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簡稱:分子細胞卓越中心)成立于2015年,前身為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簡稱:生化與細胞所),多次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科技進步一等獎,連續多年在科技部、財政部大型科研儀器開放共享評價考核中獲得優秀(年度排名分別為全國第二、第八和第三),連續兩年在上海市大型儀器共享服務評價考核中獲得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大滿貫,是我國生命科學領域最具科研實力和影響力的研究機構之一,不僅在國內享有崇高的科學和社會聲望,也為國際同行所矚目。
原生化與細胞所成立于2000年5月,由中科院原上海生物化學研究所與中科院原上海細胞生物學研究所整合而成。上海生物化學研究所的前身是1950年成立的中科院生理生化研究所“生化大組”,后于1958年獨立建所,命名為生物化學研究所。上海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的前身是1950年成立的中科院實驗生物研究所“發生生理研究室”,1953年其他研究室獨立建所,發生生理研究室沿用實驗生物研究所名,直至1978年更名為上海細胞生物學研究所。
分子細胞卓越中心致力于生命科學前沿基礎研究與應用基礎研究,依托分子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細胞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上海市分子男科學重點實驗室,開展基因調控、RNA與表觀遺傳學,蛋白質科學,細胞信號轉導,細胞與干細胞生物學,癌癥和其他重大疾病機理等領域的研究。2022年6月28日,據最新期刊引證報告(2021版)(Journal Citation Reports)顯示,由中科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共同主辦的國際知名學術期刊Cell Research(《細胞研究(英文)》)影響因子為46.297,在Clarivate Analysis(科睿唯安)全球收錄的21430本期刊中排名44,亞太地區生命科學領域學術期刊中繼續排名第一。同時,Cell Research的姊妹刊——Cell Discovery,今年影響因子為38.079,排名68。雙雙進入2021年度全球影響因子Top 100期刊行列。
2021年新科院士:分子細胞卓越中心李勁松研究員
分子細胞卓越中心擁有一支高素質的創新人才隊伍,有1000余人從事科學研究。其中一線研究及技術支撐人員近500人,在學研究生與博士后700多人。隨著中科院創新人才戰略的實施和順利推進,中心積極參與全球科技人才的競爭,廣納英才,走引進與培養并舉的“人才強所”之路,已建成一支以朝氣蓬勃、銳意創新的中青年為主體,老中青相結合的學術帶頭人隊伍。76名研究組長中,有兩院院士10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9人。目前有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發育生物學、生物信息學、基礎醫學(免疫學)博士等5個學位的博士學位授權點。
分子細胞卓越中心現有分子生物學技術平臺、細胞分析技術平臺、化學生物學技術平臺、動物實驗技術平臺、果蠅資源與技術平臺、斑馬魚技術平臺、細胞庫/干細胞技術平臺、生物信息學平臺、GTP中心等9個技術平臺。中心正積極推進“基因組標簽計劃(GTP)”,已成功制備1823個標簽細胞系和334個標簽小鼠品系,供國內外32個研究機構、72個團隊使用,在國內外蛋白質功能研究中被廣泛應用;與中國科學院大學共建國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生命科學與健康科學學院,推動科教融合發展。
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重視學術交流與國際合作,以“派出、來訪”等交流形式為基礎,推動實體的科研合作,增強中心國際學術影響力。中心積極承擔國家或雙邊、多邊國際合作項目,打造“王應睞講座”和Cell Research Symposia等高水平國際學術交流活動,穩步推進海峽兩岸及東亞地區院所的長期交流,拓展國際交流的廣度與深度。
分子細胞卓越中心致力于在分子細胞科學基礎與前沿研究領域不斷追求卓越,力爭在闡釋細胞生命本質及活動規律方面取得重大成果,促進生命科學與技術發展,率先成為生命科學研究領域國際一流的研究中心和創新人才高地。
1—10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8680.4億元,同比下降4.3%(按可比口徑計算,詳見附注二)。1—10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8530.9億元,同比下降......
主題論壇六:下一代熱分析與量熱儀器創新與應用論壇2024年11月15-16日,第九屆中國分析儀器學術大會(ACAIC2024)在廣東深圳隆重召開。會議次日,主題論壇六:下一代熱分析與量熱儀器創新與應用......
ACAIC2024主題論壇八:下一代空間多組學檢測技術論壇2024年11月15-16日,第九屆中國分析儀器學術大會(ACAIC2024)在廣東深圳隆重召開。主題論壇八“下一代空間多組學檢測技術論壇”在......
ACAIC2024主題論壇二:生命科學創新與下一代分析儀器2024年11月15-16日,第九屆中國分析儀器學術大會(ACAIC2024)在廣東深圳隆重召開。大會次日,主題論壇二“生命科學創新與下一代分......
2024年11月15日,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主辦,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承辦的第九屆中國分析儀器學術大會(ACAIC2024)在廣東深圳隆重開幕。本屆大會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
2024年11月15日,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主辦的第九屆中國分析儀器學術大會(ACAIC2024)在廣東深圳隆重召開。在本屆大會上,隆重舉行了“朱良漪分析儀器創新獎”頒獎典禮,共有4項成果獲......
2024年以來,“中國質譜第一股”禾信儀器(688622.SH)的光景已然極為黯淡:研發人員銳減7成、利潤虧損超3000萬、核心技術人員及高管接連離職、股價蒸發近86%。于是10月底,一場跨界并購應運......
在“中國智造創新路徑與實踐”閉門研討會上,雪迪龍(002658)董事會秘書葛毅捷分享了雪迪龍在智能化和技術創新上的實踐和探索。葛毅捷表示:“數字化是智能制造的前提,以環境監測通用場景來說,現在我們在硬......
日前,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印發《高水平構建質量基礎設施賦能新質生產力因地制宜發展行動計劃(2024—2026年)》。質量基礎設施是對一個國家(地區)建立和執行標準、計量、認證認可和檢驗檢測等所需質量體......
10月29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發布關于組織開展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補償項目申報工作的通知,組織開展2024年保險補償項目申報工作,審核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補償資格。通知指出,支持范圍包......