創肝癌基因檢測產品華甘寧,該板塊實現營收4.04億元,占營收比重為5.73%。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華大基因海外業務布局成果顯著。一方面,該公司加大常規業務海外拓展的資質儲備,分別獲得了歐盟CE、英國、印尼、泰國、中國香港、巴西的準入資質和沙特食品管理局批準上市;另一方面,公司還持續推進本地化運營,在非洲埃塞俄比亞建立IVD工廠,成立沙特合資公司并推進合作第三方醫學檢驗實驗室交付使用,部分海外地區的“火眼”實驗室也加大了常規業務本地化運營。
醫療新基建護航全民健康
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國家近年來持續加強對醫療衛生建設的政策支持力度,全面提升醫院整體醫療服務能力,尤其加強在精準診療、臨床檢驗、重癥、康復和科研轉化等方向在我國醫療新基建方面的國產自主化建設。
作為全球領先的精準醫療服務運營商和科學技術服務提供商,華大基因通過基因檢測、質譜檢測、生物信息分析等多組學大數據技術手段,著力為科研機構、企事業單位、醫療機構等提供研究服務和精準醫學檢測綜合解決方案。
在全球,公司業務目前已覆蓋超過100個國家和地區,累計在海外啟動“火眼”實驗室近100個,分布在全球30余個國家和地區,其中主要為發展中國家和地區,致力于為各個國家和地區的公眾健康做出積極貢獻。
在國內,華大基因堅持“持續低價惠民”原則,在全國各地繼續開拓新的基因健康篩查民生項目,減少遺傳病患兒的出生,及早發現腫瘤和感染病例,從預防入手可有效降低發病幾率,減輕家庭負擔。截至報告期末,華大基因已開展的民生項目覆蓋了全國20余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民生項目篩查人次已累計近1500萬次。
在腫瘤防控民生實踐上,華大基因致力于提供貫穿癌癥全生命周期的“預、篩、診、監”的綜合解決方案。公司開發的民生腫瘤防控信息化平臺,有效提升受檢群眾腫瘤預防知識的知曉率、覆蓋率,助力大規模人群篩查高效有序開展,幫助各地醫療系統掌握重點人群的早診率、隨訪率等。
在民生項目實施過程中,公司持續推動精準醫學技術及檢測平臺的本地化以及信息化建設。長沙市健康民生項目于2018年4月啟動,在民生項目開展過程中公司協助建設了長沙民生婦幼信息化系統,民生信息化平臺自啟動以來,陸續應用在湖南省、河北省、江西省等地民生項目的開展,截至報告期末已覆蓋了全國1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總共40個區域,共計服務約536萬人次。
此外,公司結合在全國開展民生項目的經驗及出生缺陷三級防控要求,開發推出了出生缺陷防控系統。2022年,華大基因無創產前基因檢測樣本量也迎來了1000萬例的里程碑時刻,這代表著千萬家庭受益于基因科技的力量,更代表了中國在這個領域引領全球技術的前沿發展。
五大維度有序推進ESG管理舉措
多年來,華大基因始終堅持把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和可持續發展放在重要位置。在發布2022年業績報告的同時,華大基因還發布了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ESG)報告,這是該公司自2017年上市以來發布的第一份ESG報告,在此之前,華大基因已連續發布四份社會責任報告。
首份ESG報告分別從穩健公司治理、創新醫療服務、攜手行業共進、助力生態環保和賦能人才發展五大維度總結出一套實質性議題識別流程。
在穩健公司治理方面,公司今后將建立起覆蓋各部門的運營管理機制,定期進行全面的信息披露,完善并落實公司各項ESG規章制度。具體要做到,與股東、客戶、員工、政府及監管機構、合作伙伴、社區及公眾等主要利益相關方保持常態化溝通。不斷完善公司治理結構,規范“三會”運作,規范投資者關系管理,及時信息披露,重視商業道德規范,完善合規風控,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為公司穩健經營保駕護航。
在創新醫療服務方面,報告期內,公司在攜帶者篩查產品、全基因組測序PGT產品開發、白血病基因檢測與分子分型產品開發、腫瘤早篩/早診、高通量蛋白磷酸化修飾定量產品開發、HM400靶向代謝新產品開發等領域獲得了多項重大技術研發成果,并不斷提高技術成果轉化為生產的能力。公司還重視質量安全和質量管理制度建設,報告期內,公司接受第三方認證機構質量體系審核30余次,審核通過率100%。
