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在工業污染治理方面,今年將全面推進“散亂污”企業及集群綜合整治,將所有固定污染源納入環境監管,對所有重點工業污染源全面安裝在線監控,明確無證排污和排放不達標企業最后改正時限,逾期依法一律關停。


      在2月27日環保部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環保部大氣司司長劉炳江透露,環保部正在研究制定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作戰計劃,明確具體戰役及其時間表和路線圖。

      劉炳江介紹,2013年,黨中央、國務院頒布實施“大氣十條”,這是黨中央、國務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堅決向污染宣戰、系統開展污染治理的重大戰略部署,是針對環境突出問題開展綜合治理的首個行動計劃。

      劉炳江介紹,“大氣十條”實施5年來,全國空氣質量總體改善,重點區域明顯好轉,人民群眾在空氣質量改善中的獲得感、幸福感顯著增強。

      根據環保部統計,2017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PM10比2013年下降22.7%;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PM2.5分別比2013年下降39.6%、34.3%、27.7%,珠三角區域PM2.5平均濃度連續三年達標;北京市PM2.5從89.5微克/立方米降至58微克/立方米;“大氣十條”確定的各項空氣質量改善目標全面實現。

      對此,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副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賀克斌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近5年京津冀、長三角地區PM2.5年均濃度降幅明顯,這其中有氣象因素也有人為因素,“人努力”貢獻占80%以上,“天幫忙”貢獻占20%以下。

      污染防治進入攻堅期

      劉炳江介紹,多項大氣污染難題正在解決,但形勢依然嚴峻。

      其中,全國煤炭消費總量持續下降,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由67.4%下降至60%左右;淘汰城市建成區10蒸噸以下燃煤小鍋爐20余萬臺,“2+26”城市完成以電代煤、以氣代煤470多萬戶。全國燃煤機組累計完成超低排放改造7億千瓦。

      劉炳江介紹,全國全面完成淘汰落后產能、化解過剩產能任務。“2+26”城市2017年清理整頓涉氣“散亂污”企業6.2萬余家,實現環境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多贏。推進重點行業提標改造,加強“車、油、路”統籌。

      劉炳江介紹,我國大氣環境監管能力明顯增強。建成國家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網,完成國家環境空氣質量監測事權上收,1436個國控監測站點全部具備PM2.5等六項指標監測能力。

      環保部形成覆蓋區域、省、市三級空氣重污染預測預警體系,基本實現3天精準預報和7天潛勢分析,實現重污染天氣區域聯動。

      劉炳江強調,區域聯防聯控實現重大創新。在京津冀、長三角等重點區域建立大氣污染防治協作機制,打破了行政區劃界限,著力破解大氣污染長距離傳輸、區域間相互影響的世界性難題。

      不過,劉炳江坦承,當前大氣環境形勢依然嚴峻,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任重道遠。S02、NOx、煙粉塵、VOCs等大氣污染物排放量仍然處于千萬噸級高位,遠超環境容量。

      根據環保部的分析,實現空氣質量達標需要削減排放量50%以上,減排任務尤為艱巨。

      因為2017年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中只有99個城市達標,僅占29.3%。重污染過程仍然多發,今年以來“2+26”城市已發生四次重污染過程,重度以上污染天數比例為13.8%。

      劉炳江指出,部分地區存在對大氣污染防治重視不夠、壓力傳導不到位等問題,一些基層政府及其組成部門的環保責任不落實、主動性不夠、責任心不強。我國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已經進入攻堅期。

      強化區域聯防聯控

      劉炳江透露,在打贏藍天保衛戰作戰計劃中,以京津冀及周邊、長三角等重點區域為主戰場,集中優勢兵力,強化區域聯防聯控,確保3年取得更大成效。

      為此,在工業污染治理方面,今年將全面推進“散亂污”企業及集群綜合整治,將所有固定污染源納入環境監管,對所有重點工業污染源全面安裝在線監控,明確無證排污和排放不達標企業最后改正時限,逾期依法一律關停。

      其中,在重點區域實施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實現深度治理。在鋼鐵、焦化行業開展超低排放改造重大工程。

      劉炳江介紹,在加快能源結構調整方面,將淘汰污染重的煤電機組,增加清潔電力供應。

      具體而言,在重點地區,推動加大天然氣和電力供給保障力度,大幅消減煤炭終端消費總量。加快推進北方地區清潔取暖,建設“散煤禁燃區”,做好關停替代小鍋爐與新建清潔熱源項目平穩銜接。加大節能力度和考核,推進老舊小區節能改造,降低熱量損耗。

      同時,環保部還將加快推進多式聯運,提高鐵路貨運和沿海港口集裝箱鐵路集疏港比例。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提前實施機動車國六排放標準。對高排放車輛進行全天候、全方位實時監控,嚴厲打擊柴油貨車超標排放,加快淘汰老舊汽車和非道路移動工程機械、農業機械及船舶,鼓勵新能源運輸車輛、船舶的推廣使用。

      劉炳江透露,今年還將完善空氣質量預測預報體系,推進6個區域空氣質量預測預報中心盡快形成能力、發揮作用。完善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優化啟動標準,壓實應急減排清單措施,實施區域應急聯動,力爭使重污染過程縮時削峰。


    相關文章

    改性粘土技術入選《國家先進污染防治技術目錄》

     改性粘土應急處置赤潮正在作業中 海洋所供圖近日,生態環境部正式印發2022年《國家先進污染防治技術目錄(水污染防治領域)》,中科院海洋所研發的“改性粘土應急處置赤潮技術”作為“推......

    廣東“污染防治與修復”專項通過結題驗收

    近日,廣東省生產力促進中心組織專家對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研究員袁浩然主持的廣東省重點領域研發計劃“污染防治與修復”專項“農村生活垃圾能源化與資源化清潔利用技術及裝備”項目進行結題驗收。專家組經過查......

    針對大氣污染,生態環境部大氣司副司長張大偉發話了

    12月26日,《中國碳中和與清潔空氣協同路徑》2022年度報告發布會在線上召開,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司副司長張大偉在會上發言致辭。張大偉表示,近年來中國的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但大氣污染治理形勢依然嚴峻......

    精準阻擊大氣污染源藍天白云漸成常態

    在北京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的主樓里,懸掛著一幅特殊的日歷圖,日歷圖顯示著北京2013年以來每一天細顆粒物(PM2.5)的濃度情況。“顏色越深越紅,表明空氣質量越差;顏色越淺越綠,表明空氣質量越好。”黨的......

    朱彤院士:大氣污染與人群健康息息相關

    在健康管理中,個人雖然是第一責任人,但卻難以控制外部環境的影響。大氣污染是一類致癌物,數據顯示,每年因大氣污染而過早死亡的人數約有700萬,其中因PM2.5死亡的人數有400多萬。整體而言,空氣污染具......

    91.5億!財政部下達2022年大氣污染防治資金(第二批)

    財政部關于下達2022年度大氣污染防治資金預算(第二批)的通知財資環〔2022〕58號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財政局:為支持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促進大氣質量改善,......

    貴州省“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和農村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發布

    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強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防治,強化農村生態環境保護,遵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污染防治法》《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

    福建發布:《福建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實施方案》

    近日,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印發《福建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實施方案》,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福建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實施方案》公布如下: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

    放大二氧化氮身份標識快速鎖定大氣污染“元兇”新方法

    通俗地講,就是把吸收到的二氧化氮光譜信號進行有效放大,再通過我們開發的可靠算法進行計算,最終實現對大氣二氧化氮的精確探測。基于多模激光的振幅調制腔增強吸收光譜技術,適用于長期穩定運行、免人工維護的二氧......

    亞熱帶丘陵區排放氨氣近源沉降特征獲揭示

    丘陵區稻田氨氣排放、近源沉降及大氣轉化示意圖。課題組供圖氨氣是大氣中含量最高的堿性氣體,主要來自于農田氮肥施用及畜禽糞便導致的氨揮發。氨氣與酸性氣體反應會形成大氣氣溶膠,因此它也是一種大氣污染物。中國......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