在攜手行業共進方面,公司通過醫療服務援助、宣傳與布局發展中國家及新興市場醫療服務戰略等方式支持醫療事業的發展,擴大醫療服務覆蓋人群,助力實現普惠醫療。2022年,公司開展了“天下無貧”與“天下無癌”兩項分別以“減少血紅蛋白病”和“抗癌”為主題的公益活動,有效提升了患者對相應疾病的認知并拓寬了救助途徑。
在助力生態環保方面,在環境風險識別、監測及應急機制方面,公司編制了《環境因素識別、評價與控制管理程序》《應急準備與響應管理程序》等管理程序,采用多因子法對環境風險因素進行評分,按既定標準劃分重要環境因素,對其進行重點管控。2022年4月,華大基因NIFTY無創產前基因檢測服務取得ISO14067:2018產品碳足跡核查聲明證書,成為第三方基因檢測行業內首個獲得該認證的產品,也標志著華大基因的碳排放管理能力已經細化到了產品。
賦能人才發展方面,公司重視員工權益、培訓、健康、福利等方面的保障,為更好地保留和激勵人才,公司2022年實施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授予公司(包含子公司)的任職管理人員與核心業務人員(不含董監高)共479人,首次授予數量為680萬股的第二類限制性股票。
華大基因董事長汪建在首份ESG報告中致辭稱,2022年是不平凡的一年,華大基因始終秉承“基因科技造福人類”的使命,堅持源頭創新,在技術研發領域強化前瞻性戰略布局,加強臨床科研和應用的高效協同與快速迭代,憑借創新的產品和服務,持續推動生命健康領域的科技進步與創新為民生健康做出貢獻。
2024年6月27日,北京—安捷倫科技公司(紐約證交所:A)今日發布了年度ESG報告,其中展示了一系列全面且仍在不斷提升的可持續發展解決方案,幫助全球數十萬家實驗室減少不可再生資源的消耗,盡可能杜絕浪......
3月7日,受美國參議院國土安全委員會通過《生物安全法案》提案的不利消息沖擊,港股藥明康德與藥明生物分別遭受20.56%和21.47%的大幅下跌,A股藥明康德更是觸及跌停線,華大基因也下滑4.40%,當......
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關于下達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綜合標準化試點(金融機構ESG評價領域)項目的通知。原文如下:北京市、浙江省市場監管局,中國人民銀行北京市分行、浙江省分行:為貫徹落實《國家......
1月26日報道稱,今日午后,“藥明系”領銜一眾CXO、創新藥板塊閃崩,原因是一則美國《生命安全法案》提案。多家被提名的上市公司表示正在評估影響,但不過于悲觀。業內專家指出,該法案目前只是提案,不一定能......
華大基因董事長、創始人汪建,一位曾被任正非稱為“神人”的企業家,但近期卻備受爭議,卻被貼上了“科技狂人”“吹牛大王”等標簽。作為中國基因行業奠基者,華大基因被稱為“生物界的騰訊”。當年SARS肆虐全球......
面對全球多套ESG(環境、社會、治理)信息披露標準,近期全球最權威的標準可能已經橫空出世了。國際會計準則(IFRS)旗下國際可持續準則理事會(下稱“ISSB”)日前正式對外發布《國際財務報告可持續披露......
3月30日,華大基因公布2022年年報顯示,公司總資產143.76億元,全年實現營業收入70.46億元,凈利潤8.03億元,研發投入5.93億元,基本每股收益1.96元,公司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1......
3月30日,華大基因公布2022年年報顯示,公司總資產143.76億元,全年實現營業收入70.46億元,凈利潤8.03億元,研發投入5.93億元,基本每股收益1.96元,公司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1......
2023年來臨之際,希捷發布了對ESG(環境Environmental、社會Social和治理Governance)的預測和趨勢分析。希捷可持續發展與業務轉型高級副總裁JoanMotsinger提出,......
秉承“在中國,為中國”戰略,開啟可持續發展新征程安捷倫首份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ESG)報告的中文版來啦!中文版報告在全篇報道安捷倫全球ESG報告的基礎上,更是加入了很多中國元素。ESG報告中文版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